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是现在吗?科技狠活又会怎样塑造车市格局?

番茄爱车 2023-02-23
3427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ChatGPT点亮了科技树!”月活过亿最快的应用,让一部分观察者的眸子里迸发光彩。ChatGPT的革命还在更远的未来,那么汽车智能化是现在吗?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智能能否打破政治壁垒,为科技与汽车革命提供福祉与希望?

一、2022汽车智能化局面

2022年对汽车智能化而言,呈现出撕裂的反差局面。高阶智能驾驶Robotaxi还在继续坍台,无人车明星独角兽ArgoAI,宣告倒闭。ArgoAI曾经让福特这家老牌车企在Navigant Research自动驾驶榜单上高居前三甲,远远甩开特斯拉;也曾经是大众与福特技术结盟的重心之一。

赫伯特·迪斯,大众汽车集团前任CEO,传统汽车圈子里对特斯拉最友好、最推崇的高管,一手促成了大众+亚马逊对ArgoAI的投资,在福特打退堂鼓之后,打算在无人车领域大展拳脚。而随着大众软件故障频发、电动化智能化受阻、股价波动,董事会强令迪斯下课。贝索斯摇了摇头,他失去了首富头衔,失去了迪斯这个盟友,不想再在ArgoAI或者Robotaxi陷阱里失去更多。

智能座舱压倒智能座驾!这是2023年一个全新的趋势——这不是智能化倒退,而是技术和需求回归理性。就在两年前,汽车智能化工程师圈子里,智驾位于智舱鄙视链上方。服务于智驾的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曾是整个行业心之所系,也成为资本割韭菜最犀利的镰刀。

狂热终将溃败给理性,梦幻总归臣服于现实。L3至L5级高阶智能驾驶,存在过多瓶颈,技术层面、立法层面、数据积累层面、配套设施层面……进而也脱离消费者现实需求甚远。

并不以智能化见长的比亚迪,笑着摘走了2022年最大的胜利果实。同是华为关联的汽车业务,赛力斯+问界在2022年卖出了13.5万辆,而代表华为最高智能化技术的HI,却在极狐身上迟迟难以落地,“越智能越强大”的逻辑已经颠覆。

特斯拉“刹车门”和“蔚小理”的频发撞车故障,意味着智驾还不足以保障底层安全诉求;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系统的新鲜感逐渐褪去,智能座舱成为更为务实的场景。

智能化被赋予过高期待,背后的焦虑并不难理解,当下,距离划时代创新已经太遥远。“黑科技”、“产业革命”等过誉光环被忙不迭颁发给各种技术革新,汽车产业亦概莫能外,却无法在浮躁、夸耀中,再现当年那个群星璀璨、开疆拓土的时代。

二、影响汽车智能化的三大因素

汽车本身的智能化及关联产业均会快速发展,判断依据主要有三个:

第一,供给侧。产业链的关联主体正在以极大热情投入汽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这也是目前及未来几年的主要推动力量;

第二,需求侧。中国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接受度超过其他国家的消费者;

第三,政策层。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支持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

供给侧

首先从供给侧来看,有三种力量在推动:

一是造车新势力企业。主力新势力企业率先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最积极也最激进。什么叫造车新势力?就是原来不造汽车,有的是互联网背景出身、有的是高科技公司背景,现在加入汽车制造领域,而且专注于汽车产品的智能化。目前国内最超前的是小鹏汽车,发展定位是造更懂中国的智能汽车,其次是蔚来和理想,两家的汽车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也超强;国际上有特斯拉、苹果。

二是关联产业大量涌入。其中,目前有代表性的如华为,汽车板块涉及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在内的多套系统,而且已经非常强大,跟特斯拉相比差的仅是数据,华为汽车团队也已经有1万人规模。其他代表性企业,百度主攻汽车大脑即自动驾驶系统;小米2022年3月30日官宣进入汽车板块,主要做智能座舱,优势是生态;滴滴、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主攻移动出行;地平线主要是做汽车芯片。目前相关领域里各家都非常积极,而且聚焦新能源汽车。

三是传统车企。在造车新势力企业和其他供应商的积极推动下,传统车企在汽车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方面也开始加速追赶。比如有上汽集团背景的智己,已经做得有声有色。其他如岚图依托东风汽车,阿维塔背靠长安汽车,极弧的背景是北汽集团,它们都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各种技术也都在追赶。还有比亚迪,在2022年的汽车行业一枝独秀,其负责人提出新能源汽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因此他们现在主要做电动部分,下一步将加强推进智能化。

需求侧

目前,中国相比其他国家,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接受度更高,而且越是年轻人越愿意接受。

有消费者调查显示,关于全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性,美国有16%的消费者认为自动驾驶非常重要,德国也是16%,中国高达49%;关于愿意为自动驾驶汽车多支付的费用,中国消费者愿意多付4600美元,德国消费者愿意多付2900美元,美国消费者愿意多付3900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差距还很大,目前人均GDP中国约12000美元,美国已近7万美元。

为什么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数字化产品接受度这么高?这可能与我们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智能化产品有很大关系,因此对智能化汽车也更接受。中国年轻消费者比年长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接受度更高,则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95后这代人成长环境的一大特点就是技术爆炸,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基本上都是1995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95后这代人也被称之为互联网原著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可谓与生俱来,也最容易接受智能化产品,包括智能汽车。

要预测未来什么人会更接受智能化汽车,主要看两项指标,一是其他领域接受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的范围是不是够广,二是看应用程度是不是够深。在其他领域广泛、深度使用数字化和智能化产品的人,将是最早接受智能汽车的人。从年龄上来讲,他们就是95后这批人。而且95后对国货、洋货没有偏见,不管是中国、美国还是欧洲、日本,谁的产品好就买谁的。他们也更了解西方和中国,这可能与中国的经济发达程度不断提高,更多人有机会出国留学、旅游有关。也是因为更了解国际,国货在这几年崛起,包括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发展也比较好。如果没有自主品牌的崛起,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进度可能还是赶不上国际水平,因为大家不接受中国产的自主品牌车,没有市场就无法继续生产和研发。现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先性、深入度,发展都非常好。

十年之后,这代年轻消费者将会占多大比例呢?根据预测,2032年00后群体中买车人的比例是23.5%,90年代消费者中车主比例是31.6%,如果把其中95前和95后的车主比例平均,95后比例约为16%,加上00后群体,意味着2032年近40%的买车人是95后。这批人对智能化产品的接受程度更高,将从消费侧助推中国数字化和智能化汽车的发展。

政策层

国家发布了智能汽车发展战略,一方面,政府工作涵盖智能汽车关联领域,包括做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智能交通设施,涉及通信、高精度地图和定位、大数据、云平台,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另一方面,国家也在开放更多区域,便于自动驾驶汽车做实验,因为自动驾驶汽车跟传统汽车不一样,必须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积累数据才行。

如果缺少政府的大力支持,智能汽车产业也发展不起来。恰好中国各级政府都对此非常支持,包括在封闭路段、半开放或全开放路段,对载人、载货汽车都开放了大量区域。

三、时代从此划分

如果逆全球化在科技领域蔓延,这对国内芯片企业和智能化制造商喜忧参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最近就喜中带忧。喜的是大众旗下软件CARIAD投资24亿欧元牵手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尘埃落定;忧的是,地平线将迎来强大的对手——华为。

“我们不希望在智驾领域出现第二个宁德时代,所以不会考虑把核心科技领域合作伙伴绑定在一家上。”一家深受宁德时代垄断之苦的电动化企业掌门人心有余悸地说。

地平线于2020年3月实现车规级国产AI芯片首次前装量产。时至今日,地平线征程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150万片,并与超过20家车企签下70余款车型前装量产项目定点。但是2023年华为开始调整组织构架,重新布局汽车业务,以前并不重视的智驾芯片华为昇腾被纳入华为汽车生态圈,甚至成为超越鸿蒙的存在。

2023年1月份,原先车BU总裁王军调离岗位的消息传出,意味着华为完成了汽车业务的组织构架和业务整合。原先华为车BU有三种业务模式,分别是单纯的硬件或者软件零部件供应商(MDC芯片和鸿蒙系统);二是Huawei Inside(HI)模式,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比如与长安合作的阿维塔;三是智选车模式,华为主导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境,华为可以更好了解造车的所有流程,比如赛力斯-华为模式。

华为2023年年初分别和江淮、奇瑞强力推动智选车模式,意味着华为将在软件、硬件和芯片领域,开始全面进入除了制造领域之外的全价值链中。

华为、小米、百度、地平线和宁德时代,这些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以主人翁——而不是之前Tier1的身份——的姿态和野心投身汽车行业,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划分。

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叠加俄乌战争,世界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周期的起点。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往往酝酿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经济制度和产业浪潮的新一轮革命,新能源、国潮崛起、智能制造等酝酿蓬勃生机。

30年来,在中国高速发展汽车工业成长起来的杰出汽车人,生于50年代的苗圩、胡茂元、徐平;生于60年代的王传福、李书福、魏建军、尹同跃、曾庆洪、朱华荣;生于70年代的安聪慧、陈昊、王俊、李斌;生于80年代淦家阅、李瑞峰......一批批卓越汽车人,他们前赴后继、负重前行,他们不屈不劳,与时间赛跑,他们在本土作战,他们超越历史与傲慢,激荡沉淀与辉煌,他们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抵达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荣耀。

这当然不仅仅是一个人和一个品牌的胜利,这是中国汽车跨越时代、迈向未来的昂扬姿态。

文章来源: 汽车公社,北大国发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番茄爱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