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已死”,智能手表当道?可穿戴市场还有哪些可能性?

智慧超人 2023-03-29
2329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这一消费市场也变得逐渐庞大。近几年比较火爆的除了智能家居之外,另外更引人瞩目的当属智能可穿戴设备了。

智能可穿戴设备指的是人体可以直接穿戴的,在生物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实现用户交互、人体健康检测和生活娱乐等功能的智能设备。

从广义来说,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历史远超智能手机的行业,市场的话语权也由传统的音频、运动和医疗器械企业所掌握。直到智能手机出现,这种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围绕智能手机生态打造的硬件,取代了传统可穿戴设备,成为可穿戴市场的新宠儿。

除去现在各家争夺的AR/VR/MR的赛道,智能穿戴以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为主要市场,其中耳机的市场已经逐渐趋于饱和,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腕上设备再次成为了可穿戴市场的“新生力量”。

1、智能手表对比智能手环

智能手环轻便小巧,可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传输身体健康数据,便于日常监测。随着技术的进步,除了不能接电话外,功能上和外观形态上其实已经和手表差距不大了。但是,两者价格却差很多,那么,智能手表到底比智能手环强在哪里呢?

1)功能设计略胜手环

厂商在刚开始就有意区分智能手表和手环这两个概念,因此也在手表上添加了更多的功能。智能手环一般通过传感器进行运动数据以及健康情况的监测,而智能手表在这些功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蓝牙通话、独立音乐播放、微信消息即看即回等功能。

而且现在有些智能手表支持装SIM卡进行远距离通话,换一句话说,智能手表就是缩小版的手机,对于运动者来说,使用智能手表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从兜里拿出手机的次数,甚至外出直接带个手表就行了。

2)外观上智能手表选择更多

智能手表在个性化这方面做的更好。一款智能手表有n多种表带可以选择,比皮的、尼龙材质的以及金属等等。而智能手环由于其定位的原因,在其配件方面的选择就少了。而且智能手表的整体造型时尚感更强,智能手表机身使用的材质也会昂贵一些。

但也并不是推荐所有人都去买智能手表,在续航和佩戴感受方面,智能手环也有自己的优势。一般来说智能手环的续航更长,能达到20天左右,不用频繁的进行充电,而智能手表的续航基本在一周左右。而由于智能手表更轻薄,佩戴感受也更好一些。

2、智能手环已死?

Canalys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腕上智能可穿戴设备报告中显示,该季度全球共出货了4170万只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其中智能手表3200万只、占总出货量的比例高达76.7%,而智能手环则只有970万只,不到手表出货量的1/3。

从数据上看,入门智能手表的出货量持续上行,追平了2020年时入门手环的数据。智能手环被智能手表“碾压”出现“日薄西山”的衰退迹象,其市场份额逐步被智能手表蚕食。

这么看,智能手环“已死”,智能手表当道吗?

其实,智能手环最初没有“屏幕”的“真手环”到现今在形态上已经与智能手表高度接近。无论是前一段时间推出的华为手环7,还是小米新升级的小米手环7 Pro,尽管分类中仍属于“智能手环”,但从产品设计上其实和传统意义的智能手表高度接近,在某些角度上看,手环甚至和智能手表有诸多相似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看,不难发现曾经的高端智能手环已经取代了入门智能手表,凭借相同的功能与更低的价格完成了市场逆袭,高端智能手环已经拥有与智能手表同台竞争的实力。

3、可穿戴设备还有更多可能性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品类也不只是智能手表,还有智能眼镜和智能服饰。而且可穿戴设备的范畴也在医疗健康、教育教学、体育运动以及军事等领域不断深化。

如今,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一医疗健康领域的普及率最高。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为C端用户提供实时健康监测数据,让用户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帮助用户进行科学的健康管控。也可以及时地为医疗机构的资源调配提供有力的医疗辅助,让医生可以远程会诊,降低治疗成本。

在体育运动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可帮助职业体育训练提供数据监测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差异化方案。

在教育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收集学生的健康数据、心理数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判断学生行为的合理性,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及反馈,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作战指挥、日常监管等。智能头盔和智能眼镜是军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代表,通常用于军方的作战指挥。

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不断增加,但是基本功能却十分相似。

现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为智能手环、手表、耳机、眼镜等,缺少其他产品形态和功能的市场。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应用的范围也相对较小,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4、智能穿戴设备,未来可期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近五年的市场规模增长非常迅速,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预计2025年,超过400亿元。未来仍有较好的增长空间,但因为疫情影响增速会放缓,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441.6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将达约17.9%;商业消费级设备为市场的主流。

而且社会老龄化问题对专业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预计到2025年中国专业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6.0亿元,复合增长率可达21.9%。

不过,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饱和,可穿戴设备的行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这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未来的可穿戴设备产品的研发中,更要注重细分领域的研究,虽然现在有了儿童电话手表,但这只是在人群上的细分,并不是很难突破的科技壁垒。只有在技术和功能上实现突破,才能获得领先。

比如,对爱美的女性朋友,手环可以监测皮肤状态,根据皮肤的状态给你提供更好的饮食和睡眠建议,甚至能根据你的皮肤自动推荐适合的护肤品等等。另外,或许可以让手环连接物联网,实现即时购物。

当然,这只是在可短暂实现的时间内的假设,那些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成为现实,仍需要较长时间。

结语

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科技产品,除了要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之外,还要主动突破科技壁垒,这也给一些资金薄弱的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不仅是智能产品厂商,只要是一些需要资金投入才会收益的企业,都要有更强的资本运作能力,这是基本的保障。

最后,希望我国的厂商能够研发出更先进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抢占市场先机,打造更全面的物联网。

文章来源: 砍柴网,智电好家货,新商界高级管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智慧超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