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盛会SNEC 2023:这些都是未来流行趋势

阳光观察室 2023-06-07
2191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近日,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光伏行业盛会——SNEC 2023上海国际太阳能光伏和储能展览会上,在68家主流参展商中,多达56家都展出了600W+组件产品,占比超过82%,主流企业全部挺进600W+。其中基于210技术的600W+产品占绝对优势,达60%;在PERC、TOPCon、HJT三种技术路线中,基于前两者的600W+产品占比超81%。600W+及210叠加TOPCon引爆这一全球最大光伏展,并成为未来笃定之势。

主流企业全部挺进600W+,成行业基础配置,210技术占6成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光伏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SNEC几乎汇聚了全球光伏行业的绝大多数知名企业和行业精英,同时也成为各大企业争相“斗宝”的绝佳舞台。

在本次展会上,几乎所有主流光伏组件厂商纷纷展出了其600W+明星组件产品,其中有14家企业的组件产品功率已经超过700W。超50万全球参观者见证,600W+超高功率光伏组件发展潮流已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本次展会中,超82%的组件制造商展出近100款600W+组件产品。其中包括全球光伏组件龙头晶科、晶澳、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通威、爱康、协鑫、正泰、亿晶光电、中来、环晟、赛拉弗以及光伏“新势力”的双良节能、横店东磁、华晟、华耀光电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事实上,600W+组件高功率组件早已风靡全球。从去年的德国Intersolar、南美Intersolar、北美RE+到今年的西班牙Genera等国际展会上,600W+组件产品屡见不鲜,以天合光能、阿特斯、东方日升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更是掀起了一场超高功率组件的风暴,600W+组件频频亮相,并且牢牢占据了国际光伏展会的“C位”,成为国际大展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从产品电池尺寸来看,特别是在600W+组件展品当中,使用210、182以及矩形电池的组件占比近九成。而其中,210占绝对优势,占比达60%。显而易见,大尺寸、高功率组件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调研中小编还发现,为了充分提升功率、更好地利用集装箱空间与组件内电池片间距的剩余空间,头部企业纷纷使用矩形硅片,采用标准2384(2380) *1134 mm组件尺寸。各家组件龙头企业可谓基本达成了共识。

产业链价格接近底部

5月中旬至今,光伏产业链价格降速加快,判断其中主要原因还是产能结构出现错配带来的库存压力+终端观望情绪加重导致的短期需求收缩,导致上游价格加速下行。根据硅业分会上周(5月31日)报价,硅料均价在11.1-12.2万元/吨左右。预计本周价格还会持续下行,探底在即。目前来看,产业链价格下行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产业链价格底部平台或将出现。

而随着光伏成本的加速下行,将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从价格跌幅来看,电池组件价格跌幅小于硅料硅片环节,产业链利润向电池组件等下游环节转移,盈利有望迎来改善。展望后续,组件价格在旺盛需求支持下或将保持较高韧性,降价压力较小。海内外终端经济性得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据硅业分会数据,5月国内多晶硅产量11.56万吨,环比增长4.62%。1-5月国内多晶硅累计产量53.01万吨,同比增长 90%;按硅耗2.6g/W 测算,可支撑约204GW 组件产量。预计后续硅料调整持稳后,有望刺激下游观望需求启动。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达到370GW,同比增长约54%。

此外,最近光伏还有个利好,那就是美国针对东南亚的反规避调查尘埃落定,关税2年豁免期仍在。关税政策改善背景下,结合当前产业链进入跌价通道,开发商项目建设意愿强烈,美国叠加前期递延项目补装,23年装机有望达到40GW-50GW,同比翻倍以上。

今年光伏产业链还有一大看点是,N型电池新技术快速发展。当前TOPCon电池量产性价比最高,其效率已达 25%以上,成为大多数光伏组件企业后续发展目标方向。从国内实际招标情况来看,2月17日,国电投5.65GW组件集采开标,N型占比32%;2月21日,中核汇能6GW组件集采开标,N型占比42%;4月17日,华能6GW组件集采开标,N型占比50%,N型组件需求持续旺盛。后续来看,考虑新增产能爬坡以及潜在的石英砂以及POE粒子紧缺的问题,PVInfoLink预计2023年TOPCon组件出货约110GW,出货占比约29%。2024年TOPCon产能将超过PERC,N型组件产品出货占比有望达到60%。

TOPCon电池产能释放或不及预期

N型电池的发展是行业的必然趋势,其中TOPCon电池技术成为N型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前根据各企业公布的扩产情况及计划,截止2022年年底,市场已经投产的TOPCon电池产能超过40GW,该行预计2023年TOPCon电池新增产能规模要超过150GW。此外,TOPCon电池产线可以兼容PERC电池产线,其中有100GW以上PERC产能具备升级为TOPCon的可行性和竞争力。但目前来看,TOPCon电池的产能释放并未及预期,一方面是工艺路线选择比较多样;另一方面是制备工艺的成熟度和稳定性还需要提升。

该行认为TOPCon电池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主要是工艺成熟度和设备选择两个方面。

从工艺上来看,TOPCon电池和PERC电池在工艺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了扩散和氧化层的制备上,PERC电池为磷扩散,TOPCon电池为硼扩散;PERC电池在背面制备三氧化二铝和氮化硅,TOPCon电池在背面制备遂穿氧化层、Poly层和氮化硅层。遂穿氧化层和Poly层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其中遂穿氧化层和Poly层制备的均匀度和厚度都会对转化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遂穿氧化层和Poly层之间的配合也要试验,遂穿氧化层、Poly层和硅片之间地配合规律也需要持续的摸索。

另外,LPCVD和PECVD在制备工艺上也有所差异,生产厂家在工艺路线的选择上也在探索。这种情况就导致了TOPCon电池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同时较早推动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也将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

TOPCon电池需求旺盛,或出现供不应求。随着N型电池逐渐投放市场,基于N型电池更高效率、温度系数更低,且随着成本的下降性价比优势逐步凸显,市场对于N型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国内光伏开发商在招标中都规定了N型组件产品的招标规模;另一方面欧洲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对于TOPCon产品需求旺盛。在这个情况下,具备明显性价比优势的N型等高效电池片或面临结构性紧张的格局,且将保持较长时间的溢价水平,而拥有多种新型高效电池片产能和产品的领先厂商有望进一步巩固盈利优势。同时产能的持续扩张也将带来设备和材料需求的增长。

文章来源: 锐叔论市,金融界,世纪新能源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阳光观察室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