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离不开AI技术,工业AR厚积薄发,十大行业正在受益

科技生活见闻 2023-06-05
4423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GPT的到来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当前全球各大科技企业都在积极拥抱AI,不断推出相关的技术、平台、应用等。AI作为通用大模型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底层技术,甚至被业内人士视为是各个企业“空间折叠超车”的助推力。

同样在AI+AR工业领域,产业发展也正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变。例如在石化行业,结合AI+AR的技术不仅保障了运行工人的安全还让工作流程变得更简单,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国内工业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工业AR仍处于阵痛期

在华为初创阶段,任正非不断强调一个理念“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三步是先烈”,这也刚好印证了工业AR市场的发展。

早期(2012-2016),大多数企业刚入局AR产业时都会选择先布局C端,由于了解工业链需要更加系统的产业知识体系,C端市场相对于B端会容易理解一些。“C端和B端虽然针对不同的用户,但都有一个底层逻辑,未来个人智能终端一定会被颠覆,不同的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和节奏推进,”向文杰向VR陀螺解释道。

如今(2018-至今),随着B端的风向越来越明确,工业AR在政策和市场上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不过想成功的推进B端市场一直以来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2015年微软发布HoloLens产品进军工业领域,应用场景集中在医疗、工业、航天航空等;2017年HoloLens进入中国市场,发布了两个版本:商用版(39188元)与开发者版本(23488元)。

“一直以来,中国头部的工业市场都秉持着乐意尝试新品与新技术的态度,在这方面我国工业是很开放的。”向文杰说。正因为如此,虽然当时微软在产品上还有些技术局限,但也找到了不少愿意为HoloLens买单的企业。

2018年有媒体爆料微软已售出约5万部设备,对于当时的市场来说,5万部是个不小的体量,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微软会在这个市场上越走越深。但并不如预期,2023年微软宣布其刚成立四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已完全解散。

如今,微软工业元宇宙团队的解散,也直接表明了微软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这一年,谷歌也宣布企业版智能眼镜(Glass Enterprise 2)正式停售,并将于6个月后终止对该产品的软件支持。

虽然谷歌与微软都未做成功,但也正因为有了微软和谷歌这些先行者,才推动了市场风向更为清楚。也是在2018年之后,国内工业AR基本有了明确的方向,但如何找到一条适合国内真实情况的路径,仍在探索中。对此,向文杰总结目前推动工业AR市场存在的三个挑战:

“第一,国内大多数制造业连信息化的基础能力都还没有,仅少量的企业用上了信息化技术,而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向很好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头部。”

“第二,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也有很大的不同,国内市场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需要找到适合的路径。但国内属于很有潜力的黄金市场,亦是未来最大的工业AR市场。

“第三,我国工业种类繁多,对于月工资在5000左右的工厂来说,推进信息化很难展开,AR所能够替代的可能性会很小,因为成本很难担负。”

想真正打通市场,就必须依据市场的需求做研发,否则产品销售就可能走进死胡同。杭州灵伴科技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技术导向、市场还未成熟的时候,杭州灵伴科技(Rokid)就成立了海外分公司。在进入工业AR领域时,国外市场已经先探索了2年。

从2020年开始正式进入国内工业AR市场,深刻明白国内外市场的差异之后,向文杰表示:“站在整个行业大环境来看,国内市场必须找到一条适合国内真实情况的路径,这也是杭州灵伴科技这两年在做的事。”

如今,杭州灵伴科技在工业端已为全球70多个国家的企业提供AR智能服务。在国内也与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等头部企业展开合作,推行AI+AR的解决方案。

厚积薄发的中国 AR 设备

2012 年 Google 推出第一款AR眼镜 Google Glass ,虽然产品褒贬不一,但它的出现让更多人了解到 AR 技术。直到 5 年后,微软在当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 MWC 前推出的Hololens 2 才重新再一次激起了大众对 AR 设备及技术的大量关注。要知道那时候的中国仍处于手机厂商大混战的状态。

但来到被誉为元宇宙元年的 2021 年后,回头看会发现原本处于 AR 研发领先的海外企业情况并不乐观,Google Glass 早已不见踪影,微软被爆取消 Hololens 3 ;资本宠儿 Magic Leap 更是毫无动静...

回顾国内,根据 IDC 发布的 2022 年 V2 版《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中显示,中国 AR/VR 市场增速近年来位列全球首位。中国 AR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政策的扶持。中国有一句话,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旦科学技术跟不上,就会在全球竞争中落后。中国人时刻谨记着曾经的百年屈辱,所以长期以来大力发展科技。政策的扶持和倾斜,让国内企业在第四次数字革命来临之际焕发了一次次的生机。尤其是对于 “ 元宇宙 ” 相关技术在工业、文旅等领域的发布的利好政策,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其次,国内企业的处心积虑和厚积薄发。杭州灵伴科技作为一个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企业,就身怀这样的特质。自 2014 年成立起,创始团队就坚信 AI 、AR 相关赛道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海外科技企业有相关技术逐步面世的情况下。所以,杭州灵伴科技于2015、2016年先后成立A Lab(AI实验室)R Lab(AR实验室)及光学实验室,致力发展属于中国自主的 AI 及 AR 技术,并于 2018 年起陆续推出多款 AR 智能眼镜。而前言中提到,获得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的 AR 智能眼镜 X-Craft 就是在潜心研究多年后,面向工业端于于2021 年推出的 MR 设备。

相较消费端的 AR 智能眼镜,杭州灵伴科技深知工业端的重要性,AR 相关技术的出现能让中国工业体系在原本的数字化、虚拟化得以重构,而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工业在数字化升级上赶超海外工业的最佳机会。

科技革命在不断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升级。在经过信息化时代的进化后,国内的工业相较最初已经拥有了本质上的变化,但面对现代工业越加复杂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工业企业和员工所面对的挑战也愈高。

GPT革新,AI+AR正实现工业生产的颠覆与变革

如今,类GPT大模型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以AI为代表的高级人工智能逐步走向舞台的中央。“AI在AR领域中,承载了技术的核心,AR则以载体的形式让AI的技术发挥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向文杰谈道。未来AI技术更像是各行各业的底层能力,AI+的概念便如当初的互联网+,对工业会带来极大的改变与颠覆。

向文杰认为,“AI的发展会让AR的交互变得更简单,同时让工作最核心的部分简单化;另一方面,类GPT大模型的到来,也有可能推动数据治理得到进一步解决,这对于行业来说非常有益。”

此外,AI还可以将工业领域的培训、考试与实战三个模块打通,形成闭环,解决一线新员工作业的痛点。这也正是杭州灵伴科技以AR智能终端切入工业的一大驱动,通过AR智能终端让“人”和智能化机械之间实现有效折叠,打通生产闭环真正实现在技术支撑下的产业融合,最大化地提高生产效率。

“AI在工业中还有个比较好用的地方就是把知识图谱变得更有价值”,向文杰说道。以长江三峡电力为例,每天三峡电力都可能产生10亿级的数据,有图纸、图片、视频等多种形态,AI则可以快速将这些大量的数据作标签化处理并储存。

根据《制造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报告》,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市场,预计到2025年超过140亿元人民币。可以预见,在当下数字经济、数字孪生、元宇宙、GPT等概念的加持下,工业智能化正迎来多种可能。而我国相对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企业,均擅长从具体的场景、领域入手,在视觉、语音、自然语音处理等领域落地,正加速实现工业生产的颠覆与变革。

【AR工业十大典型应用案例】

电气行业:建立AR现场生产故障知识库

全球电气领头羊企业与工业元宇宙AR品牌亮风台联手,构建AR现场生产故障知识库。该知识库主要由两方面来源的知识内容构建组成,一类是常见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知识记录,另一类是AR远程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沉淀。在常见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将会由现场工程师佩戴AR智能眼镜,以第一视角的方式进行完整采集。在采集过程中,现场工程师还可以以语音方式添加问题或者关键说明标记,构建一个结构化的知识库,方便后期应用的时候被模糊检索和快速定位。此外,AR远程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现场知识也会被构建为知识库内容之一,包括远程专家的说明指导、传送的电子文件,甚至,专家使用的AR标注等虚拟信息,都会被系统记录和保存。

航天航空:AR远程目击评审为飞机上天贡献加速度

在C919大型客机推向市场运营的前期关键适航取证环节,中国商飞引入亮风台的AR科技,为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飞院)和民航局上海审定中心远程目击评审保驾护航。上飞院使用亮风台AR远程通讯与协作平台HiLeia进行多人协作的远程试验目击和检查,降低差旅频次和成本。特别是在疫情期间,HiLeia高清视频流和激光笔功能,顺利完成评审方对飞机上定水平设施等检查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去不了现场”和“控不住成本”两个痛点。

汽车行业:AR系统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位于土耳其的56个服务中心,开启大规模AR终端的部署计划。在服务中心现场,头戴AR智能终端的一线人员可拍摄到现场的第一视角画面,实时传输到后端专家的终端上,让后端支持专家可以以第一视角的方式,为一线作业人员提供准确指导。借助AR技术,土耳其梅赛德斯提升服务中心效率高达80%,节省高达10万美元的服务成本,以及减少约500吨碳排放。

煤矿行业:建设AR矿井生产管理系统

安徽特大型煤矿基于AR/AI技术,研发基于煤矿作业过程的AR智能运检系统,实现煤矿作业现场运维巡检工作的数字化、规范化、可视化、智能化。在具体应用场景上,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利用亮风台研发的AR智能运检系统,实现运维巡检任务工单的生成、下发、执行、反馈和全过程记录;另一方面,借助AR技术并集成现有多种数字化信息系统与平台,为AR智能运检系统提供支持。

石油行业:新兴自主科技探索出海机遇

中东地区油田建有成规模的IDC机房设施,通过引入亮风台的自主技术,构建了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以流程化机房设备巡检,实现高效协作与知识积累,建立软硬结合的数智化平台。

在IDC机房巡检场景中,巡检作业人员执行日常任务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故障,巡检人员首先可以按照故障现象描述关键字段,从知识库中检索历史故障恢复视频进行参考。若仍然不能独立排除故障,现场巡检人员此时可以记录故障,并通过呼叫远程专家,借助第一视角、AR标注等功能精准排故。

制药行业:混合现实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

2022年,丹麦跨国制药公司诺和诺德率先引入微软的混合现实技术,其技术人员可在3D中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接收到他们需要遵循的指令,而不是来回切换注意力,不断查看和核对他们的纸质文件,使日常生产工作变得高效且轻松。

钢铁行业:AR智能巡点检开启“钢铁元宇宙”尝试

在现场辅助装配场景中,宝钢基地一线装备工人戴上智能头盔,千里之外的工程师就得以零距离“走”进生产线,与工人协作优化生产装配流程。

宝钢生产基地的热轧产线配备亮风台提供的AR智能巡点检系统和全国产的AR智能眼镜HiARH100,最终打造出一个实时数据可视化、现场交互智能化、远程协作精准化的工业元宇宙空间,相关设备/产线信息可以被直接呈现在空间中,并且通过AR终端在物理空间中“看见”和交互,完成人、(现)场、数(字)的融合。

电力行业:国家电网打造AR远程培训智慧教室

2022年,国网湖南电力引入亮风台AR远程协作平台,以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智慧教室为试点,创新性地将AR远程协作能力应用于岗前培训场景中,在生产环节中把AR远程协作这种工业基础标配能力从后端应用到前端,为电力行业的人员培训打开了新思路。该远程协作智慧教室还可应用于一线技能人员现场培训、3D培训指导书、远程教学、事故演习、应急培训等场景。

化工行业:AR科技提升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云南龙头化工集团的“3D智慧工厂一张图建设”方案主要以“三维建模+视频AR”方式构建实景数字孪生工厂的可视化基础底座。在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基础上,该集团采用亮风台AR增强现实算法,实现对工厂内原有监控摄像机兼容利旧接入,并能将视频画面中的摄像机、道路、生产车间、设备状态等信息,以AR标签形式标注在视频画面中,整体形成视频实景地图,使监控人员在实时监控画面上能够直观快速了解目标信息,还可以和不同生产业务系统融合,颠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体验。

印刷行业:融合AR技术优化售后服务效果

日本印刷品牌柯尼卡美能达集团引入AR技术,为远程专家打开“第一视角”,重塑传统服务场景中远程专家亲赴现场的教学模式,颠覆低效沟通,提升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文章来源: VR陀螺,中国工业报,IP年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科技生活见闻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