又一IT巨头撤离中国,国际巨头连连败退,国产数据库能否借机一跃而起?

微观人 2023-02-17
4012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2月15日,西方的情人节刚刚过去一天,国内IT行业就爆出一个大瓜。

继Adobe、甲骨文、Tableau、Salesforce之后,又一个IT巨头要撤离中国市场。

Teradata天睿公司官宣与中国市场“分手”,结束在中国的直接运营。目前,多家媒体已经播报了这条新闻,似乎此事已是板上钉钉了。

Teradata官方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含蓄:Teradata对中国当前和未来商业环境的慎重评估,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Teradata将逐步结束在中国的直接运营。后续,中国公司即将进入关闭程序。

探究Teradata为何结束中国直营

笔者多年前曾经与一位资深IT人士提到Teradata,询问第一印象是什么?他的回复特别干脆,就一个字“贵”!

Teradata 数据库一般是与专有硬件结合,以一体机形式提供服务,因此不管是新项目还是扩容项目价格都比较昂贵。具体有多贵,这位业内人士不方便说数字,但是参与过相关项目招投标的经理们一定都深有感触。

从Teradata主要客户所在行业,也能看出一些贵的原因,例如金融、电信、航空等哪个行业也不缺IT预算,当然也与这些行业的业务都紧密关系到国计民生有关系。

当然,贵有贵的理由。

Teradata是一家有着44年历史的老牌数据仓库企业,至今Teradata在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领域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2年,Gartner发布的云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魔力象限中,Teradata与AWS、微软、甲骨文、谷歌、Snowflake、SAP、阿里云、Databricks、MongoDB、Clouddera、IBM等,一同被评为“领导者”。

尽管早已不在巅峰阶段,截至2月15日,Teradata仍有43亿美元的总市值,2022年营收为17.95亿美元,其中亚太区实现了 2.92 亿美元的营收。

中国市场是虽然不是Teradata最大的市场,却是以往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Teradata没有理由轻易放弃。

有专业机构认为,国内数据应用场景愈发丰富的形势下,对海量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等需求日益旺盛, Teradata 对于新场景的支持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市场逐渐被拥有新技术新产品的竞品蚕食。

回顾历史,1989-2014年堪称是欧美软件巨头与中国市场的“蜜月期”,但是随着信创政策的逐步推进,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在加速进行,并且逐步从从底层软件向上层应用延伸,一直到数据仓库、数据中台、大数据分析平台、BI等领域。

对国内数据库产业的影响

Teradata退出中国,主要为国内数据库市场带来了以下影响:

第一,对于甲方企业,数据库国产化替换会进一步加速,且向核心业务系统渗透。

根据爱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约为320亿元,但国产数据库替换目前主要集中在行业的增量市场。存量市场,全行业国产数据库的整体替换率约为10%,但以银行为代表数据库重要行业,国产数据库对核心系统的替换率仅有1%。即使Teradata的本地服务商还能继续提供服务,但缺乏原厂支持能力,势必会影响甲方企业继续采购Teradata的信心,促使数据库国产化替换周期变短,国产数据库逐步向核心系统推进。

第二,巨头退出后市场呈现碎片化,对数据仓库的运维管理、数据分析等数据应用带来新的挑战。

目前市场上没有一家国产数据库厂商能够独立填补Teradata离开后空白,甚至连填补四分之一市场空白都绝无可能,因此,整个数据库市场势必呈现出碎片化趋势,由此带来两方面挑战。

碎片化的数据库市场将直接带来纳管上的难题,例如,如何对差异化的数据库实现统一监控告警、性能优化、安全管控。对于以BI为代表的数据应用而言,如何将上层分析工具、平台与众多国产数据库兼容适配也成为主要挑战。

第三,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数据库厂商的产品性能与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爱分析估算,包含本地服务商在内,Teradata的产品与服务收入在中国市场至少有30亿元,占整个数据库市场的10%以上,这对于数据库厂商而言既是机会亦是挑战。

一方面,基于新的云原生分布式架构如何能够达到Teradata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甲方客户的业务需求,对厂商的产品性能和稳定性提出考验。另一方面,核心系统的数据库替换必然涉及到大量迁移、开发工作,对厂商的服务能力和架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合来看,Teradata这类公司从中国退出或是利弊参半。在CRM、数据分析等领域,美国企业在技术上还是有不少领先优势的,这些企业呆在中国市场,可以充当“鲶鱼”,激活整个市场的竞争和创新活力,有助于提升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以此次退出的Teradata为例,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充当了中国的“数仓黄埔军校”的作用。Teradata于1997年进入中国,将国际先进的数据仓库技术带到了中国,帮助中国培养了大量数据仓库领域人才。而数据仓库这个领域还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云原生数仓等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这个时候,中国需要Teradata这样的企业来将全球最先进的数据仓库技术、发展理念持续输入国内。显然,Teradata从中国市场退出是与这一诉求相悖的。

国产数据库打开新世界

早前,由于技术源自国外、市场多被外企垄断等因素,国内数据库厂商一直带着"追随者"的标签踽踽前行,商业想象力并不充足。

不过近5~10年,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墨天轮的盘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超过200个国产数据库已浮出水面,这其中不仅包括历史较久的关系型数据库,还包括图数据库、时序数据库等新型数据库。

抽丝剥茧地去看,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国内数据库行业的持续积累息息相关。

其实在早前,中国数据库学术研究的开展并不算晚。1977年,数据库学组成立于安徽黄山会议,当时即定位于进行该领域的教学、科研等。但不可否认,国外产品在应用落地上的持续抢先,让国内客户首先采用了国外产品,也让国产厂商在实践中也多依赖于开源产品,从而错失了自主产品的产业化机会。

但在近20年里,由于新场景的出现和移动浪潮的兴起,国产数据库的实践也多了起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联网厂商出于自身的业务诉求,而自行开展数据库产品的打磨。

也正在这些实践中,国产数据库的产品应用逐步和国际接轨,缩减了差距。

全球数据库领域已经产生代码开源、分布式架构、分析能力更被看重等技术趋势。这些技术几乎已形成全球共识,中国也不例外。

在过去20年间,国产数据库厂商一直在关注国际趋势,并积累了一定技术能力。再加上国产化、云生态带来的新市场机会,时至当下,众多国产数据库迎来万象更新的时代。

以占据市场主流关系型数据库为例,过去在中国乃至全球OLTP市场中亮相的常是外企,直到2015年左右才零星出现了几家新兴的国产厂商。但近期36氪观察到,至少在不少厂商对外发布的信息里,OLTP产品的数量已经超出了预期(当然,其中不少是基于国外开源产品的迭代)。其中除却新兴厂商的面孔,也有老牌数据库公司发布相关产品。

另一方面,图和时序等方向的国产厂商也不断涌现。比如在图数据库中,当前我们观察到的国产产品就有十余个。而且由于这些领域整体较新,国产数据库厂商暂时还不需要挑战完全具备垄断优势的巨头。曾有国产图数据库厂商对外表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图数据库公司,不少都还走在完善产品的过程中。

总的来说,国产数据库百花齐放的表象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巨大的商机——当国内产业不再和国际脱轨,数据库厂商们面前呈现出国际化和国产替代两种商业路径。

国际化,还是国产替代?

不可否认,当前国产数据库的产品力还有提升空间。比如不久前曾有一些调研显示,国内OLTP类数据库在部分场景中(如数据量大、高并发、变化速度快)和Oracle等公司的产品依然存在差距。

但值得肯定的是,如今这种商业路径选择权的出现,在过去漫长的蛰伏期里是难以想象的——毕竟只有满足了技术基本不脱钩的基本条件,全球化或者国产替代的机会才能摆在眼前。而在这个迄今为止,国内数据库行业最好的时代中,当前国产厂商们面临的“幸福烦恼”是,选哪条路更合适?

在很大程度上,国际化和国产替代,是泾渭分明的两条路。选择不同路线的公司,往往也会具备一些显性特点。

在主营国际化的路径中,一些新兴的国产数据库公司多强调云原生、数据库即服务等标签,希望让产品区别于上一代数据库。产品之外,这类新兴厂商的集中特点大致包括,创立时间不久(多成立于2017年—2021年之间)、拥抱开源、受双币基金追捧等。

而在国产替代的世界里,在满足资质的条件下,不少成立许久的国产数据库厂商主要基于关系型产品延伸,希望帮助客户完成降低成本和自主可控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这些厂商多具备成立时间较久、投资方多为人民币基金,以及主打国内大中B客户等特点。

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公司。而这分岔路背后所隐藏的,是国内外商业环境的整体性差异。

在欧美市场,公有云与数据库结合的路径已被证明可行。Gartner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数据库厂商的市场份额正借助云的能力获得增长。报告中提出,过去10年间,坚定公有云战略的厂商,在数据库市场份额中的排名大多获得了提升,这其中不仅包括亚马逊、谷歌等自有数据库产品的公有云厂商,也包括独立数据库公司Snowflake等。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首先,数据库公司可以和云厂商一起服务同一个客户。另外,数据库公司还可以复用云厂商的生态,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而数据库即服务的模式,也建立于云基础之上。

这也是不少关注出海的国产数据库厂商,和看好它们的投资人所认可的方向。但回到国内,由于国内外在商业环境上的差异,这一模式难以完全复制。

原因不难理解。将公有云与数据库的结合落地,需要云厂商、数据库公司和客户的多方协作。以被国内对标多次的Snowflake为例,其目前支持Amazon AWS、Google Cloud与微软Azure三家云平台。在不少解读中,它也因为在公有云上具备中立第三方的身份而崛起。时至今日,Snowflake依然不支持私有云环境。

回到国内,Gartner在今年三月发布的指南中提出,国内甲方业务向公有云迁徙的趋势,是中国数据库市场增长的一大动因。不过,这一趋势至少在当前并未大规模落定,不少大B客户依然会出于安全、信任等方面的考虑,提出私有云或专有云的建设、更新需求。而且,目前国内私有云的市场格局也相对分散,这导致的一个现象是,底层架构不统一,国产数据库公司单纯依赖公有云厂商合作的必要性没有海外充足。

具体在产品落地层面,36氪了解到,早前由不同云厂商搭建的私有云和现在公有云的平台架构有所差异,针对公有云环境的数据库并不能被无缝部署到不同的私有云上。对比国外,美国的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标准会更统一一些,如微软为美国国防部以及一些美国公司(如可口可乐)搭建的私有Azure云平台虽然在物理上与公有云独立,但在底层架构上会更兼容现有的公有云软件,也为云数据库公司向这些私有云的客户销售自家产品提供了可能。

产品架构不统一、格局分散只是一部分难点。下一个问题是,目前还有不少私有云厂商也会主打信创云路线。而能做进国产替代市场的企业,往往需要具备背景合格、产品适用于党政和金融等业务场景、服务细致等能力。面对这些要求,独立数据库厂商应该找准自身定位。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云生态竞争愈发激烈,云厂商的自有产品如何与独立数据库厂商合作,也是下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海外也存在)。这种情况下,独立数据库公司能否依靠产品力等其他特点获得合作伙伴和客户的肯定,更成为重中之重。

总体而言,国内厂商短期内或许无法将海外优解复刻到国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数据库公司商业路线的分化——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出海寻找真正的公有云+数据库模式,还是抓紧国产化浪潮,此时更像是单选题。

文章来源: 36氪,我就是饿鱼,麦聪软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