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蔚来都开始做“表”了:这是打的什么算盘?是不务正业还是要碾压对手?

数码超人 2023-04-18
2692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汽车行业,算是跨界最热闹的行业。除了我们听说过的车企跨界造手机、口罩之后。近日比亚迪、蔚来都发布了智能手表。比手机更贴身的手表,或许才是智能汽车互联时代,真正的入口。

赶在小米之前,比亚迪率先造出了可以直接控车的智能手表。

1、比亚迪与蔚来都在做“表”

比亚迪的这款智能手表,除了与其他智能手表类似的四方形的触摸屏,下方还有一个网状结构。从比亚迪智能手表的专利介绍中可以看到,这款智能手表可以检测用户的酒精摄入量,与其他智能手表一样,这款手表还具备心电、血氧、心率、体温检测和压力监测分析功能。

当然,作为一款车企打造的手表,比亚迪的智能手表还可以充当车钥匙,与相关车辆匹配后,支持智能启动、舒适进入、智能上锁、升降车窗以及开启尾门等功能。这样,也不用再掏出手机,更加方便。

而蔚来汽车的智能手表,则更像是一个智能手环。表盘是一个表面弯曲的长方形表盘,背后是常见的心电检测装置。UI设计方面,这款智能手表也延续了蔚来一向的简洁风格。

与比亚迪的智能手表一样,蔚来智能手表也有智能互联功能,可远程控制车辆。同时,蔚来已申请注册了“NIO WATCH”商标,目前还处于申请状态中。

相比比亚迪的手表,蔚来发布智能手表并不意外。此前,蔚来已宣布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旗下的首款智能手机也将在一年内发布。

2、比手机更容易“接受”?

智能手表作为智能手机的延伸性产品,能够一定程度拓展用户的使用场景。此前,也有不少车企选择了推出专属APP,用作车辆智能网联的远程操作端。不过,想要更好绑定用户的使用场景,那就要有随身设备来贴合。

不少车企都有了造手机的计划,甚至还有手机厂商选择造车,都是为了让用户的几个场景融合。小米选择了自己造车,华为也已推出了鸿蒙系统。不仅是蔚来,吉利也有造手机的计划,更是直接收购了魅族。

不过,对于用户而言,为了能与自己爱车深度绑定,去专门换购车企提供的手机,这个动力并不强烈。如今的手机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在手机OS的完善度、拍照性能、游戏表现等方面,车企想要达到手机大厂的水平,非常的难。这也是为什么各家车企的手机,迟迟未能出炉的原因。

相比之下,智能手表则要相对简单不少。智能手表在大部分场景下,可以作为智能手机的一种延伸。只有在出行场景时,才作为智能出行的“提前入口”以及“增配件”,这对于用户的接受来说,相对更简单。毕竟,车企的智能手表,可以相对更容易配对用户的手机,不需做太多适应。两家新能源车企的率先行动,或许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普及的当下,将带起更多车企加入“造手表”的行列当中来。

3、智能手表控车已是汽车智能化的大趋势

以智能手表为载体,既可以扩充智能汽车的智能化卖点体现,又可以完成多端口的融合。

所以,除了比亚迪这家车企在造智能手表,蔚来也被爆料正在做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而小米的汽车还没有造出来,小米的相关的可穿戴设备控车专利就申请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生产智能手表的技术门槛和制造成本,比生产智能手机要更低,而且手机的粘性更强,对用户来说,为车换一部体验未知的新手机,代价有些大,而手表就更能让人接受。所以,比亚迪推出的智能手表,也是在综合考虑过各方面因素后的试水。

反正,如果因为定价太高,或者其他原因,比亚迪智能手表卖不出去的话,它也有渠道出售,或送,或加入汽车升级配件。总而言之,比亚迪这波肯定亏不了。

4、比亚迪打的什么算盘?

比亚迪为何看上了智能手表?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受消费者、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支持的推动,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尚普咨询集团的数据,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22年达到了3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以上。

另据亿欧智库测算,预计2027年全球工业可穿戴设备产值将达到约140.25亿美元,中国的增速为全球平均水平1.5倍,产业规模将会达到约32.53亿美元。

未来,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而比亚迪做智能手表并也的确有一些优势。

比亚迪有生产消费类电子的技术基础,生产手表也相对比较容易。据企查查显示,比亚迪已申请十余项智能手表相关专利,其中多数已获授权。

比如“一种智能手表”专利包含摄像头组件,方便用户拍摄;“手表钥匙和智能钥匙系统”专利能够根据用户的动作信息实现对汽车的遥控功能;“用于智能手表的能量收集模组和智能手表”专利可通过利用重心偏置的重锤组件产生的摆动,使智能手表达到自发电的效果。

另外,比亚迪造车都已经排名第一了,生产一款智能手表不在话下。

据比亚迪电子财报显示,比亚迪电子业务涉及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电脑、物联网、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机器人、无人机、通信设备、电子雾化、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系统)、医疗健康设备等多元化的市场领域。

但是挑战依然存在,不得不提的是,智能穿戴手表已经成为一片红海。

智能手表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市场头部化早已形成,市场格局比较稳定明朗。在各大品牌的市场份额方面,华为以24%的份额位居国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小米的21.9%,小天才、苹果、OPPO的份额依次为9.8%、8.6%%、4.3%。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智能手表,比亚迪智能手表仅凭续航能力和智能钥匙功能还很难取代其他竞争对手。

5、手表只是“开胃小菜”,比亚迪的下一步是手机?

不过手表恐怕也不是车企们的大目标。

不仅仅是比亚迪,现已经有多家车企踏入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应用终端领域。

领克汽车旗下领克09专属定制的Lynk&Co WATCH K19智能车控手表发布;蔚来汽车最近亮相“NIO PHONE”,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将要发布蔚来手机;吉利在收购手机厂商魅族科技后,成立星纪魅族集团,也打算联手研发手机;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暗示自研手机。

当然,也有不少汽车厂商选择与智能手表厂商合作,实现智能汽车与智能手表的联动。例如小鹏P7与华米的AMAZFIT品牌进行联动、蔚来汽车能够与小米智能手表联动、HUAWEI问界与华为智能手表能够联动。

为什么车企都要做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呢?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实,无论是造手机还是造手表,车企的目的是统一电子产品和车机的系统、UI、操作逻辑,给用户打造一个覆盖全生活场景的生态,同时实现数据战略的闭环。

现在的电动汽车上,大量的智能操作和功能实现都可以依靠手机App 进行操作,假如车企们不做手机,就相当于拱手把自家钥匙交给了几家手机厂商。

而一旦手机厂商开始入局造车,那么车企引以为傲的“交互体验感”很可能被苹果、安卓全面碾压。毕竟,自家的电车和自己的手机,适配度肯定更完美。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表示,车企造手机主要为了打造自有生态,防止被传统手机制造商“卡脖子”。马斯克也在Twitter上表示,将计划自研智能手机,应对苹果、安卓等手机厂商的威胁。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的重点将是抢占智能化高地。

特斯拉、蔚来、吉利、小鹏、理想等车企都在争取能够实现自己的软硬件生态系统,通过推动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实现超级协同,打造出坚固的护城河。

车企与传统手机制造商终有一战,作为新能源车企的”领头羊”,比亚迪现已迈出了做手表的第一步。

相比其他车企来说,比亚迪没有一上来便进军成本相对较高的手机领域,仅是通过手表打探一下市场,但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电车生态,比亚迪也不排除未来将做手机,与传统手机厂商们“夺食”。

文章来源: 手机报在线网,潇湘晨报,首席商业评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码超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