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卫生陶瓷贸易顺差扩大,市场洗牌加速下陶企面临转型或淘汰

陶星人 2023-04-27
1904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建筑卫生陶瓷是陶瓷家族的一大类。建筑卫生陶瓷是指主要用于建筑物饰面、建筑构件和卫生设施的陶瓷制品。它包括了各种陶瓷墙砖、地砖、琉璃制品、饰面瓦、陶管和各种卫生间用的陶瓷器具及配件。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但对建筑卫生陶瓷制品的数量要求日益增多,而且在品种、性能、功能以及装饰效果上要求也日益增高。

陶瓷砖的尺寸规格从25mm×25mm到1 000mm×l 000mm应有尽有,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仿天然材质的仿石(仿花岗岩、仿大理石等)砖、仿木砖,有过去仅用在艺术瓷上的结晶釉、夜光釉,更有用现代科技研究出来的具有天然金属光泽的金光釉、银光釉等,为陶瓷砖增光添彩。

在性能上更是重视各种砖的特殊性能要求,如釉面内墙砖的后期龟裂、外墙砖的抗冻性、地砖的耐磨性,这些性能都有一整套完整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测试方法。

除了瓷件外,卫生陶瓷的配件、配套都趋于整体化、标准化。更有和陶瓷砖一起配套的整间卫生间设计,为用户提供方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科技的进步,研制出各种功能陶瓷釉,如抗菌釉可以防止卫生间的霉菌滋生在陶瓷制品上,也可杀死其他病菌,真正做到“卫生"。

01

建卫陶瓷贸易顺差扩大

近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公布了2022年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2022年,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85.7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其中,出口贸易额为277.68亿美元,同比增长4.94%,进口贸易额为8.09亿美元,同比下降10.55%,贸易顺差较2021年有所扩大。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进口额为3.71亿美元,同比下降20.44%,五金塑料卫浴产品进口额为4.38亿美元,同比下降0.05%。

2022年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类进口贸易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建筑陶瓷、卫生洁具板块进口规模缩减。除淋浴房外,所有类型产品进口量均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在10%~50%之间。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引起的国内市场需求减少所致;另一方面,在部分细分领域内,本土企业在品牌、技术、服务等实力不断增强,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市场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

二是建筑卫生陶瓷领域所有产品进口价格普涨,尤其是作为消费品的陶瓷砖、卫生陶瓷和其他建筑陶瓷制品涨幅明显,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成本上涨,叠加需求市场的下行,各类产品进口量同比下滑,主要产品陶瓷砖、卫生陶瓷进口量同比减少1/3左右。

02

建卫陶瓷产业市场洗牌加速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的陶瓷企业在生产规模、新产品、新技术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夸张地说,“国外有的新产品,我们都有了,国外没有的新产品,我们也有了。”然而,陶瓷产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其原创性、革命性的创新成果、创新产品还是显得略为稀有。

就拿曾有江北瓷都之称的山东淄博而言,由于缺乏自有品牌,许多当地的企业一直在为陶瓷头部企业做贴牌代工,市场行情好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近几年市场走弱,当地企业自然也无以为继。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一线品牌企业的业绩明显好过二三线品牌,其营收、利润增长幅度,基本上按一线品牌、二三线品牌、三四线品牌的梯级呈现。

“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市场下行当中,品牌的价值愈显可贵。品牌,正成为行业分化的一道分水岭。一个要生存,一个要发展。一个四处找厂贴牌,一个只能为人代工。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随着行业成熟度、集中度的不断提升,打造品牌的难度正变得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早已进入成熟期,头部品牌、腰部品牌、尾部品牌等早已各归其位。在无数的商标与品牌当中,只有极少数品牌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一线品牌,并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更多的品牌则被归入二三线、甚至低端品牌的阵列,几乎难有进阶的机会,品牌“黑马”越来越少。

其实,“马太效应”会使得头部品牌的阵列进一步固化。市场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出局的态势。早期的一线品牌,由于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更容易获得大量的市场资源。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更愿意选择行业内优秀的一线品牌,以谋取更加稳定的回报,而低端品牌则只能靠低质低价来吸引消费者,稍有不慎便被淘汰出局。

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企业意识到,只有创出自己的品牌,在某一品类上做细做精,甚至做成单项冠军,才有长远发展。在一次行业会议上,简一集团的相关负责人杨君之就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自身遭遇创新天花板,单靠一款领先行业的创新产品确立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已变得不太现实。品牌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剧烈的震荡,不少曾经的一线品牌,早已风光不在,而一批强势的新锐品牌,则以咄咄逼人之势不断进阶。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大量涌入,让品牌的价值不断被稀释与分化。年轻的消费群体更愿意将目光瞄准那些个性化、专业化的小众品牌。佛山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认为,“只有使品牌不断地保持创新力与活跃度,才能保持品牌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品牌的背后不仅仅是产品,还有其定位、渠道、研发与创新、推广与包装等,品牌建设早已超越了产品本身,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系统工程。

文章来源: 中国建材报,新特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陶星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