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晟成功登陆科创板,三大产品线将电源IC领域“一网打尽”

微观人 2023-05-30
3242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5月22日,北京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设计公司美芯晟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芯晟”)成功登陆科创板。

美芯晟成立于2008年3月,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是其董事长、总经理程宝洪,获得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深智城集团、中信建投资本、元禾璞华、Anker安克创新、华天、龙旗等资本加持。过去三年,美芯晟累计营收近10亿元。

该公司是100W无线快充先驱,形成了“电源管理+信号链”的双驱动发展产品体系,拥有无线充电、有线快充、LED恒流驱动、信号链、汽车电子等系列产品。根据IPO文件,美芯晟拥有自主开发的700V和100VBCD高压工艺,已成功推出700余款芯片,累计总出货超过100亿颗。

其产品已进入众多主流智能终端厂商及LED照明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尤其在以无线充电发射端和接收端芯片为代表的产品中,部分关键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终端产品覆盖了品牌A、小米、荣耀、传音等知名品牌。

在LED照明驱动芯片领域,美芯晟已与昕诺飞、朗德万斯、通士达、木林森照明、佛山照明、雷 士照明、三雄极光、立达信、得邦照明、阳光照明、凯耀照明、美智光电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三大产品线相继发力

1、第一成长曲线:高 PF 及智能调光 LED 驱动芯片

LED 智能驱动市场竞争格局:国内 LED 照明驱动芯片领域经过近十年的充分竞争及国 产替代,目前国内企业约 15-20 家,整体市场格局较为稳定。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 发及产业联盟的数据,2020 年通用光源类 LED 芯片国产化率超过 80%,主要厂商包括晶 丰明源、必易微、士兰微、明微电子、美芯晟等;商业类中大功率照明领域由 ST、NXP、 Infineon 和 Onsemi 等国外厂商主导,国产化率较低;智能照明领域兴起时间较短,厂商 主要为晶丰明源、Dialog、矽力杰、明微电子、必易微、美芯晟等国内外厂商。2021 年晶 丰明源 LED 照明驱动芯片出货量超过 60 亿颗,市场份额 44%位列第一,美芯晟市场份额 6%。

美芯晟掌握智能调光技术开创方案,关键技术业内领先。2011 年推出的高 PF 单级恒 流架构作为业内的开拓性拓扑架构,改变了此前需要采用两级架构分别来实现高功率因数 和恒流的方案,奠定了公司在 LED 照明驱动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地位。2014 年,公司开 始从通用驱动芯片延伸进入智能驱动芯片,开创性地提出了把 PWM 信号转变成模拟信号 从而对 LED 光亮进行模拟量调节的方案,解决了以往直接采用 PWM 调光导致的频闪和噪 声问题,使得公司研发的智能驱动芯片率先支持 PWM 转模拟调光功能。此外,公司的智 能驱动芯片在保证足够的调光深度的同时实现无频闪,实现较低的待机功耗与较宽的 PWM 调光频率范围,关键技术指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LED 驱动芯片市场价格自 2021 年高位回调,2023 年初以来进入周期复苏。2022 年, LED 照明驱动芯片市场环境有所改变,由于下游需求萎缩,上游产能供给增加,渠道内库 存压力骤增。 2022 年美芯晟驱动芯片销售收入对抗周期稳中有升:一方面,积极调整销售价格以应 对市场变化,平均单价从 2021 年 0.34 元下调至 2022 年 0.28 元;另一方面,2022 年以 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境内华南市场的需求复苏,公司销量保持了增长趋势。 客户方面,美芯晟与昕诺飞(飞利浦)、朗德万斯、通士达、木林森照明、佛山照明、 雷士照明等知名众多知名 LED 照明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覆盖客户已经超过 300 家。 2021 年,公司在 LED 照明驱动芯片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6.03%,在智能驱动芯片市场占有 率达到 10.97%,在智能驱动芯片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2、第二成长曲线:快充芯片突破高端客户

无线充电芯片包括发射端芯片(TX)和接收端芯片(RX),两者分别连接发射和接收 电感线圈。发射端芯片与电源适配器端进行协议通信后,获取无线充电所需要的电压及功 率,并且将直流电压转化为交流能量,发射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通过磁耦合的方式将发射端能量传输到接收线圈。接收端芯片将接收端线圈的交流能量转化为直流能量后,输出为 高精度、可编程的直流电压,为电子设备供电。发射端芯片与接收端芯片分别通过 FSK 和 ASK 带内通信方式进行无线充电的能量调节、协议认证、异物识别等操作。

美芯晟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接收端和发射端全系列功率产品的公司,Tx、Rx 最高功率 分别为 120W、100W,转化效率 98.5%、反向充电功率 18W 等参数行业领先。2018 年,公司推出首款功率可达 30W 同时具备 10W 反向充电的接收端芯片;同年推出首款集 成 USB-PD 协议的一芯双充的发射端芯片,单颗芯片可以同时对两个终端进行充电;2020 年,推出功率 50W 的高效率接收端芯片;2021 年,推出 100W 接收端芯片。美芯晟重点 攻克接收端芯片,服务国内外知名智能终端厂商的目标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部分关键 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国外头部厂商产品中,转化效率一般在 98%左右,公司产品 的转化效率达到 98.5%,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反向充电功率一般在 10~15W 之间,公司产 品的反向充电功率达到 18W,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无线充电芯片市场份额国内领先:根据 WPC etc.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无线充电发 射端设备出货量为 2.0 亿台,接收端为 5.2 亿台,预计在 2025 年将分别增长至 4.2 亿台和 11.8 亿台。2020-2022 年,公司无线充电芯片出货量从 129 万颗提升至 1721 万颗,产品 均价从 3.76 元/颗提升至 5.87 元/颗。品牌客户方面,2021 年美芯晟产品相继进入国内多 家知名品牌厂商供应体系,对终端大客户实现大批量出货。2021 年美芯晟无线充电芯片市 场占有率达到 1.63%,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品牌 A 及其代工厂商是无线充电系列产品线最主要的终端客户,覆盖品牌 A 旗下智能 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2021 年及 2022 年,美芯晟对品牌 A 及其 代工厂的无线充电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占该系列收入比例为 56.60%、60.87%。

3、第三成长曲线:信号链—光传感芯片

根据 BlueWeave Consulting 预计,2026 年全球光电传感器市场将达 22.6 亿美元, 相比 2019 年市场规模增长 71.4%。美芯晟布局 ALS、PS 及偏振光表冠传感器。 环境光传感器(ALS)和接近检测传感器(PS)用于物联网(IoT)设备、工厂自动化 以及消费电子等应用中。ALS 测量周围光线系统,PS 负责检测附近是否有物体接近并测量 与其距离,两者分别独立却又都利用光学感应系统来实现。

2023 年 4 月美芯晟发布的新产品 MT3305 集高精度、多功能、三通道的 ALS、PS 和 LED 三合一芯片,集成 940nm LED/VCSEL,在保证了超高灵敏度的同时,也满足更小体 积及稳定性于一身。MT3305 可以实现 0.5x~4096x 的超宽增益范围,不仅可以大大增强 设备在暗光下的检测能力,对强光环境同样具备很好的适应性。其环境光检测灵敏度可达 到<0.0005 Lux/LSB,接近检测的距离可达到 40cm 以上。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电子、物联 网和工业。

美芯晟采用自研的光电工艺和镀膜技术,推出集成 VCSEL 的偏振光表冠传感器芯片。 美芯晟偏振光表冠传感器是业界首款、目前唯一能同时集成旋转检测和按键检测的传感器, 旋转角度识别精度可到 0.1 度,精度相比业内同类产品可提高 5 倍以上。

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展望

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下游市场的发展,电子设备数量及种类持续增长,对于这些设备的电能应用效能的管理将愈加重要,从而带动电源管理芯片需求的增长。另外,随着增效节能的需求更加突出,电源管理芯片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功能更加精细复杂,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将持续受益,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预计到2026年行业规模将增长至550.4亿美元。

目前,国内电源管理芯片最大的终端市场仍然是移动和消费电子产品,随着近年来我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出货量的增长,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同时,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电、5G通讯等新兴应用领域市场需求逐步上升,成为市场新的增长动力。而另一方面,工业应用、汽车电子等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产业的发展,终端设备数量及种类迅速增长,在国产替代趋势下,我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为893.6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到2026年行业规模将增长至1284.4亿元。

电源管理芯片作为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电能供应中枢和纽带,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市场空间广阔。随着下游应用市场快速发展,新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也不断出现。仅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近年来便发展起来大功率充电、第三代半导体等新的技术和应用。除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市场外,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工业应用、基站和设备、汽车电子等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产业的发展,全球需要的电子设备数量及种类迅速增长,电源及电池管理芯片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多样复杂,增效节能的需求也更加突出,衍生出对电源及电池管理芯片更为丰富的需求,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 管是,华经情报网,芯东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