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保卫战早已打响,安防行业谁能成为最大赢家?

安防小能手 2023-05-17
2188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提升,安防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成为AI科技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落地的领域之一。当下,困扰全球多达数百个行业的缺芯问题仍在发酵,随着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需求回升,安防领域芯片供应同样面临挑战。

01、国产替代再升温?

近年来随着安防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超高清化趋势的驱动下,全国安防行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安防SoC价值量也得到不断提升,市场对安防SoC芯片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毕竟作为视频监控的核心芯片,SoC 芯片肩负图像信号数字化、压缩、编解码、储存、分析等关键功能,是完成安防智能化、高清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目前,除了模拟 ISP 芯片外,安防 SoC 芯片主要分为 IPC、DVR、NVR 三类。

另外,有数据显示,近些年随着全球网络摄像机出货量持续攀升,2023年全市场对IPC SoC 芯片需求量将突破2亿颗,DVR/NVR出货量有望达 4000万台。由此推算,在2023年全球IPC SoC 芯片市场规模约为66亿元,DVR/NVR SoC 芯片市场规模为12亿元。

在安防行业总产值方面,根据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CPS中安网及乾坤公共安全研究院的调查统计显示,2022年全国安防行业总产值约为9460亿元,增长4.9%。

市场竞争方面,鉴于行业稳健的成长空间以及市场需求量,目前国内安防芯片的竞争格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若此时安防芯片企业内心不坚定,心里产生动摇退出市场,未免显得太脆弱,得不偿失。

而且,芯片本身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不存在投机情况,安防芯片企业要做大做强,除了有灵敏的市场嗅觉与战略部署之外,也要有长期持续投入人才和资金的定力。

再者,芯片国产替代是国家的战略之一,旨在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提高国家的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能力。相信未来,国家会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芯片产业的国产替代,对安防芯片来说将持续受益,拭目以待。

02、产能恢复,市场供需平衡

目前,自海思芯片被打压、市场重新洗牌之后,国内安防芯片市场主要参与者有富瀚微、国科微、瑞芯微、星宸科技、北京君正、联咏科技等企业。

2022年已悄然过去,安防芯片企业的经营表现也已基本出炉。不难看出,2022年国产安防芯片厂商表现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整体表现不佳。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大环境疲软的影响,跟安防芯片供需结构无太大的关系,风口已过。如今芯片短缺现象已然不存在,价格也趋于平稳。

比如,富瀚微在此前接受调研时表示,2022年公司的产能已充足,不再紧缺。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会加大在高端产品的投入,争取拿下高端市场。2022年,富瀚微实现营业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22.92%,归母净利润为3.98亿元,同比增长9.42%。

对于头部玩家退出,很多新玩家一拥而上,富瀚微也作出相关回应:首先,行业发展空间大,吸引众多玩家来参与很正常。

北京君正近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在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大趋势背景下,将持续提高研发投入,推进各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开发与迭代。此举意味着,北京君正在芯片研发上并没有任何退缩的迹象,态度足够积极。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4.12亿元,同比增长2.61%,归母净利润7.89亿元。

瑞芯微在年度报告表示,2022年全年供应的芯片大部分是在2021年第二、三季度缺货期间瑞芯微对上游下的订单,2022年瑞芯微在汽车电子市场实现一定的突破,各种类型芯片进入规模量产阶段。未来,瑞芯微将持续投入研发费,完善芯片产品布局。

从上述企业表述来看,虽然现在不确定因素依旧很多,但安防芯片厂商依然坚持既定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造新产品以满足市场所需。可见短期之内,不会因为市场一些不着边际的事件而左右其既定的战略步伐。

03、谁能成为下一个龙头?

现在的安防行业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高清化,4K无处不在

在电子安防产品市场中,视频监控系统占据了过半的份额,市场规模达到962亿元,成为构建安防系统的核心。安防对清晰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从高清进一步向4K和8K超高清。主流安防企业已经推出诸多4K产品和方案,如大华4K极光摄像机,海康威视4K视频监控方案、华为4K智能球机等。

安防监控行业对CMOS图像传感器成像的清晰度以及场景覆盖率的要求将会持续提升,随之驱动了从720P-1080P-2K/4K的分辨率升级。

星宸科技发布四大系列,覆盖专业安防和消费级产品;瑞芯微已发布两款中高端产品,中低端产品线后续将逐步补齐;北京君正在售产品 5 款,定位于消费级市,并且推出 2 款 AI 协处理器;以上公司的芯片分辨率性能均达到4K像素。

AI+安防成为大趋

AI安防芯片是前端摄像头智能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应对视频监控高实时性要求的重要手段。

随着专门为视觉处理设计的终端芯片体积的减小、能耗的降低以及处理能力的增强,将AI 芯片放置在前端摄像机或摄像头中,分摊云中心的计算和存储压力,提高视频分析的速度成为安防行业的新选择。视频监控的前端智能成为了AI芯片厂商和老牌安防巨头的必争之地。

针对AI 安防,星宸科技发布了22nm的降龙2.0系列IPC芯片,搭载NPU智能处理器;北京君正推出安防人工智能芯片T40;富瀚微推出面向2M、5M、8M专业网络摄像机的IPC SoC;国科微发布多款轻智能IPC SoC产品,具有更高画质、更低码率和更低功耗优势;地平线研发了主攻智能摄像头的嵌入式AI芯片“旭日”, 并推出了面向安防领域的人工智能高清人脸识别网络摄像机。

AI+安防应用广泛,消除了传统上下游的界限。视频监视是AI部署的热门领域,AI+安防产业链与传统安防的最大差异在于,上下游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未来将形成 AI公司、安防厂商、集成商、云服务商并立共存的格局。

安防芯片,生生不息

过去2年,海康威视用高库存的方式来缓解部分制裁影响,获得更长的过渡时间。但所有人都悉知这并非长远之计,国产安防芯片仍需前进。芯片本身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不存在投机情况,安防芯片企业要做大做强,除了有灵敏的市场嗅觉与战略部署之外,也要有长期持续投入人才和资金的定力。

抓住安防新方向,国产安防芯片的国产化保卫战早已打响。

硝烟之下,谁才能成为最大赢家?

文章来源: ​中安网 ,半导体产业纵横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安防小能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