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颠覆智慧安防格局,不仅能分类识别还会预判危险

智通互联 2023-06-01
1979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近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360举办了一场视觉大模型及AI硬件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360智脑·视觉大模型以及多款AI硬件新品。

据悉,360在视觉感知能力基础上,结合千亿参数的“360智脑”大模型,并利用十亿级互联网图文数据进行清洗训练,针对百万级安防行业数据进行微调,最终打造出一套专业的视觉与多模态大模型。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借助了大语言模型的认知、推理、决策能力。

360智脑·视觉大模型是构建智能安防系统的重要基础,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实现对图片、文字、语音等多种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这一技术能够在保证准确性和实时性的同时,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安防监控和预警功能。例如,在城市交通管理领域,该技术可以实现车辆违规行驶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有效提升交通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此外,360还推出了多款AI硬件新品,包括智能门铃、智能摄像头、智能路由器等。这些新品都配备了360智脑·视觉大模型技术,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家庭安防监控功能。例如,智能门铃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语音交互技术,帮助用户识别访客身份,实现远程开锁和实时监控;智能路由器则可以自动检测并屏蔽恶意网站和软件,保障网络安全。

安防行业卷起大模型之战

继ChatGpt爆火之后,国内各行各业对AI大模型的角逐越发的强烈,安防行业也不例外。不过,对于大模型的的构建,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实力去搭建的。

就比如说通用大模型,通常搭建这种模型会面临算力需求大、训练和推理成本、数据质量不佳等挑战,只有类似于像百度、阿里这种巨头企业才能有条件去搭建这种通用大模型。

换言之,拥有丰富场景数据积累的公司更适合做垂域模型,这种模型主要是企业基于深度解决行业需求为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训练适合自己的“产业版GPT”。通俗地说,这种大模型针对的就是企业自身所属领域特定场景的需求所延伸出来,为企业业务的拓展赋能。

基于此,目前已有安防产业链各细分领域企业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比如宇视科技的“梧桐”行业大模型、云从科技的“从容”大模型、商汤科技的“日日新”大模型、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等等。

未来,像互联网和云服务大厂、AI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大数据公司、算力公司等已参与到AI“大乱斗”之中的企业会陆陆续续推出自己的大模型,拭目以待。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推出AI大模型整体对当前安防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毕竟如今许多安防企业面临着技术升级、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压力,亟需跳脱传统价格战和狭义规模竞争的思维,寻找安防产业新的突破口。或许,当前AI大模型就是一个风口,能成为企业业绩增长的新赛道。

但也有市场人士提出疑问,如果大家都热衷于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以打响企业品牌,出发点是好的,是否会出现恶性竞争等各种不确定性的问题,依旧是一个迷惑。而且在这条赛道上,落地应用才是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一切都还存在变数。

再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安防产业链各企业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也是基于自身企业过去几十年发展所积累的各项技术、数据和资源的基础之上重新整合,本质上还是一种产品。不同的是功能性或更为强大和便捷而已。待市场逐渐成熟,同质化现象或再现,内卷现象也不可避免的会再一次打响。

多模态+物联网是下一个风口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今天的AIoT要刷新旧的AIoT概念。过去的AIoT只是垂直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为完成特定的任务去搭载特定的算法,而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让人工智能第一次对人类世界的知识有了充分的理解,“经过大模型赋能的AIoT才是‘真AI’”。

周鸿祎针对目前大模型与AIoT行业分享了几个观点。

首先,大语言模型的出现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到来。人类的语言基本上定义了人类所有的知识,大模型的出现让人工智能第一次对人类世界的知识有了充分的理解,使得人工智能从原来的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感知层面,达到了认知层面。

大语言模型并不是只能解决语言问题,它是在理解了世界上知识的基础上,去解决计算机的听觉、视觉等,这一技术未来可能在机器人控制、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发挥作用。

周鸿祎举了一个例子,现在真正的自动驾驶没有实现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摄像头的识别都是在感知层面不是认知层面。人工智能不能模拟人在认知层面的反应和工作,就导致真正的自动驾驶无法实现。

因此,他认为,大模型驱动的智能硬件才是“真AI”。

其次,大语言模型将带来一场新工业革命。此前,大数据并不能直接被利用,需要对其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才能成为领导者决策的依据。而大模型则可以直接向用户提供问答、文本生成、自由交流讨论的能力。大数据就像工业化时代的石油,大语言模型就像发电厂,通过燃烧石油,把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

此前,人工智能离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很遥远,以GPT为代表的大模型,让人工智能到了PC、iPhone时刻,能为各行各业提供通用的办公、问答能力。

他也谈道,所有的行业、软件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塑一次。而智能硬件如何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也是这场工业革命中下一个关键环节。

第三个观点是,从语言到图像,多模态是大模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周鸿祎认为,目前国内同行做的大模型产品能力表现离GPT-3.5很近,离拥有多模态处理能力的GPT-4很远,如果GPT-4是100分,国内众多同行的水平在70分左右。

他说,大模型的发展之路必然是多模态,也就是能输入、输出图像、视频、音频等。不过,现在一个完整的多模态大模型还没有出现。

最后,多模态大模型和物联网的结合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文章来源: CPS中安网,左先森娱乐报,智东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智通互联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