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新边降价,阿里云新“动作”不断,意在抢占AI云计算市场?

微观人 2023-04-19
3588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微软投资的OpenAI用ChatGPT引爆AI大模型市场后,中国科技公司迅速跟进了这一领域,并掀起了从云计算基础设施、大数据处理到AI算法的全方位竞争。

4月11日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宣布了两个主要动作:

一是,推出通义千问大模型,阿里未来将所有产品接入通义千问进行全面改造。

二是,进行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降价,通用计算将大幅降低,对比上一代主售产品最高可下降40%。阿里云还将开放计算存储、数据库、机器学习等核心产品免费试用。

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会上发言,他提到,让计算成为公共服务是阿里云的追求,未来核心要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让算力更普惠,推动自研技术和规模化经营的正循环,持续释放技术红利;

第二,让AI更普及,让每家企业的产品都能接入大模型升级改造,并有能力打造自己的专属大模型。

2022年底,张勇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后发出内部信,将新年关键词定为“进”,希望在中国云市场整体逆风的情况下解决体系化“进”的问题。2022年阿里云全年营收775.9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7.0%。经调整过后的EBITA利润13.1亿元,经调整过后的EBITA利润率为3.0%。

过去两年是中国云市场的调整期。互联网行业增速放缓,政企集成业务调整让互联网云厂商普遍调低业务预期。AI大模型在这种背景下,被视为提振中国云市场的强心针。

释放技术红利 存储、算力大降价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充分地享受云计算红利,阿里云推出新款通用算力型ECS云服务器Universal实例(简称U实例)。

U实例整合了多种云服务器规格,无需进行复杂的资源配置,售价相比上一代主售实例降幅最高可达40%,更适合Web应用及网站、企业办公类应用、离线数据分析、中小型数据库等典型应用场景,具备与其他同类产品一致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U实例规格最小2vCPU、 最大32vCPU,每一个vCPU都对应一个处理器核心的超线程,实例间无CPU资源争抢,拥有企业级实例的性能和稳定性,极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用户的选型门槛。

同时,阿里云还推出了“0元升配”活动,符合要求的用户可免费升级至第7代ECS实例。

另外,阿里云新发布了对象存储预留空间产品OSS-RC,用户可通过预留云上存储空间和锁定购买时长,来获得更低的长期存储成本。

用户购买1TB/年、1PB/年的存储费用相比按量付费分别下降量36%和50%;若选择无地域属性预留空间,10TB/年、1PB/年的存储费用分别可下降64%和70%,更适用于互联网音视频、云相册、数据备份等多种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存储与管理。

阿里云弹性计算负责人张献涛在接受采访时强调,阿里云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来降低云资源的云计算服务的成本,而降价可以让更多客户使用到云的先进生产力。

这次对主售产品实行大幅降价,得益于十多年来阿里云对软硬一体技术整合的持续大力投入,提高计算资源利用率,带动算力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推动规模扩大和价格降低的正循环。

据介绍,基于飞天云操作系统和云基础设施处理器CIPU,从最底层的核心部件到最上层云原生软件,阿里云构建了完整的自研技术体系。将虚拟化消耗降至0并加速数据传输,同时进一步扩大硬件资源的灵活调度。在倚天+飞天+CIPU的组合下,数据库、大数据和AI及高性能计算、视频编解码等场景下普遍优于业内同类产品,性能可提升20%以上。

阿里云存储产品负责人Alex强调,此次云产品的大幅降价,希望吸引更多中小企业直接在阿里云官网采买实现自主上云。目前阿里云通过直接目录价折扣价,让企业客户在阿里云官网就能直接完成交易,整个申请渠道变得更加简便。

用大模型寻找增量市场

大模型需要用云承载,也是云计算未来的主要服务模式之一。大模型+云计算将为阿里云这样的综合型选手带来新的机会,构筑新的护城河。

张勇在阿里云峰会上称,大模型是“AI+云计算”的全方位竞争,超万亿参数的大模型研发,囊括了底层算力、网络、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需要有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支撑。

决定AI大模型能力的核心因素是三个,算力规模、算法模型的精巧度、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美国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在3月1日的报告中测算称,处理1800亿个参数的GPT-3.5大模型,需要的GPU芯片数量高达2万枚。GPT大模型商业化所需的GPU芯片数量甚至超过3万枚。

云计算技术人士公认的说法是,1万枚英伟达A100芯片是做好AI大模型的算力门槛。阿里云CTO周靖人在4月11日阿里云峰会透露,阿里云灵骏智算具备提供单集群万卡的能力。

智能算力的价格远高于通用算力。服务器GPU的价格通常在CPU价格的10倍以上。以英特尔服务器CPU芯片为例,单枚价格通常在2000元-7000元之间。但英伟达的服务器GPU价格通常在20000-100000元之间。此前有云计算技术人士表示,中国市场上华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度都有云业务,理论上有跑通AI大模型的入场券。但最终且具备资金储备、战略意志和实际能力的企业,可能不会超过3家。

阿里云是国内最大的云厂商。从算力、算法、数据储备看,有机会成为国内主要的大模型服务商之一。大模型甚至可能会成为阿里云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在美国,AI大模型已经在为云厂商创造增量市场。微软云2022年形成了“智能云-企业软件-AI大模型”三条轮动增长的曲线。

微软云2022年营收101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其中智能云(云、企业服务)营收818亿美元,同比增长21.1%;生产力与业务流程(企业软件,如Teams、Power Platform、Dynamic 365等)营收194亿美元,同比增长59.0%。AI计算(Azure Machine Learning,简称Azure ML)收入虽合并在智能云中,但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增速超过100%。

企业客户通过微软的公有云Azure租赁GPU算力,调用大模型输入数据训练自己的小模型改造业务。

微软Azure ML有200多家客户,其中包括制药公司拜耳、审计公司毕马威、零售公司百事可乐。拜耳用大模型分析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临床试验数据,以此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毕马威则是建立风控模型,识别预防金融犯罪。百事可乐用于分析销量、库存、购买数据,以此提高销量数据、提高供应链效率。

在中国云市场,大模型这种服务模式正在萌芽。目前国内AI算力和大模型市场初步形成了两种服务模式:

其一,用公有云为各行各业提供AI算力和通用/行业模型。如汽车厂商自动驾驶训练、互联网公司信息推荐。这种模式毛利率相对较高(超过60%),和美国市场的模式相对接近。

其二,用专属云为客户部署专属模型和AI软件。如括金融、银行建立风控模型,制造企业工业质检。这种模式毛利率相对偏低(低于40%),考虑到中国软件市场现状,专属模型可能在中国市场有较大空间。

阿里云AI计算产品体系分层了三层:IaaS层是GPU等智能算力资源;PaaS层是机器学习平台;MaaS层包括基础大模型、企业专属大模型等。

阿里云已经用公有云AI算力和通用/行业模型服务了自动驾驶、互联网等行业的企业。2022年,阿里云在乌兰察布启用了以GPU芯片为主的智算中心,并对外提供AI算力、AI大模型等服务。比如,小鹏汽车使用阿里云的算力、模型训练数据,以此提高自动驾驶训练速度。微博等互联网公司也采用了阿里云的机器学习平台模型数据,以此进行信息流推荐。

随着国内上云、用云程度变深,AI计算的使用占比会逐渐变大。互联网行业正在出现这种变化。因为数据分析、信息推荐都高度依赖AI计算和模型服务。

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Gartner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云市场的支出结构中,IaaS占据70%,SaaS/PaaS只占30%。但阿里集团这种用云程度深的企业呈现了更超前的支出结构:IaaS占比不足60%,AI和数据分析占更大比重。

2022年云栖大会上,阿里集团基础设施负责人曾公开表示,阿里集团2021年自身用云成本超过250亿,其中23%用于是大数据和AI平台,该负责人表示,随着用云程度变深,其他互联网公司甚至是传统企业,未来可能也会呈现类似用云成本结构。

云之战进入白热化

其实不止阿里,国内大部分头部互联网公司都在移动互联网流量枯竭的压力下,押注云计算。

财报显示,2022年,百度智能云全年总营收177亿,同比增长23%。同期,腾讯包含云计算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为1771亿元,首次超过游戏业务,同比增长3%,占总营收的32%。

尽管阿里云目前仍是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商中的翘楚,但过去几年,伴随着其它企业的发力,阿里云的市场影响力正逐步下探。Canalys统计的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2021年,阿里云市场份额分别为40.3%以及37%。到了2022年Q3,这一数字又降低到了36%。

曾有一位阿里云销售媒体表示,去年他手上几个政府客户,单子都快谈好了,客户转头就给了华为云。阿里云内部,甚至出现了“逢华(为)必败”的说法。

这或许是因为阿里云在云计算的垂直赛道没有核心竞争力所致。以政务云市场为例,IDC披露的《中国智慧城市数据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为427.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7%。在这其中,华为云市场份额为25.8%,连续5年保持第一。排名前五的厂商中,没有阿里云的踪影。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5月举办的阿里云峰会上,前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还曾表示,“阿里云为全面服务政企市场做好了准备”。遗憾的是,得益于三十多年服务运营商和政企经验,在政务云市场,华为云无论是渠道还是产品,相较于“新势力”阿里云都更有竞争力。

从财报来看,阿里云目前依然严重依赖互联网企业。2022年Q4,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同比下跌4%,占阿里云总收入 的47%,对比上年,下降1% pct。

与阿里面临的问题类似,移动互联网红利触顶,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也不得不将战略焦点从盲目扩张变为降本增效。

比如,为了降低长线成本,夯实基建能力,2021年末,升级为字节对外技术工具后,火山引擎发布了全系云产品。2022年7月,火山引擎又推出以云为底座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一方面,大客户纷纷自建云服务,另一方面,以火山引擎为代表的“新势力”也会分流阿里云的影响力。两方面合力,带来的影响,自然是阿里云的营收增速节节下探。财报显示,2022年Q2-Q4,阿里云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0%、4%以及3%,两年前,这一数字还能维持在50%以上。

文章来源: TechWeb,财经杂志,零态LT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