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市场格局生变:运营商云后来者居上,手握AI时代新“利器”

微观人 2023-05-17
3693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整个四月到五月中,国内云市场热点频出。

前有阿里、腾讯、字节等代表的互联网大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都相继召开与云相关的千人大会火爆ToB圈。

后有阿里云、移动云、腾讯云等云厂商发出降价公告引起广泛热议。

4月26日上午,阿里云宣布其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

5月16日晚,腾讯云宣布其多款核心云产品降价,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达 40%。

5月16日晚,移动云宣布其通用入门型云主机、通用网络优化型云主机,均降价60%;云安全中心降价50%;云硬盘备份降价50%。

种种迹象似乎昭示着“云”的竞争迈向更深一步。

在运营商云这边,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董事长都纷纷表示2023年各自的云业务收入规模将有望超过千亿大关,欲在赶超阿里、华为,改写当前公有云格局。

公有云市场格局生变

4月23日,IDC中国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88.4亿美元。

整体来看,云市场的增速持续放缓,这反映着经济仍在复苏期,企业用云需求尚未完全恢复。IDC的数据显示,IaaS+PaaS市场在2022下半年同比增长19.0%,与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相比,下滑23.9%。

无论是IaaS市场还是IaaS+PaaS市场,阿里云仍保持第一,但有微降。比如,在IaaS+PaaS市场,阿里云市场份额为31.9%,相较2021年H1的36.7%减少4.8%。

前五厂商的排名略有变化。其中,华为云从去年第三名升至第二名,市场份额增加1.3%至12.1%;而腾讯云则从第二位降至第四位,市场份额为9.9%。

值得注意的是,运营商云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云,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8.9%,升至如今的10.3%。

运营商云首次进入公有云厂商前三位,这意味着云市场迎来一个历史节点。

云计算领域大致可分为公有云市场和混合云市场。其中,公有云大多客户集中在互联网、游戏、教育等,特点是交付相对标准化,也是以往云厂商的必争之地。

而混合云市场则对应着金融、政府、制造业等相对传统的客户,他们的公有云需求相对少,定制化的软件需求会更多。

但随着互联网行业渐渐走入成熟期,市场逐渐饱和,从2017年前后开始,政企客户上云成为云市场的新增长曲线。运营商云在这一浪潮中成长起来——他们在政企市场耕耘多年,混合云成为他们拓展云业务的抓手。

运营商云改三年效果显著

当下的中国公有云市场并不像欧美云市场那样由亚马逊云、微软云二家独大,既做云基础设施建设又做PaaS层、SaaS层等云产业全链路全面覆盖。

尽管国内云厂商都在主张推进IaaS+PaaS+SaaS全面覆盖,但国内互联网大厂云与电信运营商云之间都有着很明显的主攻方向和优势所在。

不论是国家推进的“云网融合(上“云”先得有“网”,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资源)”战略还是“东数西算(不仅要建算力节点,还强调算力在网络管道中流动)”工程,构建网络基础设施都是云业务发展的根本,而织好这张网恰恰是运营商的强项,这也给运营商推销云业务时提供了优势。

根据三大运营商云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其三家在近几年都重点进行了云底层基础设施投入。

比如中国电信,目前公司拥有700 多个数据中心和 3,000 多个边缘 DC,IDC 机架达到 51.3 万架,其中近80%部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4个重点区域,形成2+4+31+X+O(两大园区+四大核心区域+31省核心+X边缘节点) 的资源布局,成为全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厂商。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也投入了接近45万台IDC机架 (2022年全年增加4.3万台) ,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超66万台,完成了全国整个N(集中节点)+31(省核心节点)+X(边缘节点)的基础布局。

中国联通2022年公司算网投资达到145亿元,全年算力规模预计提升43%,云投资提升88%,MEC节点超过400个,覆盖城市超过200座,全年IDC机架达到34.5万架(2022年新增3.5万架) 。

“能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迅速崛起,这些基础设施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移动云有关负责人对外表示,这让运营商云能实现云资源的快速下沉及就近部署,具备了其他云服务商难以比拟的业务特性和灵活性。

根据《2022年中国IDC (互联网数据中心) 行业全景图谱》统计,三大电信运营商拥有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IDC机房,占市场份额超过50%,尽管互联网大厂云最近几年都在马不停蹄的进行资源池的投入,但差距仍然很大。

也因此,云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了运营商云拓展云业务的基本盘,为其整个ToB业务提供了覆盖全国的云网服务底座。

当然,运营商云虽然手握资源优势,但软件和应用的研发能力却一直是其短板,很显然运营商云也意识到这一点,不甘心只做“云基础服务管道商”,转向软件和应用研发。

从过去三年的表现看,运营商云为了将云业务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纷纷进行了相关云改措施,力争在IaaS的基础上,打造属于自己的PaaS平台和SaaS产品。

近三年,天翼云通过自研,升级了分布式云架构。中国电信新增IT系统已实现100%云化,存量IT系统99%完成云化改造,全部由天翼分布式云承载,产品层面还包括算力调度平台“息壤”、数据要素服务平台“灵泽”、智能计算平台“云骁”等等;

移动云从2019年“云改”后坚持自主研发,2021年升级技术内核2.0,发布云网一体、云边协同产品能力,自研服务器及操作系统,拥有涵盖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完整板块的230多款全栈自研产品;

联通云目前也拥有280多款IaaS和PaaS产品,支持亿级IoT连接,提供40余项人工智能原子能力,8种区块链通用服务组件,aPaaS组件支撑160余款自研应用;

从三家整体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云计算领域的比拼已经逐渐由基础设施转向平台、软件等综合实力的较量,也充分印证了过去业内所诟病的国内IaaS层同质化严重且价格战严重的实情,而真正能决出胜负的关键在于云的软件和应用服务。

也因此,面对竞争渐趋白热化的云市场,运营商想要从头部云厂商手中夺取份额,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SaaS、PaaS战略上,以提高项目利润率。

而拥有云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优势的运营商云也势必将未来的发展方向锚定丰富自身Paas+SaaS层上来,届时才有能力成为公有云市场格局更替的有力竞争者。

掌握算力网络,运营商云开启收获期

在“东数西算”政策引导下,国内将构建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东部算力需求将被引导到西部。一批数据中心将在西部建设。三大电信运营商是数据中心的重要建设者。按“云网融合”政策规划,电信运营商将是国家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统一向全社会提供算力资源、网络资源。

运营商云对云市场最大的影响在于,政策方提出要构建“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三大电信运营商顺势提出要建立“算力网络”。也就是把全国的数据中心组成一张网络,像电力和网络一样统一调度算力资源。电信运营商正在建设覆盖全国的“全网-区域-边-端”四级算力资源。

随着5G网络建设高峰期结束,2022年开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投资方向正在从5G网络,转向云和算力(数据中心建设、服务器采购)方向。

三大运营商每年都要花费千亿规模的资本开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资本开支分别为,1852亿元、925亿元、742亿元。投入内容包括,5G基站、宽带网、数据中心、服务器采购等领域。2019年-2021年,电信运营商资本支出占比最大的是5G网络。

2022年开始,电信运营商的云和算力支出大幅增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云与算力的资本开支分别为335亿元、271亿元、121亿元,合计727亿元。2023年三家在算力方向的资本开支预计增长至452亿元、290亿元、149亿元,合计891亿元。

有云厂商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从资本支出来看,三大运营商对算力的资本支出规模甚至可能已经超过了互联网云厂商。

科技公司的资本支出通常被用于采购服务器、建设数据中心、购置园区土地等固定资产。亚马逊2022年资本支出583亿美元,超过50%用于投资云基础设施。阿里、腾讯、百度最近一个财年资本支出分别为533亿元、622亿元、84亿元。三家均未披露用于投资云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情况。假设三家企业与亚马逊投入力度相同,50%的资本支出用于云基础设施,数据分别为266亿元、311亿元、42亿元,合计为619亿元。

三大运营商算力相关资本支出快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掌握的算力资源(服务器、数据中心数量)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服务器规模是衡量算力相对客观的标准。此前有国内市场调研机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从服务器出货量分布来看,包括大多数云计算厂商在内的互联网公司占比最高,约为40%左右。电信运营商占比超过15%。2022年,电信运营商的占比在大幅度提升。

《财经》记者此前多方了解到,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厂商每年服务器采购量约为20万台。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服务器采购规模也已经达到了这一规模。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2年PC服务器集中采购,两个批次共采购了21万台服务器。中国电信2022-2023年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7个标包总规模超过20万台,总金额超过130亿元。

有一位头部云厂商高管此前曾对《财经》记者表示,数据要素如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一样,被视为重要生产要素。算力和数据正在成为通信网络、电力电网一样的国家基础设施。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资产,需要掌握在“国家队”手中。因此,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中国电子等国资背景数字化企业将成为数字化市场的主导者。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云厂商需要重新寻找自我定位。

在中国,算力作为资源需要整体分配,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国内数据中心跨区域连接在一起。

算力网络的构想是,未来算力、存储、网络都可以统一调度。这是个系统工程,国家需要对产业链的不同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就像中国建设高铁、4G/5G网络、电力网络一样,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有规划。既要让成本足够经济,又要让地区平衡发展,还要协调算力基建、AI应用的供需节奏。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大运营商显然最适合做算力网络的主导者。在多重国家政策的支撑下,电信运营商正在逐渐走到前台——成为数字经济云网基础设施的整合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作为优质国央企资产正在被市场重估价值。

文章来源: ToB行业头条,36氪,财经杂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