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十六年达芬奇究竟挣了多少钱?手术机器人时代,国内创企也有成功经验

绕波特 2023-03-28
4620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当前手术机器人行业正快速完成从0到1的阶段,伴随更多产品获批上市,技术实力领先的手术机器人企业已经意识到,手术机器人从1到100,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据相关机构统计,相较于2021年全年只有六款产品获批,2022年,全年共有15款产品获批,其中腔镜3款,骨科10款,神经外科2款。在政策推动下,原先从研发、产品定型到注册审批流程耗时许久的手术机器人,正快步进入大爆发状态。

但产品如何在医院落地部署阶段更进一步,正成为摆在大多数手术机器人企业面前的重要难题。产品获批后在医院推广应用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用于医疗手术的机器人,本质上还是辅助医生更好完成手术的工具。工具离不开医生,同时也需要具备更实际的应用价值,从而才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机器人在医疗场景下的整体价值。

1、达芬奇机器人在中国挣了多少钱?

2007年,中国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在解放军总医院装机,高长青院士组织了中国第一支机器人心脏手术团队,完成了首例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

三甲医院、院士配置直接为后来进行的机器人手术定下基调(当然达芬奇在国外也只覆盖中高端医院,现在管理层正发愁要不要下沉)。进行机器人手术的外科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接受机器人公司的相关培训获取资质,才能开展手术。

对于达芬奇来说,首例手术的完成只是逐步拓展中国市场的微小一步。

2008年,外资公司美中互利正式引进达芬奇机器人,并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批准。值得一提的是,美中互利是和睦家医院的母公司,和睦家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医院。

达芬奇的销量质变发生在2011年。

当时,国内上市公司复星医药与美中互利公司合并各自的医疗器械业务,成立合资公司,复星医药由此获得达芬奇机器人在国内的八年独家代理权(后来复星把代理权转让给了和直觉外科成立的合资公司直观复星)。2014年,复星医药还参与了美中互利的全面私有化。

直至去年11月,达芬奇仍然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腔镜手术机器人资质的公司,换句话说,复星医药代理手术机器人的业务没有对手。达芬奇在华的销售价格要比其在全球市场的均价贵一倍,医院基本没有议价空间。

达芬奇在医院端销售的产品主要为两个系列——Si和Xi,对应设备终端售价分别为250万美元和360万美元。

但能让达芬奇挣得盆满钵满的原因不止于设备的一次性收入。作为专用手术器械,达芬奇“规定”机械臂每用10次需强制性更换,更换1个需花费约2000美元;每台机器维护费用每年就高达8~17万美元。

早在2014年,达芬奇贡献的耗材收入就成为了直觉外科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不过,达芬奇在国内最大的发展障碍仍在患者和监管两端。

在患者端,如果算入耗材成本,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所产生的手术费用和开机费用,相比传统的腔镜手术费用增加了5~25%。在中国,目前除了上海和浙江有小规模试点,普遍还没有把机器人手术纳入医保,价格因素降低了患者的接受度。

在监管政策一端,2018年以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属于甲A类器械。这意味着,只有软件、硬件同时过关,具备相当资质的医院才能引进达芬奇。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除了和睦家这种资金和人才齐备的高端民营医院,达芬奇要进入资源更集中、利润更丰厚的公立医院,必须拿到卫计委配额,配额背后的逻辑是医疗团队、人员配置达到一定水平。销售难度可想而知。

变量发生在2018年4月,达芬奇机器人从甲类调整为乙类,手术机器人的注册、审批与监管周期自此大大缩短。

细观达芬奇装机量的变化曲线可以发现,明显上升就是在2018年之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三年的装机量,都同比增长超过40余台,2021年一年的净增长更是超过了90台。

截至去年年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总装机量超过270台,过去三年的设备销售额就可达75亿元,毛利超过60%。

2、手术机器人时代,国内创企“虽迟但到”

时间拨回到二十多年前。

在2001年达芬奇一代完成首例前列腺手术后,手术机器人从概念到落地。此后一年,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天津总医院就开发了机器人辅助显微外科手术系统。

彼时在国内,手术机器人的启程也并不算落后,尤其表现在骨科。

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研制开发了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完成了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2005年,北京天智航公司成立,开始推进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产品化。2010年,中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导航机器人面世。

同年,科研学者主导的国产机器人项目陆续进入临床,不同术式的手术机器人兴起。但此之前,国产手术机器人主要以高校和医院为主体引入国外技术的早期探索阶段,研发领域水花甚微。

而手术机器人作为非常高精密的大型智能化手术器械,可分为腹腔镜、骨科、神经外科、血管介入等不同类型,针对每一种器官的手术隔行如隔山。

直到2015年后,国内政策端对手术机器人频开绿灯,国内才开始百花齐放,高校、科研院所为研发主体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在2014年至2017年,新成立的公司数量(70多家)是过去15年之和的两倍多(30多家)。

其中,在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开发的康多机器人,天津大学和中南大学联合开发的妙手机器人等都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

而骨科作为国产手术机器人最早进入的领域,亦发展迅猛。2016年天智航推出了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鑫君特、罗森博特、键嘉、长木谷等企业涌现。据易凯资本的报告,自2016年以来,海外投资额增长超300%,总投资达到13.6亿美元,国内总投资额也超百亿元,是最热的细分领域。

到2020年,投手术机器人的热情被天智航上市股价飙升一触即发,外加直觉外科的市场表现更是将赛道投融资推至高潮,相较于2019年10笔融资交易,2020年的27笔直接翻近3倍。

一方面机械臂、控制系统、影像系统等主要部件已大体具备国产化能力,传统外科器械公司开始入场,也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方式拓展到手术机器人赛道,另一方面,达芬奇机器人的专利陆续到期,都让国产手术机器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礼来亚洲基金、经纬创投、启明创投、招商局资本、朗玛峰创投、君联资本、鼎晖资本等明星机构纷纷入局。

据医械数据云统计,2017-2021年,我国手术机器人领域融资次数趋势有所上升,总融资次数为88起,平均每年约17.6起。这期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由8.8 亿元增长至近41.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7.6%。

3、国内也有成功案例

手术机器人最早起源于骨科,却是腔镜手术机器人最先走向商业化。因为手术机器人如果根据功能和不同适应症划分,骨科手术难度更高,对医师的经验也提出了明显要求,骨科机器人的领域因此更细分。对于骨科手术机器人而言,不仅需要考虑到适用于手术整体复杂度、精准度,还要考虑到术前术后不同适应症的情况,因此早期切入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企业并不算多。

然而元化智能基于大量市场调研和方向性判断,却坚定就选择了专科手术机器人的赛道。之所以首先以骨科手术机器人为切入点,是因为考虑到,当时国内关节置换机器人尚处空白,没有一个拿证的产品,其次在长期的研发积累过程中,元化智能发现,由于骨科手术大多是硬组织处理,对医生的年龄、经验会有着很大局限。

从长远来看,随着全世界膝关节置换手术等传统术式的逐渐成熟,手术量越来越大,未来必然对于用来精准辅助手术的机器人提出需求,这就意味着骨科手术机器人赛道的潜力非常可观。

如果从更深层次的医疗逻辑来说,深层次开发骨科手术机器人也有利于推动医疗行业进步。

在原先,一位成熟的医师可能需要做几百上千台手术才能独立上台,而如果用机器人辅助的话,可能只需要经历不超过10台手术,年轻医生就可以非常快速完成手术学习和训练过程,极大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训练曲线,这意味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团队在香港多年的医疗机器人方面科研和医疗研究沉淀和积累,在2018年底,元化智能在深圳成立落地,这时其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是第四代产品。而后,经过半年时间再次快速迭代,2019年8月份开始顺利完成第五代样机送检,动物实验、尸体实验、型检报告、临床入组等一系列流程,2021年8月成功注册受理,11月进入医疗器械创新通道,跑出了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加速度。

元化智能的产品产业化落地后,多家医院的实践证明,元化智能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确实能够复刻这条学习曲线。大量顶尖医院的实践表明,医生确实只需经过培训就可以顺利使用元化智能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而当学习11~14台手术后,医生的学习曲线会逐步走向稳定,更熟练机器人使用后,整场手术所需时长能比传统手术时间还要短。

4、2023还能往哪卷,下沉或有想象空间

手术机器人成为资本香饽饽的原因显而易见——市场空间想象力大、毛利率高、成长性优。但由于其背后融合了机器人学、机构学、机械学、生物力学、医学、智能材料、计算机视觉等多种学科,其中力反馈技术、精密运动控制技术、控制系统结构与控制方法等软硬件技术更是影响手术机器人性能的关键技术,这使得手术机器人领域技术门槛和护城河相对更高,深入各科室的普及难度也更大。

但如果回归到医疗本身,我们会发现,对于病患而言,手术机器人较传统手术优势明显,减少患者手术创伤的同时也利于医生“标准化”手术,尤其在减少手术伤口、术后恢复快及较少术后并发症上正体现出更大可能性,从而逐步改变和颠覆着传统手术,成为未来发展不可逆的大趋势。

与此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手术机器人行业包含全产业链,国内手术机器人相关企业集中于中游制造环节。多学科融合的手术机器人每套系统涉及超过35000个零件和2700余项专利,行业形成了以上游零部件及软件的供应商,中游各类手术机器人的生产制造商,下游以医院为主的共生产业链。

2021年以来,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市获批速度更是明显加快。公开资料显示,相较于2021年全年只有六款产品获批,2022年国产手术机器人获批产品全年共有15款产品获批,其中腔镜三款,骨科10款获批,神经外科两款。

仍在培育期的国产手术机器人,虽然技术和商业间的平衡问题仍未解决,但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期,政策倾斜成为了冲破瓶颈的最大助推力。

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多个领域的机器人产业提出发展要求。在医疗健康方面,《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医院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建设机器人应用标准化手术室,研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标准规范。

该《方案》旨在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其中,服务机器人类别中就包括手术机器人。

然而,政策的春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手术机器人方面的医保定价已经开始发力,2022年医保局的两份文件也让厂商们心头一紧,内容直指控价。

还未赚钱,就要面临着降价,对这样的趋势,玩家们可以把视野拓展到基层市场。“与其争夺同一个客户群体,打价格战,不如将成本控制到百万级,随着手术机器人的降价、医保逐步覆盖,将市场从大三甲向基层医疗市场推广普及,有助推动机器人手术量快速放量,更快获得规模化付费。”

目前,直观复星、天智航、微创机器人、柏慧维康、铸正机器人等公司均提出了下沉基层医院的策略,以此提高综合手术量,摊薄设备成本。

在这样的商业化进程中,一波洗牌将会发生。

从行业发展角度分析,随着未来2年一批手术机器人产品集中获批上市,玩家面临价格竞争,烧钱模式难以为继,真正具有原创技术、平台化能力以及商业模式可持续的手术机器人公司会从市场中厮杀出来,出现真正的行业龙头;另外,行业内收并购会更频繁,手术机器人成为外科器械公司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板块。

保守点来说玩家们可能未来5年也很难盈利,反向要求创业者扎根更底层的创新,将一些核心零部件的供应从海外改自研,并结合本土创新的手术应用进行开发,才不至于在手术机器人的浪潮下被洗牌。我们会更看重创业公司围绕术式创新、拓展覆盖更多适应症的能力。这个领域一定还是会跑出来几家。

当下,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元化智能这类能够快速学习上手的手术机器人,无疑还可以极大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现状,有效提高手术精确度。目前来看,只要精准医疗的需求存在,更便捷易用的手术机器人就符合我国医疗发展更进一步的要求,有望帮助更多偏远地区医院,或者是医生资源较为匮乏地区,解决很大一部分人手紧缺需要请求外部上级医院资源的问题。

文章来源: 创业家,机器人大讲堂,36氪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绕波特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