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安防制造业如何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圈?

安防小能手 2023-04-27
2702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整体来看,作为制造业的一员,智能安防行业目前正经历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时期。

随着国家对于智能安防越来越重视,抑制安防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质化问题、价格战等问题将逐一消散。

对于智能安防企业来说,企业降低了成本,就能将更多的资金转移到技术上和产品功能的开发上,从而促进智能安防行业重新步入正常发展当中,市场也将重回正常的竞争秩序当中。

一、积极政策稳信心、行业趋势向好不会变

对于智能安防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毕竟过去一年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复杂多变的。

为保持行业高景气度,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力,一个健康、稳定的行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为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国家在智能安防行业领域给予了众多政策上的支持。

比如,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要加快推动社区物业设备设施、安防等智能化改造升级。

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提到,加快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治理能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智能化。

有了国家层面政策上的支持,智能安防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建设就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行业内知名企业在面对经营压力时也能更加从容的做出应对。

比如,行业内知名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在面对业绩增长压力时,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管理变革模式。

海康威视在2022年半年报中提到,将通过优化资源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持续提升内容管理水平,提高运营能力。

大华股份和千方科技则选择了营销渠道下沉的方式,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建设,提升客户覆盖率和客户响应速度。

总的来说,2022年智能安防整体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但行业标杆性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并没有气馁,反而坚持按照既定战略经营布局,聚集主营业务,积极应对、克服种种困难,努力降低外部不利因素带来的冲击,虽然短期企业业绩并不理想,但对未来业绩回暖持谨慎乐观态度,行业向好的趋势不会变。

二、2023智慧安防行业,需求有望重新平稳释放

近年来政策加持及技术进步推动我国智慧安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如《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将公治安防控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十三五”国家信息规划》提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社会治安防治防控网络建设,实现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治,建设平安城市,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行业政策出台持续性强。我国一直积极推进智能化安防产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 出台了多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其他政策规范性文件。到十四五, 工信部连发多项重大规划,有望保障安防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安防软件商持续健 康发展。

2023 年政府类安防需求有望重新平稳释放。2022 年政府端客户重心聚焦防疫领 域,非防疫支出降低,部分项目落地推迟。其中,2022Q1 国内疫情影响有限,根 据《2021-2022 年度中国安防行业调查报告》统计,政府类安防项目招标数量为 445个,同比+6%,招标项目金额合计 151.8 亿元,同比+7%;中标数量为 527 个,同 比+7%,中标金额合计 173.9 亿元,同比+11%。 2022Q2 开始,国内疫情对政府安防项目进展产生影响,根据观研天下统计,千万 级别政府类安防项目,2022 年 1-11 月累计招标项目数 1912 个,同比-17%,累计 招标项目金额为 727.9 亿元,同比+11%;累计中标项目数 1923 个,同比-18%; 累计中标项目金额为 684.5 亿元,同比+7%。 展望 2023 年,随着疫情影响弱化,政府端客户对于安防的投资力度有望增加,海 康威视 PBG、大华股份 to G 等政府类相关项目收入有望恢复至常态。

智能安防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迈入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的阶段。智慧安防管理平台将智能分析技术开始进入安防领域,大大提高安防监控领域的自动化水平,同时集成的设施运维、应用技术服务模块功能丰富了综合管理平台的服务内容,但一些应用还存在不足,尚需继续探索和开发,完善其使用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三、安防行业多维度切入智能制造

安防行业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分支和有机组份,安防制造行业的智能化是产业大势所趋,安防行业切入智能制造的维度如下:

(一)安防监控设备制造行业

安防监控行业随着市场日趋饱和以及产品升级迭代等综合因素,其生产的智能化诉求较为迫切,是安防行业智能制造布局的重要领域。在具体措施层,可以通过制造工艺的3D数字化仿真、分析优化、自动控制、生产线体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等技术的综合利用,切实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强化企业生产能力的同时,综合降低生产成本。

(二)智能家居行业

智能家居行业是近年来高速增长和扩容的行业,代表性产品包括智能门锁、智能照明、微环境监测、家居IoT设备等。智能家居行业存在批量定制化特征,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生产要求较高,智能制造技术对行业的赋能作用十分显著。

(三)安防机器人行业

安防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智能制造技术的介入,对整个产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产业规模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除以上三点外,安消一体化、智能传感器、智慧停车和车联网等产业,也势必会随着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而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四、安防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

(一)战略层面:企业实际与行业前沿相结合,做正确的事

明确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展望,研究如何正确做事的方法体系,如联合研究机构、院校、标杆企业和咨询机构,共同对行业大环境和行业细分领域进行全景扫描,结合分析、预测、建议和总结四步法,研究出有针对性的、与企业自身条件相匹配的智能制造战略,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明确战略方向和实施要点。

(二)战术层面:分域致胜,差异化管理,正确地做事

对企业进行领域划分和分域管理,针对每个领域不同的特点投入不同的资源,并设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以此帮助团队和部门在智能化转型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梳理出短期长期,轻重缓急的事项,配备不同的资源和策略,从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差异化的管理。

(三)策略层面:组织文化入手,为智能建筑和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石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灵感和资源,成为智能制造建设最根本的保障和基石。企业必须将智能制造技术和组织文化建设有机地集合起来,形成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技术、组织、文化(TOC)建设方法,全员努力,共同实现企业智能制造战略目标的达成。

(四)生态层面:以业务和市场为纽带,共建智能制造生态圈

智能制造的延伸拓展不局限于公司内部,更是在行业生态圈内共同打造端到端智能化的能力。生态圈内的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客户和供应商,智能化转型的价值就在于它通过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手段使供应链全域乃至企业整体运作能力得以进一步优化提高,从根本上改善质量、效率、成本等企业最核心的运营指标。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的技术提升整个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企业对客户的附加值,以及通过生态圈的协同、大数据的分析、机器的自我学习、深度学习以及区块链技术,从根本上改善生态圈的系统、成本、效率,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基础,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

文章来源: 中国安防协会,CPS中安网,中研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安防小能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