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光宽带即将走入普及期,谁会需要全屋千兆?

通信资讯馆 2023-02-20
1579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时光的列车缓缓向前,人世间的事物悄然改变。二十年前的人们,绝对想不到今天的社会发展速度,正如今天的人们,也难以预测二十年后的生活。

二十年时光,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出行方式,也改变了无数人对世界的认知。现在的小朋友,难以理解上一代人电话拨号上网的辛酸,而二十年后的小朋友,或许也不会理解我们使用“又卡又慢” 网线 WiFi 路由器上网。

与十年、二十年前的技术相比,网线 WiFi 路由器自然不差,可与未来即将普及的技术相比,网线 WiFi 就好比当年的拨号上网,速度慢、稳定性差,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这个即将取代网线 WiFi 的技术,正是第二光纤革命的核心,全屋千兆技术。

蓝海市场,三家谁都不想错过

其实,从三大运营商如今在固网宽带领域竞争的情况来看,百兆宽带目前还是主要的竞争领域。而在移动入局固网宽带领域之后很快就成为市场份额的NO.1,原来的“一哥”电信则成为了第二名。联通还依旧是千年老三的排位。

对于用户们来说,升级到网速更快的千兆宽带显然更加符合如今的用网需求。因此,对于三家运营商来说,千兆宽带市场可就是一个新的市场空间,也是一个可以拉动存量价值提升的新蓝海市场。

这么一来,在重重因素驱动下,三家运营商都在加速抢占千兆宽带的市场发展先机。

从近期三家运营商宣传传播内容上看,在部分一线城市里三家运营商都早已经开始了5G+千兆宽带的市场推广工作。

据了解,移动目前正在全力构建“双千兆”网络,力争年底前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110万个,实现千兆宽带覆盖达2.2亿户。

联通则一反常态地在前不久大手笔斥资二十多亿元大规模集采了光缆。其单次集采规模就几乎追平了电信去年四季度集采光缆的规模量。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三家都在加强光宽带建设的力度。显然,千兆宽带的新市场,移动、电信和联通谁都不想错过。

全屋网络覆盖向全屋千兆覆盖升级

目前,全国110个城市已经有千兆光网络覆盖,实现了“城城通千兆”。但用户对升级后的千兆网络依然存在不满,千兆网络入户后,大部分用户依然是用光猫设施转换为WIFI信号,用无线的方式实现全家的网络覆盖。同一栋楼中,大量的家庭WiFi,集中工作在两个无线频段上,带来的干扰使千兆网络的网速打了折扣。

家庭正在逐渐转变为集娱乐、办公、教育为一体的生活中心,视频直播、在线办公、云课堂、全屋智能的蓬勃发展,使用户对家庭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网速要快、信号要无死角、不卡顿、多个智能设备能同时用网、网络时延要低,而且入户的光猫最好不需要用户重启或者复位,能够一直保持工作。FTTR采用光纤入房间的方式,在大户型、跃层、别墅的使用环境中,光纤可以深入一个家庭的各个房间,使上网体验“无死角”。

自2021年12月份中国联通发布“全屋光宽带”品牌以来,至2023年1月已发展120万FTTR用户,用户数全球领先。

谈到此次发布的全屋光宽带,中国联通市场部总经理杨庆友说:“我们携手华为在全国率先将‘全屋网络覆盖’服务升级为‘全屋千兆覆盖’,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舒适、健康、智慧、安全的全屋光纤连接、全屋千兆覆盖、全屋无缝漫游的高品质千兆网络,最大限度满足家庭网络控制、绿色上网等场景使用需求,打造家庭组网极致体验。”

“家庭数字化是至关重要的场景,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家庭网络又是数字家庭的底座。”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表示,“ FTTR可以让千兆体验在家庭室内无处不在,而实现FTTR产业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华为与运营商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家装及地产行业等产业共同协作,共同推进FTTR布线标准实施。只有标准、精品服务和精品产品三位一体,才能提供一致的高品质数字家庭体验。”

更多应用将随着FTTR进入房间

跟随FTTR同时进入用户房间的,还可以有更多应用,中国联通将如何挖掘这个市场?

中国联通华盛公司总经理王启明认为,“联通智家”全屋光宽带是端、网、业、服协同的千兆宽带业务,FTTR是全屋光宽带的入口,将为“全屋万兆”“全屋元宇宙”等概念创造基础条件,联通FTTR终端运营将围绕“高质量”“高价值”开展“专精特新”行动,通过平台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终端运营模式,使全屋光宽带业务高质量发展。

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炜表示,联通在线通过智家平台,可以将家庭云存、云盘、云邮及云计算能力与全屋光宽带产品融合,通过端网业的协同,为用户提供从联接到内容、从能力到应用、从产品到服务的“三重极致化”数字产品新体验。

文章来源: 通信瞭望,我的极刻,中国电子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通信资讯馆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