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手机影像之争迎来两大巨头,这一次为何落在了长焦上?

微观人 2023-04-21
4353 字丨阅读本文需 11 分钟

据MacRumors最新报道,苹果公司今年推出的iPhone 15系列的相机将迎来一次重大升级。据悉,苹果将为iPhone 15 Pro Max配备一种被称为“潜望镜镜头”的技术,能够实现5-6倍的光学变焦。

其实早在去年七月份,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就透露过,潜望镜镜头将专用于未来两代iPhone中的最高端型号,即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6 Pro Max。郭明錤还表示,该镜头会内置于长焦镜头中,拍摄照片时可以达到6倍的变焦,而不会影响画质或清晰度。

据了解,“潜望镜式变焦”镜头俗称“内变焦”镜头,由于光学变焦是在机身内部完成,所以可以很容易安装滤镜,无需额外安装镜头筒。其次,由于避免了“拉风箱”的运动,因此“内变焦”相机可以有效地避免灰尘被吸入镜头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潜望式镜头已经不仅仅只应用在数码相机上,在一些手机产品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潜望式镜头采用不能伸缩的镜头设计方案,通过增加反射面,将采取到的光线折射进机体深处的大底传感器,这样在保持传感器底大特性的同时,又能灵活应用机身空间,从而让手机变得轻薄化。因此,该技术成为高端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目前安卓阵营的超大杯旗舰普遍配备了潜望式长焦镜头,比如三星Galaxy S23 Ultra、小米12S Ultra、vivo X90 Pro+等等。

在苹果这里,潜望式长焦将是iPhone 15 Pro Max独有的卖点,iPhone 15 Pro、iPhone 15 Plus和iPhone 15等三款机型都无缘这一配置。这意味着苹果不仅拉大了Pro系列和标准版之间的差距,就连Pro Max版和Pro版之间的差距也变大了。不过,以苹果一直以来广受好评的影像能力,再配合上iPhone 15 Pro Max版本上将会有的潜望镜镜头,想必又会掀起手机影像的新一场内卷。

小米13 Ultra再次携手徕卡,死磕影像升级

今年的米粉节刚刚过去,小米的第四款Ultra机型——小米13 Ultra隆重的发布了,引入可变物理光圈的结构,并再一次携手徕卡,增加了自定义摄影风格,让定制影像也可以灵活多变。

这一次,小米13 Ultra不单单在影像上有了重大突破,还引入了小米自研芯片的最新成果——澎湃P2快充芯片,这枚芯片赋予了单电芯的小米13 Ultra支持90W高功率快充的能力。

1、拍摄界面效果=实际成像效果,“所见即所得”

目前大部分其他手机在拍摄时,都遵循“先拍摄后计算”的摄影规则,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拍摄好的照片,在点击打开时,会出现一个图片计算的过程,而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手机拍摄界面看到的画面,与实际拍出来的画面不一致。

而在大部分场景下,小米13 Ultra在拍摄时,拍摄界面看到是什么样效果,实际拍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效果,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的拍摄体验,这点在我看来比较值得称赞,这也是有别于其它手机拍摄的地方。

2、四颗摄像头色彩高度统一,这点非常难得

在我评测的这么多款手机中,鲜有手机可以做到每一颗摄像头色彩保持一致,尤其超广角镜头与广角镜头的色彩,往往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这一次,小米13 Ultra将四颗摄像头都做到了色彩统一,这点非常难得!这与小米13 Ultra将超广角、长焦、潜望长焦都使用同一款索尼IMX858传感器有一定关系,为自动测光、自动白平衡保持一致提供了便利,当然其中也有小米本身在拍摄方面的优化。

3、12mm很广的超广角,但畸变控制非常不错

相比其它手机,小米13 Ultra配备了一颗非常广的12mm焦段超广角镜头,可以拍摄到更广的视角。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是我站在一个商城里面从1楼拍摄的照片,如果手机镜头不够广,我可能就很难将每个楼层的“椭圆”都拍到,势必会有一些残缺的不完整,但是12mm的超广角镜头很容易拍下完成面貌。

出乎意料的是,即便在12mm如此广的焦段,小米13 Ultra畸变控制竟然非常不错,在手持相机水平方向拍摄时,很难发现画面两侧有拉伸变形。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调节拍摄的角度,来拍摄到更有拉伸感的画面效果。

4、人像在进步,相比小米12s Ultra有所提升

虽然人像一直都不是小米的优势,但是小米13 Ultra在拍摄人像方面,对比小米12s Ultra确实有所提升。比如下面这组在室内拍摄的人像照片,可以明显感觉到小米12s Ultra的人脸偏黄,且缺乏精气神。而对比之下的小米13 Ultra的人像就要明亮、通透许多。

在弱光环境下,同样是人像模式下拍摄,小米12s Ultra的人脸皮肤发黄。对比之下,小米13 Ultra的人脸要白嫩很多,人像效果更佳。

5、潜望长焦拍摄很稳,白天易出片

小米13 Ultra这一次配备了两个长焦镜头,其中一个是75mm的长焦镜头(3.2倍光学变焦),另外1个则是120mm的潜望长焦镜头(5倍光学变焦)。在白天光线充足条件下,比如抓拍踢足球的小孩、蹦蹦床的小孩,都可以拍摄到清晰的画面,手持拍摄画面也比较稳定,没有大幅的抖动。

白天利用小米13 Ultra的长焦镜头,也比较容易构图,拍摄出好看的德味照片。

6、1英寸索尼IMX989大底优势,夜景照片容易拍摄

小米13 Ultra借助索尼IMX989传感器的1英寸大底的优势,保证进光量,在大部分夜景场景下,都可以很快速的拍摄出明亮的夜景照片。比如下面这些照片,是傍晚时分、天微暗时拍摄的照片,夜景效果清晰、明亮。

虽然小米13 Ultra拥有1英寸主摄大底的优势,但是夜景的成像效果不是单纯提亮,更加讲究明暗的一个对比,符合人眼看到的效果,比如下面这张店铺,店铺发光的灯牌以及摆在柜橱的食物照片都高光显示,而站在店铺门口的人则保持了真实的暗,两者形成明显对比,更有人文气息感。

7、F1.9与F4.0可变光圈,按需切换光圈大小

小米13 Ultra的主摄配备了F1.9、F4.0两档可变光圈,在主摄1x的拍摄页面,可以通过下拉菜单界面,调节光圈模式,共有自动、F1.9以及F4.0三个光圈模式选项,大部分场景都可以保持在F1.9大光圈模式拍摄,在拍摄人像或者近距离拍摄景物时,可以将光圈调整至4.0,从而让合照每个人清晰、近处景物的边缘也清晰。

旗舰机影像军备竞赛升级

今年,国内外各大厂商发展移动影像的脚步依旧在向前迈进,并且都逐渐聚焦在同一领域——长焦。

今年1月,有消息称三星Galaxy S24 Ultra将配备“Gen4”光学器件的长焦相机,可能会支持150倍的变焦范围,镜头光圈介于“F2.5~F2.9”之间。

要知道,目前三星Galaxy S22 Ultra已支持100倍变焦范围。这相当于在说,三星还不止于此,要再推出一个150倍的望远镜,这个长焦倍数简直是卷疯了。

而机圈“顶流”苹果,这次也加入了长焦战役。

新一轮影像之争,为何落在了长焦上?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面对全球智能手机需求下滑、市场饱和的局面,手机厂商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差异化优势。

其中,影像是一个重要的创新领域,也是用户关注和评价的重要指标。而长焦镜头可以让用户拍摄到更远、更干净、构图更自由的画面,但是它的设计和制造都比较复杂和昂贵,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投入,因此,长焦技术也成为了手机影像能力的分水岭。

国外巨头们纷纷选择发力长焦领域,其实是希望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通过在长焦镜头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满足用户对拍照功能的多样化需求,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口碑,保持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而事实上,国内手机厂商,早已领先一步布局长焦领域,并且有了不同方向的创新。

早在2019年,OPPO和华为就引领了潜望式长焦设计方向:华为P30 Pro和OPPO Reno 10倍变焦版都配备了潜望式长焦镜头。

如今,同样是OPPO和华为,再次默契地在今年三月份发布新品,在长焦领域更进一步,成为国内唯二发力“暗光长焦”赛道的品牌,并开辟出两个不同的创新方向。

其中,OPPO发布的Find X6旗舰系列使用IMX890大底传感器来做镜头,通过超光感潜望长焦镜头将进光量提升至3.7倍,并协同软硬算芯能力,实现了高水平暗光长焦影像的输出。

OPPO在前期影像调研中发现,没有人会在手机相册里保存大量超过 10 倍的长焦照片,甚至用 10 倍以上长焦拍出的好照片不超过 0.1%。与此同时,目前大多数手机的长焦镜头在白天表现尚可,但一到黄昏、阴天、背光、夜晚等等暗光环境,就差强人意,画质模糊、噪点多。

这些都说明,“暗光长焦”是长焦领域的一个盲点。

面对手机市场大盘不断下滑、整体需求减弱的情况,国内外各大厂商正寻求在高端市场的突破,纷纷以影像为核心,抢占高端产品用户的心智,并在更细分的长焦领域发力。

以OPPO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的努力初见成效,在高端安卓手机市场上脱颖而出。

当然,私以为虽然目前国内厂商在长焦上的创新领先行业,但以影像为核心的高端之战,仍旧难谈赢家。毕竟手机行业作为成熟市场,用户的阈值已经被提升到非常高的程度。

接下来,想要继续冲高,国内手机厂商还得继续比拼功底,在今年这一轮影像之争中,不断加强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展现更多差异化的实力。

移动影像的下一章:算法与审美

当下的手机影像赛道,正处于改变、重塑、进化的关键阶段。

背后的逻辑在于,曾经作为“驱动力”的供应链技术已逐渐触达瓶颈,不止影像,更为广泛的硬件领域亦很难讲出新故事。一旦陷入自我重复与停滞不前,无法让用户眼前一亮,便很难再勾起消费市场换机的意愿。

在此背景下,手机影像的竞争逻辑逐渐改变。只是,手机终究不是相机,影像方案始终无法规避物理层面的限制。面对桎梏,科技领域布局甚深的Google、苹果开启了计算摄影的革命。

2018年,苹果为iPhoneXS系列植入了Smart HDR功能,以多帧合成的路径提升HDR效果。此后数代iPhone,苹果持续深挖计算摄影,OPPO、华为、小米等厂商亦紧随其后,将手机影像从硬件带入软件、算法乃至芯片领域。

计算摄影,作为结构不占优的手机逆袭相机的关键,牵涉复杂的算法及大量运算。因此,除软件、算法层面的研究外,芯片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苹果选择将其A系列处理器的AI能力置入其中;国内厂商则陆续奔赴造芯的长路。

2021年,布局许久的OPPO,发布了自研影像NPU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小米,端出了ISP图像信号处理芯片澎湃C1——手机厂商们纷纷跳出既往的框架,开始钻研自研芯片、算法,以及软硬件的耦合。毕竟计算摄影,是结构不占优的手机,逆袭相机的关键。

除将目光投向计算摄影外,手机厂商也在审视现阶段手机影像的不足之处。

手机影像无中生有了许多经典摄影中没有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已深深刻入用户心智的“主摄”概念。

其实,传统摄影领域从来没有过主摄与副摄的概念,只有创作者最喜欢的焦段。一个简单的例子,除了摄影爱好者熟识“希区柯克变焦”外,希区柯克的电影创作亦钟爱符合“自然视角”的50mm焦段;相比之下,黑泽明则偏爱长焦——大量长焦镜头,赋予了其名作《梦》舞台剧般的美感。

因循该逻辑,曾经颠覆前置摄像头的OPPO,当下又打起了消灭“主摄”的主意——OPPO新推出的Find X6系列,同时搭配有三颗高规格主摄,覆盖了创作者所需的不同焦段,让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焦段都能带来绝佳画质。

正如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所言:“好的影像能力,能让用户爱上摄影。”究其所因,愈发成熟的手机影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用户的拍摄习惯——从曾经的“记录”、美颜自拍,朝向更具美学意味的“创作”迁移。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过去,摄影往往是一项高门槛的爱好。普通用户“入坑”摄影,除需购买相机外,亦需阅读摄影教材或报摄影班,毕竟摄影领域有着太多抽象的概念,若将相机切换为手动模式,摄影小白甚至很难拍摄出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

而当下的手机影像,早已大幅削减了普通用户摄影创作的门槛——算法加持下,用户不必再去研究ISO、光圈、快门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各手机厂商所推出的软硬“云台”,则使摄影爱好者在拍摄动态镜头时,摆脱了沉重的斯坦尼康。

再比如对焦,即便是不少专业相机,自动对焦过程中亦会存在“拉风箱”的问题,更不必说为了特定画面使用转接镜头时,让人头疼的纯手动的对焦。相比之下,算法加持下的手机影像,对焦能力已不落下风。以荣耀“鹰眼相机”为例,其AI抓拍能力,足以让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用户具备摄影师的定格能力。

另一方面,洞悉“创作”趋势的手机厂商们,在影像研发过程中亦多了更多审美层面的思考。

以华为为例,其摘掉了过往浓墨重彩的风格化影调,通过计算光学弥补像差损失,最大程度还原画面纯粹、原始的美感。

OPPO则跳出了曾经的“美颜”框架,将重点放在挑战难度更大的「计算光影」上面,试图还原光影的自然层次。以Find X6 系列搭载的超光影图像引擎为例,其通过计算光影的方式还原光线、被摄物体和环境的正确关系,从而将原本扁平的画面变得立体,呈现出极富空间感的光影效果。真正做到用算法消灭算法痕迹。

显然,手机影像将迎来新一轮的进化,这是一场需要技术与审美双赢的综合较量。谁能再次引领手机行业,则有待市场与用户给出回答。

文章来源: 光子星球,热点科技,科技的殿堂,雷科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