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关机费”就要60万?“天价”手术机器人,我国如何破局?

机器人生态圈 2023-05-26
2794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提质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的融合也同样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引入发展手术机器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被业内誉为“上帝之手”,但也有人因其高昂的价格,将它比作“手术机器人中的兰博基尼”。据悉,每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售价为350万美元,每关机一次就会因为液氮蒸发损失近60万元。“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能以微创方式实施肾部分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和直肠癌根治术等复杂手术,临床用途多达70个。正因“达芬奇”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我国曾在2014年斥资40亿天价,一口气买下近200台,挽救无数患者。

“剥鹌鹑蛋”尽显手术机器人工作之精细

“手术机器人”在医疗器械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大类,在腔镜手术上的应用尤其令人惊喜。近期召开的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观众较往年更多。有参展商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的展览没有完整召开,二是因为医疗健康依然是当下的热门产业。在众多洁白光鲜的核磁共振仪和CT扫描仪的陈列中,腔镜手术机器人形体也颇为巨大,是场馆中科技感最强的器械之一。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这样一种套件:通常分为医生控制台、病人床旁机械臂平台和影像系统三部分。机械臂平台目前大多采用三臂或四臂悬吊结构,包括三条机械爪、一盏电子内窥镜,三条爪臂可以模拟人的双手及辅助手,可以配置切割、抓钳、持针等不同的工具。

不少观众拥挤在一家北京机器人厂商的展台上,观看一场“剥鹌鹑蛋”手术。鹌鹑蛋的大小不过2×2×3厘米左右,外壳厚度仅为鸡蛋的1/3、约0.1毫米,内膜更是只有0.04毫米之薄。在维持内膜完好的前提下揭去外壳,这样的演示能让大部分现场普通观众都信服这台机器在操作精密手术上的能力。出人意料的是,使用机器人给鹌鹑蛋剥壳,比直接用双手剥壳更容易。首先,操作员可以通过3D影像系统将图景放大3倍至10倍,视野更为清晰;其次,机械手臂能旋转540度,远远大于手腕自然转动的270度,自由度更高;第三,因疲劳等原因带来的人为手震,可以被机械消化消除。“这种模式的手术机器人问世已经超过20年,全球执行的手术已经超过1100万例。”该公司市场负责人介绍。

灯光照射下,逐步“蜕壳”的鹌鹑蛋像一颗水球,有很多次,机械手似乎快要戳破蛋膜。当最后一片细如玻璃碎的蛋壳从内膜上剥落,现场观众不禁发出喝彩声。从上述“手术”可以看出,腔镜手术机器人虽然名为“机器人”,但它其实只是具备机器人特征、用于手术的智能设备,目前还远非替代人工的工具。“以3D成像系统为例,它较肉眼的优势就是显而易见的。在放大和低延迟的立体成像系统中,医生能更好地找到器官组织结构的层次,找到层次之后就可以一步一步去做手术,这样也可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精锋医疗的展台讲解员介绍。

北京术锐机器人高级品牌经理赵晶表示,机器人手术已经具有较高的市场接纳度,原因之一是它所操作的手术时间短、创口小、出血少,这能加快患者的恢复。以前列腺手术为例,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切入尿道和膀胱接口,因部位深而切口大,但机器人手术只需开几个1cm左右的小孔,出血量也更少。腔镜手术机器人用途广泛,目前已经被大量用于腹腔镜、胸腔镜手术,覆盖泌尿科、妇科、胃肠科等不同领域。

高价难承受,医患双方均难受益

在当今社会,科技正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同时,医疗领域也在不断追求高品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医疗机器人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应用范围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2014年,一款名为达芬奇的外科手术机器人首次引入我国,这款机器人的高昂售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2,000万的价格,这款机器人堪称机器人界的顶级豪车。尽管价格昂贵,我国仍不惜成本购买了200多台,总计投入40亿。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医 院中最昂贵的设备核磁共振仪售价也只需1,600多万,且被认为是顶级配置设备。而如今的达芬奇机器人却要花费2,000多万,并且不可议价。这个价格几乎是美国市场价格的两倍以上。在我国,这样的高昂售价,已经让许多公立医 院和私立医 院无法负担。这就导致了医疗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受到阻碍,使大量的医疗机器人只能停留在研发和展示阶段,无法真正投入使用。

1999年,一款名为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横空出世。它利用自身的机械优势,帮助外科医生葛利芬完成了一次精密手术,使葛利芬成为第一位依靠机器人完成手术的外科医生。这场手术之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迎来了它的爆发期。2002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母公司直觉外科开始批量生产这一产品。起初由于研发投入巨大,再加上客户购买数量有限,导致每台机器人的价格非常昂贵。平均而言,每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需要投入超过6,300万美元才能购买。

从2009年开始,直觉外科公司开始采用价格不到20美元的英特尔廓尔芯片。这使得整个芯片序列的价格下降了15倍。同时,随着其他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价格也逐渐降低。到了2010年,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价格已经降至150万美元。而我国每进口一台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需要支付350万美元,约合2,000多万人民币是美国市场的两倍以上,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垄断是复杂的问题。

在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占据了67.52%的市场份额,几乎占据了一半市场。而国产手术机器人中,天志航作为主要代表,市场份额还不到8%,差距非常大。即使将其他手术机器人公司的份额加在一起,也无法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比。而且这些公司中还包括了一些来自法国和日本的医疗公司。

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医疗设备,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各个医疗领域,比如外科手术、肿瘤治疗、心电图监测等。而且,医疗机器人作为一种高科技设备,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减少手术风险,降低手术时间和医药费用,这是医患双方都极其希望实现的。但由于高价格的困扰,整个医疗机器人市场缺乏充足的投入,从而使医患双方都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收益,这是非常遗憾的。

手术机器人,国产替代亟需发力

目前,多家国产手术机器人公司已经进入腔镜手术领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其中不少已经做好技术准备,目前申请有效市场准入是其拓展市场、与进口产品竞争的“临门一脚”。多家主流国产机器人厂商反映,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准入已经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放开,眼下进入了加速期。专利申请、技术自研是相关产品的生存根基。

事实上,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壁垒仍然相当厚实,有统计显示,达芬奇机器人在内窥镜相机上就设置了286项相关的专利索赔,这在学术界看来也构成障碍。手术机器人既包括硬件设计,也包括软件设计,要实现完全的技术自主研发,需要走过漫长的道路。国产手术机器人入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给手术机器人降价。上述厂商均拒绝透露未来的目标定价,但市场估算认为,国产机器人可能会将同等技术水平的器械价格降低至每台1000万元至2500万元之间。

据介绍,国产机器人要进入市场,首先要做好培训机制,这主要因为操作机器人的医生资质是由手术机器人公司颁发的。机器人公司要按照不同岗位的需求定制课程,在不同阶段颁发相应的证书。例如完成干式实验(即计算机模拟实验)后,操作者可能产生对产品的了解,这个阶段可以获发一个S1证书,之后有S2、S3、S4,直到真正有了临床可操作标准。等机器人公司验收了受训者的资质,才会有动物实验,最后再上手术台。这一过程也接轨了海外机器人竞品的做法。

科学技术应该造福更多人,国产腔镜机器人也正为此努力。

文章来源: 北辰品谈,小阿刘 ,科普秘探,中国机器人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机器人生态圈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