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上市潮再添劲旅:紧随海康机器人大打价格战,大华与海康的战火已然升级

绕波特 2023-03-30
2047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近日,安防第二名大华股份(002236.SZ)公告称,旗下正上市辅导的控股子公司华睿科技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八位投资者增资2.6亿元,换得股权12.58%。投资方包括宜宾绿能、无锡芯创一号、合肥国轩高科、朱江明。

这次增资扩股的信号明显,大华股份也想分得机器人上市潮一杯羹。早在2021年9月,大华股份就曾启动分拆华睿科技至境内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而大华股份的老对手海康威视则在今年3月17日,宣布分拆子公司海康机器人,并向创业板递交了招股书。

两家战火从安防领域延伸到了机器人领域,似有“不死不休”之态。在AI的推动下,海康市值破4000亿,大华破600亿。

1、紧随海康机器人大打价格战

华睿科技和海康机器人的架构设计和运营策略几乎一致——借母公司进行业务、资金输血,并用上市公司的供应链优势迅速打开市场。

具体从产品来看,华睿科技业务分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两大板块。机器视觉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场景的读码、定位、测量、缺陷检测等,实现生产过程“机器换人”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移动机器人在2020年成立,核心产品为室内物流的潜伏型、叉取型和移载型AMR。

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产品与大华股份原有安防业务的计算机识别产品交叉很深。例如安防人脸识别的核心技术涉及:图像采集、人脸检测、图像预处理、人脸特征点提取和人脸匹配/识别。这些底层技术和工业、仓储场景所需要的视觉识别类似,能够互相迁移。

大华股份运营管理中心总裁张军昌就曾表示;“把我们这么多年的视频、音频技术积累融合起来,再加上AI软件(灵魂),形成我们的机器人。”依托大华生态发展的效果十分拔群。华睿科技对大华系公司在2021年销售金额就超过1.1亿元,2022年1-9月销售超过38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华睿科技和海康机器人都拥有安防行业极其深厚的渠道体系,这为其开拓早期的机器人市场打下基础。一位机器人行业猎头表示:“海康和大华整体文化比较温和,公司大到现在也还是能感受到‘工程师’文化,不是‘PPT先占领市场’的打法,无论对员工之间还是面对客户都有很强的服务心态。”

因此对于行业目前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的机器人售前售后问题,海康和大华相比其他创业公司都有更大的优势。

战略相似,意味着双方在机器人赛道也将重演在安防市场的激烈竞争。两者在安防市场共处于第一梯队,2020年,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占率合计达64%,全球市占率合计达45%。

在劳动力成本愈发升高的趋势下,机器人业务的增速相较其他创新业务的发展更快,尤其是在2016年-2020年快递物流行业扩张潮下,大华、海康两者都看上了这块“肥肉”,在项目竞标中大打价格战。

一位工业移动机器人公司创始人表示:“华睿科技目前就是盯着海康机器人打,用降价的方式抢项目。”但是目前来看效果不佳,海康威视和中国电科一直都是海康机器人Top 2客户,供应链和信息系统也是高度依赖海康体系,这使得海康机器人的打法和成本更具优势。

据硬氪了解,海康机器人拿下了大量解决方案项目,也就是向下游集成商提供标准化的产品,由后者部署到客户的实际场景。这一路径的毛利率基本较低,更适用于做大营收规模。2021年,海康机器人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12%。

为支撑激烈的价格战,华睿科技的核心业绩指标不甚乐观,应收账款和存货均处于高位,这表明华睿对下游市场还未形成价格主导权。2021年、2022年1-9月华睿科技有存货3.67亿元、3.37亿元,分别占到营业收入的53.7%和68.2%。应收账款为1.93亿元、2.49亿元,对应营收占比28.3%和50.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33亿元、-0.65亿元。

2、器视觉赛道火热

不过,华睿科技所处的机器视觉赛道近年来颇为火热。

根据GGII数据,2021年全球/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分别为804亿元/138亿元,同比增长12.1%/46.8%。该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分别达1276亿元/469亿元,21-25年CAGR分别为12.2%/35.7%。而且,中国市场重要性日益凸显。

长江证券一份研报显示,从成本角度来看,目前中游零部件环节的占比超过60%,底层软件系统开发占比达到19.88%。其中,元器件成本中,相机占比最大,达27.11%。

据了解,目前高端核心技术被国外巨头牢牢把控,国内企业当前主要集中在生产光源、板卡、图像软件、相机和机器视觉集成系统方面。

在产业链格局方面,国产厂商蓄势突围机器视觉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海外龙头,呈现良性错位竞争,国产厂商虽在通用标品方面相对局限,但具有非标定制优势。具体来看,光源非标属性较强,以奥普特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在此环节具有先发优势且已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外品牌在镜头、工业相机和视觉软件方面仍占据高端市场主流。

在机器视觉方面,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电池的全周期生产,在尺寸测量、外观缺陷检测、字符识别等方面代替人工作业。受锂电扩产潮影响,机器视觉行业也迎来增长。以已上市的公司中报业绩为例。2022年上半年,奥普特、凌云光均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翻倍增长,前者新能源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32.46%,后者较上年同期增长108.16%。

不过,行业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价格战就已出现。

工业领域更多解决的是搬运问题,例如生产物料转运和流通,而仓储物流领域主要解决的是存储和取放需求,因此在仓储物流积累的软硬件技术并不能全然迁移到新能源行业。

而一位投资人表示,B端行业的特殊属性要求创业公司需要先拿下标杆客户和案例,因此不少机器人公司开始免费部署、低报价的方式拿项目。

大华能否依靠华睿科技上市实现逆袭?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 36氪,中国基金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绕波特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