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星26号成功发射,挑战星链地位!低轨卫星通信拼得就是“手速”

微观人 2023-03-02
401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最近两天,卫星导航概念陡然升温。

主要由两个事件引发:

1.2月23日,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的高通量卫星——中星26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启了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新时代;

2.中国星网曾向国际电联提供卫星星座计划,将12992颗低轨道卫星组网——这个计划将于2023年开始逐步发射卫星。

人类的漫长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不断征服自然的历史。而这一次,我们征服的对象,是地球之外的浩瀚空间。

太空圈地战,正式开始了。

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正式开启了航天时代。

“斯普特尼克1号”带有浓重的冷战背景。在那一特殊时期,超级大国发射人造卫星,基本都是用于军事目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星的民用价值逐渐被发掘出来。越来越多的商业卫星被送上太空,用于地面遥感、气象观测、广播通信等目的。

我们国家的第一颗卫星,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方红1号”。这颗卫星发射于1970年4月24日。它在太空中发出的东方红乐曲,是无数中国人难以磨灭的回忆。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商业卫星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高潮。通过卫星进行电视信号转播和通信报文转发,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

当时,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构想:通过77颗卫星组成的近地星群,建设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话网络,让用户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打电话。

没错,这个构想,就是著名的铱星计划。

铱星计划是人类商业卫星发展第一阶段的标志。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商业模式,这个计划最终破产失败,留下一地鸡毛。

进入21世纪后,又有公司卷土重来。这次,他们提出了更理性的发展目标,明确将自己定位为地面通信系统的补充(而不是像铱星计划一样,想要替代基站),专门为海上、偏远地区等地方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这一定位转变,标志着商业卫星开发进入了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代表性企业,是2007年创立的O3b Networks公司。他们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为岛屿或船舶提供宽带卫星通信服务,获得了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卫星通信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仅仅服务于语音通话和电视信号转播,而是面向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那就是——卫星互联网。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2007年左右,正是3G和智能手机全面爆发的时期。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影响了卫星通信,也让卫星逐步服务于互联网的广域覆盖与接入。

2015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基于自己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正式提出了星链(Starlink)项目。项目计划发射4425颗低轨卫星(后来增加到4.2万颗),为全球范围内的客户,提供高速宽带互联网服务。

星链项目的推出,震惊了全世界,也推动卫星通信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时代。

所谓低轨卫星,就是工作在距离地面500-2000公里低地球轨道的卫星。虽然它的覆盖范围不如高轨道和中轨道卫星,但可以通过增加数量,弥补覆盖,提供更大的容量、更低的时延、更高的网络速率。

除了低轨之外,第三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趋势,那就是高通量通信卫星(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HTS)的崛起。

高通量卫星采用了更高的通信频段(例如Ku波段、Ka波段)、更先进的卫星平台、更多的转发器、更强的天线技术,实现了比传统卫星(低通量,1-2Gbps以内)更强大的通信带宽能力,可以带给用户更好的网络体验。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低轨卫星和高通量卫星的技术飞跃,才奠定了如今全球卫星通信产业高速发展的局面。

在太空跑马圈地

2019年,川普说美国要跳过5G、直接开发6G。从那时起,有关于6G竞赛的话题,这几年从未间断,资本市场也炒得火热。

但说起这个,大家其实都很纳闷。4G网络其实已经很快了,相当一部分人连5G都没用上,为啥这么迫不及待要研发6G?人类虽然进入5G时代好几年了,看似很先进,但地球上仍有80%以上的陆地地区(深山、森林、沙漠、草原、戈壁)和95%以上的海洋地区,以及29亿人口,并没有覆盖到移动网络信号。总体算下来,移动通信只覆盖了全球不到10%的面积。

这是多大的市场?

同时,5G及以下的通信对象,仅限于地表以上10km内的空间,远远无法实现海陆空网络畅游。

而据《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6G与5G的最大区别,是明确提出了“全球无缝覆盖”——这个目标必须借助卫星等非地面设施,才能实现。简而言之,以近地卫星构建的高速通信网是6G通信的基础。而且这个基础,如果不及时跟进,基本就决定了失败的命运。

在说明卫星互联网的作用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另一个名词——近地轨道资源。

指的是航天器距离地面600-2000km的轨道,目前全球大部分卫星都分布于此。其数量是有限的,最多只能容纳6万颗卫星。而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卫星频率和轨道,虽然是全人类的共有资源,但获取这些资源仍遵循“先协调,后使用”、“先登先占”等原则。

也就是跑马圈地,谁先占了就是谁的。

马斯克计划发射4.2万颗卫星,这些卫星都将在近地空间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仅星链一家就占了三分之二以上空间。如果没人去争,未来1000km以下的轨道,可能就成了马斯克的私人空间。这么一看,原本印象中浩如烟海的地外空间,突然变得拥挤起来。

等到近地轨道资源被先发者占尽,太空垄断自然就形成了。后来者只能在更高的轨道想办法,需要的资金和研发能力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到那时,星链的成本优势将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同时,星链的网速虽然不如5G,但延迟更低。现在的5G网络,信号从基站到网络服务器再到手机终端,在空气中传输的过程就会导致延迟。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周围几百米就有基站,延迟肯定小。如果方圆几百里都没有基站,这个延迟就比较高了。而星链因为距离地面较近且分布均匀,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优势了。

尤其是,以卫星为基础,与地面的5G网络联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的电波容量以及短时间内的超高速。相较于5G,6G的传输能力将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

据评估,在现代金融交易中,如果交易处理时间比对手慢5ms,就可能损失1%的利润;慢10ms,损失可能扩大至10%。

大家可以算算这是多少钱。

同时,星链还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其虽然不如地面上5G基站的传输速度快,但比美军现有的卫星通讯,也就是铱星,快上百倍。而且由于数量足够多,美军还能利用星链平台跟踪干扰远程地方通讯。在乌克兰战争期间,发挥了巨大能量。

当然,最关键的,也是最现实和迫在眉睫的原因,从通信标准到核心元器件,我们一直被西方卡脖子,直到到了5G时代,才有底气说领先世界,研发6G也是保持技术领先的重要之举,当然势在必行。

从技术上看,现在5G网速虽然很快,但仍没法真正实现4K、8K这样的超清视频,更不要说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这些了。只有当5G+卫星互联网结合,6G真正普及,速度更快、延迟更低、海量密集连接这些关键指标实现了,真实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的深度融合,才可能成真。

这是必须由自己实现的梦想。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是信息产业的下一个大趋势

发展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已成为6G的共识。空天地一体网络架构是6G的核心方向之一,被ITU列为七大关键网络需求之一。6G的空天地一体网络架构将以地面蜂窝移动网络为基础,结合宽带卫星通信的广覆盖、灵活部署、高效广播的特点,通过多种异构网络的深度融合来实现海陆空全覆盖,将为海洋、机载、跨国、天地融合等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5G已开始实践非地面网络(NTN)应用。2022年6月冻结的5G R17标准的一项新增特性为支持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Networks,NTN)。具体来说,R17定义NTN整体架构,包括定时和同步机制,非连续覆盖的辅助消息、移动管理、馈线链路切换等。通过卫星上的网络节点和通过馈线链路互连的NTN网关,可以为NB-IoT/eMTC节点提供非地面接入,相关终端通过服务链路能够访问NTN网络服务。

产业链:通信载荷是通信卫星关键,关注T/R环节

产业链上游先行,卫星制造前景广阔

从产业链发展先后顺序来看,上游卫星制造率先受益。类似5G产业链的发展顺序,产业受益性从制造端逐步发展到运营端。因此,随着“星网”等国内低轨卫星星座逐渐拉开建设帷幕,卫星制造将率先受益。远期来看,随着后续星座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链价值重心将逐渐向终端及运营服务转移。

从卫星制造产业本身来看,一方面LEO卫星星座规模庞大,卫星制造总市场空间规模可观;另一方面,低轨卫星寿命周期相对较短,

卫星制造:平台侧或为成本控制重点

从成本构成来看,载荷部分为卫星发挥实际功能的核心,会根据不同卫星的功能进行调整,相对来看其成本占比变化范围较大。据艾瑞咨询,一般情况下定制卫星平台和载荷成本占比约为1:1,批量卫星中平台成本占比下降到接近30%;而在商业航天公司理想情况下,卫星平台占比在20%-30%左右。

考虑到我国卫星制造成本仍然较高,据鹏鹄物宇,目前我国每公斤卫星的制造成本约10-20万元,作为对比2020年星链卫星制造成本已低于50万美元,彼时采用的v1.0版卫星重260kg,对应每公斤卫星成本仅1.25万元。因此,我国卫星制造成本削减任重道远,而卫星平台侧将成为未来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向。

卫星平台:姿轨控与电源为核心,市场规模达百亿级

具体来看,卫星平台的核心作用是为卫星提供机动能力和电力,相关分系统的成本占比也最大。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卫星平台成本结构中,姿控系统(含推进系统)成本占比达到40%,电源系统成本占比达到22%,两者合计超过60%,是卫星平台中成本占比最大的分系统。

基于相关假设,预计2025年我国低轨卫星星座对应卫星平台的市场规模可达百亿元。我国规划卫星发射卫星数量15377枚,预计将在2035年完成;目前我国卫星成本约每公斤20万元,卫星发射成本将逐步降低;随着发射成本的逐渐优化以及星载功能逐步提升,单颗卫星重量将逐步提升,当前阶段假设为350kg,远期参考Starlink 2.0卫星;卫星平台预计占卫星总成本的1/3。基于此,预计2025年我国低轨卫星对应卫星平台市场规模可接近50亿元,其中姿控分系统市场规模达18亿元、电源分系统市场规模达10亿元。

地面站:天线阵列微系统成为发展趋势

天线阵列微系统是有源阵列天线发展趋势。传统的有源阵列天线是砖块式结构, 是由无源天线阵 面、多种功能模块与无源天线集成在一起,天线阵列微系统采用多芯片组装和先进3D封装技术,将 功放、低噪放、移相衰减器、ADC/DAC 等器件与电源管理芯片、基带处理等芯片进行异构集成。

微系统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星载、机载、舰载、车载等载荷系统中,微系统高集成度的优势,未来 有望在地面雷达、终端等方面广泛使用。

天线阵列微系统通常是基于三维异构混合集成技术 ,系统级封装 (SiP) 技术较为典型。芯片和 可能的无源元件构成的高性能系统集成于一个封装内,形成一个功能性器 件。SiP 能够在集成电路 和封装中,提供最优化的功能、尺寸、价格,缩短市场 周期。

卫星终端:现有卫星通信芯片供应商或有望受益

除射频部分外,卫星基带芯片部分由于需要通信算法和协议栈的积累,现有供应商有望延续优势,或受益于后续大规模应用。卫星通信芯片主要用于卫星信号的调制解调和协议栈的处理工作,因此一般需要熟悉通信算法和协议栈的单位才有能力研制。

文章来源: 鲜枣课堂,格隆汇,未来智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