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基建推动转型升级,三大运营商如何向全领域拓展?

物联社 2023-02-24
2740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的逐渐普及,运营商的业务转型趋势也越发明显。2022年,三大运营商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发力,新兴业务迅速增长,推动5G行业应用向全领域拓展,经营持续向好。

加速渠道数字化转型

从运营商公开的财报数据看,三家运营商均有强调渠道数字化转型。在新技术、新应用的推动下,三大运营商的各项业务向线上转移趋势更加明显,加速了渠道营销数字化的转型。

在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中,移动半年度财报显示销售费用同比进一步压降,支出261.82亿元,同比下降13.8%,占营业收入比重5.3%。而其主要原因是加快推进渠道转型,建立立体化新型渠道体系,持续提升线上销售贡献和营销资源使用效率。

电信的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中,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279.02亿,同比增长9.1%,占营业收入比重11.6%。电信方面表示,电信强化数字化运营,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智工具驱动管理,推动前后端全方位提质增效;以数字化手段推动精准管理,促进渠道和人员投入资源的效能提升;引入 AI智能客服,AI服务比例达到70%,大幅节约人工客服,优化客户体验。

联通的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中,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60.6亿,同比增长3.2%,占营业收入比重9.11%。联通在财报中表明,联通在不断优化渠道布局,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渠道体系更加强健,联通APP率先实现“一键”通办,月活用户超过1.2亿,OMO新型渠道体系初步建成。

随着渠道营销数字化的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大概率将成为三大运营商今后在渠道经营的重要目标。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

2022年,电信运营商持续在以5G、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投入。连接、算力、数据、安全等一体化融合服务能力继续提升,为提供高质量新型数字化服务奠定基础。

2022年新建5G基站88.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底,全国5G基站达到231.2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覆盖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 16.4个,比上年末提高6.3个。

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6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33.3%,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2022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618亿GB,比上年增⻓18.1%。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5.2GB/户·月,比上年增⻓13.8%;12月当月DOU达16.18GB/户,较上年底提高1.46GB/户。

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127万座,千兆宽带覆盖住户达到2.4亿户;中国联通同中国电信累计开通5G共享基站100万站,实现乡镇及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双方还进一步深化4G共建共享,累计开通4G共享基站110万站。通过5G/4G共建共享,累计节省投资超过2700亿元,节约运营成本每年超过300亿元,减少碳排放每年超1000万吨。此外,中国联通投资200亿元推进900MHz低频打底网建设,新建了17万基站,有力提升了农村及边远地区的网络覆盖水平。

自研能力增强云计算优势突出

在技术层面,三大运营商加快技术追赶,自研能力增强。移动云基于自研混元及天权架构,打造多元异构算力及海量可扩展存储引擎,为用户带来极致性能体验。天翼云此前重磅发布7款自研产品,实现云底座、云平台、云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目前服务客户超过200万户。联通云基于集约化的4亿用户超大规模云原生实践,打造了“云原生﹢虚拟化”双引擎基座,全面实现一云多芯,支持多样算力供给。

云网融合战略价值凸显,有望成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记者了解到,2016年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提出云网融合发展思路,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的演进方向。当前,三大运营商加速推进云网融合发展,云网融合逐步成为运营商云计算的重要差异化优势。

此外,三大运营商在安全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三大运营商云均是通过可信云评估的云服务信用AAA级厂商。可信云评估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下属的云计算服务和软件的评估品牌,也是我国针对云计算服务和软件的专业评估体系。

三大运营商在可信云14项云服务评估中通过数量领先。《报告》显示,目前,可信云已开通云主机、对象存储等14项评估服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通过的数量分别为14、12、11项,通过数量位居行业前列,中国移动更是通过了全部的14项评估。

在拓展行业客户方面,三大运营商具有很大的优势。根据移动云官网,移动云拥有5万人的客户经理团队,技术人员团队超11.6万人,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属地化支撑服务。天翼云表示充分调动3.7万客户经理,以及覆盖全国的政企服务体系,将云计算服务从省市下沉至区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广覆盖的支撑赋能、售后运维服务。

凭借技术追赶、云网融合、安全可信、渠道下沉等优势,运营商云计算在政企、医疗、教育、工业、交通、互联网等领域积累了上百万客户。

5G行业应用向全领域拓展

2022年是国内5G商用第三年,5G行业应用发展加速向全领域深入拓展。据信通院数据,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应用案例累计超过5万个,在工业、矿山、医疗、港口等先导行业已实现规模推广。

2022年,国内5G行业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大幅提升,第五届绽放杯参赛项目达到28560个,较去年增长一倍多。项目地域分布更加广阔,也涌现了智慧海洋、智慧建筑等新兴领域项目。5G应用在工业制造、电力、港口、矿山等行业已初步想核心环节渗透,应用深度不断提升。电信运营商作为5G行业应用拓展的主力军,2022年大步向前,成果丰硕。

中国移动推出世界杯元宇宙云观赛、裸眼3D数智人等创新应用,构建横跨6省市全国最大的5G专网,拓展超过1.6万个5G商用案例;中国电信累计打造5G定制网项目超过3000多个,5G行业应用项目近9000个,并形成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一系列典型应用。标杆项目快速复制,已累计完成4500多个5G定制网项目,13000多个5G行业商业项目;中国联通在九大行业军团(装备制造、智慧矿山、智慧钢铁、服装制造、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法务、智慧应急、智慧交通)带动下,2022年中国联通累计打造1.2万个5G规模化应用项目,覆盖国⺠经济40个大类,加速推动5G应用从“样板间”向“商品房”转变。

移动信息产业具有产业链条⻓、技术进步快、服务领域广、全球化协作强的特点,为带领产业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及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跨越发展,电信运营商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合作。

中国移动积极组织担任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发挥“扁担效应”。在“2022年科技周暨移动信息产业创新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十百千万”合作伙伴上链倡议,其中,“十”代表围绕十大重点领域,“百”代表凝聚上百家“链核”企业,“千”代表协同上千家“链环”企业,“万”代表带动上万家“链生态”合作企业。此外,中国移动还设立了产业链专家委员会,定位为支撑“链⻓”工作的顶尖智囊力量,重点把握产业链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

中国联通成立“泛智联盟”,通过“为上游产业伙伴找客户,为中游创新技术找场景,为下游应用繁荣找落地”,做大泛在智联全要素集成,实现全链条产业共创、全生态创新共生。

5G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过程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未来,5G将呈现梯度式纵深推进的发展模式,从增量类应用到替换类应用,再到变革类应用,逐步实现5G应用从外围环节向企业核心业务环节纵深拓展。

文章来源: ​物联网智库,通信平头哥,人民邮电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物联社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