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与机会并存,建筑陶瓷行业困境如何反转?

陶瓷新视野 2023-03-08
3704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建筑陶瓷是我国优势产业。陶瓷砖因其外观精致、图案多样,同时具有防水、抗污、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具有及其广泛的应用领域。

一、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是房屋、道路、给排水和庭园等各种土木建筑工程用的陶瓷制品,按制品材质分为粗陶、精陶、半瓷和瓷质四类;按坯体烧结程度分为多孔性、致密性以及带釉、不带釉制品。其共同特点是强度高、防潮、防火、耐酸、耐碱、抗冻、不老化、不变质、不褪色、易清洁等,并具有丰富的艺术装饰效果。

建筑陶瓷市场需求具体可分为住宅、公共建筑等传统装修需求,以及多元生活空间衍生出的新型装饰需求。其中住宅又包括存量房翻新及新建住宅装修需求;而公共建筑则指机场、高铁站、公园、体育馆、博物馆、商业中心等基础设施装修需求;多元生活空间则从地面、墙面延伸到桌面、台面、柜面等众多新型应用场景装饰需求,极大拓展了建筑陶瓷产品市场空间。

二、行业产业链情况

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坯料、釉料等原材料的开采及加工业、能源行业与陶瓷生产设备制造行业;下游则为建筑装修装饰行业,包括住宅及公共建筑装修,涉及商业、交通、体育、旅游等不同领域,以及阶梯、桌面、台面、柜面等众多新型应用场景。

(1)上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原材料方面,建筑陶瓷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为坯料及釉料等非金属矿物材料。我国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物市场供应充足。我国矿物原料及釉原料等非金属矿物原料的开采与加工企业众多,行业竞争较为充分。同时陶瓷企业为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通常会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综合来看,上游原材料开采及其加工行业对本行业影响不大。

能源方面,建筑陶瓷行业过去以煤为主要燃料,而近年在“煤改气”政策推动下,陶瓷企业逐步使用更为清洁的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2020 年,中国陶瓷企业天然气使用率已达到 53%。天然气由国家统一定价,但受供需变化影响市场价格也会出现波动,会对陶瓷企业生产成本造成影响。同时天然气市场价格相对更高,“煤改气”政策推行将进一步压缩中小企业利润空间。

生产设备方面,目前我国压机、窑炉、球磨机等主要生产设备均已实现国产化。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陶瓷生产装备从完全依赖进口,到简单模仿生产,至 90 年代后期通过自主研发创新逐步扩大国产化率。21 世纪以来,我国陶瓷生产设备已全面实现国产化,更不断走出国门,向全球推广中国制造的陶瓷生产设备。这也为下游陶瓷企业所需各类生产设备提供了有力保障。

(2)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建筑陶瓷产品的下游需求方主要包括商品房购买者、旧房二次装修消费者、房地产企业以及学校、医院、写字楼等单位,其需求受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2015 年至 2020 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及商品房销售面积均保持上升趋势,这也为我国建筑陶瓷行业提供了稳定增长的市场需求。虽然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严,但整体依然对建筑陶瓷行业发展起到一定驱动作用。同时以陶瓷板材为代表的新型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除建筑内外立面、地面空间外的桌面、台面、柜面等众多应用场景和领域,极大拓展了下游市场容量。

三、痛点:需求下滑、成本上行、信用减值风险

停窑早,开窑晚,销售仍然乏力。据陶瓷信息,2021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煤炭和天然气等主要能源 产品价格急剧上行,高成本压力下多个产区被击穿盈亏平衡线,从而早早停窑放假,且 2022 年初开 窑也略晚于往年,部分产区开窑率非常低。而下半年虽然无 2021 年的限电约束,但高企的成本与较 低的价格抑制了厂商开窑。根据陶瓷信息产能调研,受成本影响,2022 年下半年广东产区开窑率仅 30%。

落后产线长期停窑。根据陶瓷信息对 2022 年上半年的复盘,全国约有 2500 条生产线(含陶瓷瓦), 至少有 500 条生产线 2022 年上半年未曾恢复生产,其中不少已停产长达一年以上。停窑线主要为优 势产区的落后产线。此外,相当数量的生产线上半年因市场和成本因素,生产周期不足 2 个月。 地产下行,瓷砖需求承压。2022 年前 11 个月,地产销售、新开工、竣工、销售单价均有较大幅度 下行。其中地产销售面积累积下降 25.0%,新开工面积累积下降 41.7%,竣工面积累积下降 21.2%。 瓷砖作为强地产链消费建材品种,受地产下行影响较严重。

能源成本上行。2021 年以来,煤炭、天然气等主要燃料价格大幅上升,显著推高了瓷砖行业成本水 平。煤炭方面,去年下半年动力煤价格出现跳涨,一度涨至 2500 元/吨,2022 年也多在 1200-1500 元/吨区间运行,远高于往年的 500-600 元/吨。原材料价格亦上涨较多。瓷砖生产的主要辅材硅酸锆、氧化钴、氧化镨、氧化锌、碳酸锂、液碱、 三聚磷酸钠等均在 2022 年有较大涨幅。边际来看,2022 年 5 月以来已有多种辅料的市场价下行, 但仍高于往年平均水平。需求下滑、成本压力上行,业绩普遍承压。前三季度瓷砖行业主要的三家上市公司蒙娜丽莎、帝欧 家居、东鹏控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营业收入下滑和毛利率水平下滑。其中帝欧家居和蒙娜丽莎的毛 利率降幅在 10 个百分点左右,东鹏控股毛利率则相对具备韧性。帝欧家居的营收下滑幅度则是 32.33%,降幅较大。

地产信用减值风险暴露。瓷砖行业本身应收账款周转时间相对较长,地产端大客户占比相对较高。 2021 年开始,多家地产商陆续暴雷,地产上游的瓷砖行业遭遇冲击,多家瓷砖企业较大幅度计提信 用损失准备,从而冲击了公司业绩。

四、转机:诸多利好逐渐释放,边际改善可期

转机 1:政策催化,地产宽松政策向融资端传导 2020-2021 年政策紧缩为主。本轮地产政策的紧缩标志为“三条红线”、“贷款集中度考核”以及 “供地两集中”三大政策,这三大政策陆续在 2020 年 8 月到 2021 年 2 月颁布,这轮政策周期重点 在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监管以及拿地透明度的提高。而在此高压下,地产企业信用收紧,融资困难, 前期积累的信用风险逐渐暴露。地产产业链的上下游均承压于地产融资的下行。

政策由紧缩到宽松转向的标志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 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两会后,中央各部门陆续出台各类放宽地产销售的宽松政策, 但地产销售恢复始终不见成效。我们认为实质上压制地产销售恢复的并非限购限售,而是居民收入 预期、房价预期以及期房交付预期。地产链条实质性恢复需要信用端恢复。2022 年 11 月,“三支箭”、“十六条”、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等政策的出台则意味着地产链的调控政 策从放宽销售端限制、降低房贷利率首付比例等向融资端放松,信用端的放松更有利于地产产业链 恢复轮转,地产保交付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改善居民购房预期。

瓷砖作为地产后周期消费建材,有望受益于地产端信用宽松带来的资金链好转。政策强调融资资金 应当优先用于保交楼项目,不得用于拿新地、开新楼盘,地产竣工有望加速修复。瓷砖作为强竣工 产品有望深度受益于政策对地产融资的放松,且企业资产负债表改善空间或已出现。 近几周玻璃库存连续下降,或预示着竣工修复已然启动。

转机 2:提价转嫁成本,毛利率环比改善。成本高压下,多家企业多轮上调瓷砖价格。据中国陶瓷网,2022 年以来全国多个建陶产区一共掀起 了七波涨价潮,近百家陶企发布涨价通知,涉及四川、江西、河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多个 城市。涨价后,瓷砖企业毛利率逐季恢复。在调价后,蒙娜丽莎和东鹏控股的毛利率环比出现改善趋势, 行业盈利出现边际好转转机 3:充分计提减值,轻装上阵 。调整回款政策,充分计提信用损失准备。三家已上市瓷砖企业均已对地产应收账款专项计提减值。 截止 2022 年中报,东鹏控股、蒙娜丽莎、帝欧家居分别对地产应收账款以 82.59%、58.08%、44.92% 的比例进行专项计提。另外,三家陶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规模和资产占比均已呈现下降趋势。

单项计提方面,蒙娜丽莎与东鹏控股计提更充分。根据各公司 2022 年中报,蒙娜丽莎对恒大及广田 的应收账款以全额计提减值;对融创应收账款以 80%比例计提减值;对绿地、世贸等 11 家企业应收 账款以50%的比例计提减值;对荣盛及隆基泰和应收账款以30%计提减值,综合单项计提比例58.08%, 相对充分。蒙娜丽莎二季度、三季度若不考虑单项计提仍然是盈利的,三季度蒙娜丽莎实现净利润 1.18 亿元。东鹏控股对 1 名客户的应收账款以全额计提减值;对 4 名客户的应收账款以 50.97-63.58% 比例计提减值;对 5 名客户的应收账款以 79.66-88.91%比例计提减值。东鹏控股应收账款综合单项 计提比例为 82.59%,计提幅度已经相对充分。

转机 4:产能出清加速,锂电提供产能退出新方向。 锂电提供瓷砖产线退出新方向。根据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截止 10 月 20 日,江西陶 瓷产区已有超过 50 条瓷砖产线转产锂电信息公示。转产锂电为瓷砖产能的加速出清提供了新的方向。碳酸锂价格暴涨是转产火热的根本原因。瓷砖产线转产锂电的原因有二:1)废渣提锂价值提升。碳 酸锂价格由约 5 万元每吨大幅上涨至突破 50 万元每吨,使得含有少量氧化锂的锂矿废渣也具有了较 高的提锂价值。2)瓷砖闲置产线增加。瓷砖市场由于原材料、燃料等成本上涨以及房地产等渠道的 需求下滑,导致近两年各大陶瓷产区都出现了一批闲置的生产线。

五、建筑陶瓷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本土龙头陶瓷企业则凭借对消费者喜好的理解,深耕于本土市场形成的口碑、渠道、供应链,再加上成本端的天然优势,在竞争中具备绝对优势。

未来,我国建筑陶瓷行业趋向集中。

一方面,头部企业的品牌优势具有较高壁垒:头部企业通常成立时间较早,先发建立品牌认知;头部企业持续的营销、研发费用投入不断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头部企业门店广泛的布局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

另一方面,受行业环境变化、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竞争白热化,行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平均每年均有15%-20%的陶瓷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平均每年均有近100家陶瓷企业淘汰退出。环保、能耗要求提高下预计未来建筑陶瓷企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节能减耗改造,以减少单位碳排放量。对于低利润、低附加值、低效益的陶瓷企业来说,未来将面临更严峻的成本考验和生存压力。

文章来源: ​普华有策咨询,观研天下,未来智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陶瓷新视野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