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这家公司以电子产品为突破口率布局碳纤维,加速高端化转型

不可思议的碳纤维 2023-05-19
2548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2021年,国内消费电子市场行业规模达18,113亿元,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汽车电子、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数码产品、智能穿戴产品、VR/AR 设备等新型产品不断涌现,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值此浪潮下,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切入碳纤维领域,打破东丽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业务快速发展,未来前景广阔。


一、关于光大同创

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同创”)成立于2012年,自设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消费电子防护性和功能性产品行业,始终聚焦于消费电子保护类、缓冲类、模切类及碳纤维背板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消费电子行业具有技术创新强,更新换代快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之一,拥有了包括联想集团、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仁宝电脑、纬创资通、和硕科技等知名电子行业公司在内的优质客 户资源。

公司不断创新已有业务模式,将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理念融入服务过程中,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公司的经营发展之中,创造多方共赢的同时助推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公司拥有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基地也已取得ISO9001等多项认证。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汽车电子、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数码产品、智能穿戴产品、VR/AR设备等新型产品不断涌现,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在此背景下,3月28日光大同创正式启动IPO招股,值得关注的是,基于联想集团等客户对碳纤维背板有着较大的需求,光大同创率先切入碳纤维领域,打破东丽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业务快速发展,未来前景广阔。

二、得益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主营业务盈利稳步增长

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下游行业为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的生产企业。

其中,消费电子防护性和功能性产品是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水平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等因素的驱动下,消费电子行业呈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16-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规模分别为9,470亿美元、9,716亿美元、9,975亿美元、10,237亿美元、9,827亿美元、10,369亿美元、10,763亿美元、11,081亿美元。

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市场的扩大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光大同创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发展机遇。目前,光大同创的产品主要为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其中,防护性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安全及形态防护,在生产及储运过程中起到缓冲、减震、抗压、防尘、防潮等防护作用;功能性产品是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实现特定功能所需的元器件,在消费电子产品狭小内部空间实现粘接、固定、防震、密封、电磁屏蔽、导电、绝缘等功能或在消费电子产品表面实现防刮、防尘、防水、标识等功能。

据签署日期为2023 年3月28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书”),光大同创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构成主要为防护性产品、功能性产品和其他。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光大同创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53亿元、8.19亿元、9.78亿元、4.9亿元。可见,2019-2021年,光大同创主营业务收入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光大同创来自防护性产品的收入分别为4.28亿元、4.68亿元、5.39亿元、2.72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5%、57.16%、55.15%、55.48%。同期,光大同创来自功能性产品的收入分别为2.1亿元、3.32亿元、4.02亿元、2.0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1%、40.59%、41.09%、41.68%。

综合可看,光大同创防护性产品与功能性产品为其核心主营业务收入,并在2019-2021年均保持稳增长。

三、切入“碳纤维”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光大同创持续拓展与联想集团的其他合作领域,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粘性不断增强。

联想集团在个人电脑生产过程中,出于产品轻薄性、坚固性、下游消费者需求、采购成本等多因素考虑,对国内碳纤维背板产品有较大的需求。

碳纤维是一种集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于一身、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并拥有广泛用途的基础性新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比重特点的碳纤维以及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此外,其导电性能可以使碳纤维广泛用于通讯、电子、能源电力等领域。

消费电子领域客户在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出于产品轻薄性、坚固性、下游市场特点、采购成本等多因素考虑,也对国内碳纤维背板产品有较大的需求,下游市场空间规模巨大。

目前,国际市场中碳纤维产品主要集中于日本东丽、日本东邦、日本三菱丽阳、美国赫克塞尔等企业,上述企业市场份额较高且在专利及技术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根据上述需求,光大同创决定切入碳纤维领域市场并以碳纤维为笔记本电脑产品的背板材料,扩大在碳纤维背板领域的研发、生产投入规模,以便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于新产品的需求。

目前,光大同创已成功推出碳纤维背板产品并通过联想集团认证,帮助其进一步实现笔记本电脑轻量化、个性化、定制化并推动实现进口替代,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及服务方案、进一步增强双方合作粘性。

由此可看,光大同创服务于优质客  资 源,与联想集团长期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产品结构优化不断升级,积极切入碳纤维领域,突破东丽垄断实现国产替代,未来前景广阔。

四、目前碳纤维背板业务分析

此前公司碳纤维背板主要从无锡山秀、苏州淼鑫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等进行采购:

无锡山秀:2019年1月,公司与无锡山秀合作成立合肥山秀,双方共同合作发展碳纤维背板业务。2019年受处于合作初期、设备采购调试、客户认证安排、客户需求进度等因素影响,合肥山秀向无锡山秀采购碳纤维板材金额较小。伴随碳纤维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2020年,无锡山秀成为公司新增前五大供应商。

苏州淼鑫精密电子有限公司:2020 年成为公司新增前五大供应商。该供应商主要向公司提供模内成型、喷漆等碳纤维背板外协加工服务。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成立子公司苏州领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碳纤维背板加工业务的实施主体。目前该公司已经签署厂房租赁及加工设备购置合同,已经开始建设加工产线以及相关试产工作。

此外,公司积极拓展其他的碳纤维原材料供应渠道,新增拓展其他的原材料供应商同时积极建设自有碳纤维板材生产线。公司于 2021 年 1 月成立子公司厦门奔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碳纤维板材生产业务的实施主体。截至 2021 年末,厦门奔方已形成了生产能力,成功实现碳纤维板的批量生产。

文章来源: 金基研,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次新股估值复盘操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不可思议的碳纤维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