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50亿,Zume却破产了!机器人企业,路”向何方?

自动化那些事 2023-06-07
2250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这几年,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简直火热朝天,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自动化,每每听到,你再不努力,连搬砖的机会都没有了,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岌岌可危,随时可能丢掉工作。

近日,据The Information报道,一家筹集了近50亿美元的机器人披萨外卖初创公司Zume在经历了一系列技术挫折后倒闭了。Zume成立于2015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可制作披萨的机器人,但一直未能将其变为现实。因此,该公司于2020年转向致力于可持续包装。不过新的方向也未能让该公司走出困境。

跨国巨头软银,投资失败

Zume,这曾经被投资界寄予厚望的初创公司,试图通过引进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来彻底改变比萨饼的制作过程。成立于2015年的Zume,一直以其创新和大胆的想法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在创业初期,该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利用机器人自动化比萨饼的制作和配送过程。为此,Zume获得了包括Softbank和AME Cloud Ventures在内的投资者的大力支持,总投资接近5亿美元。

尽管Zume的目标是通过引进机器人技术来改变比萨饼制作过程,但在实践中,公司却遇到了一系列的技术困难。最初,Zume制作比萨饼的方式是在移动的卡车里烘烤比萨饼,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无法防止熔化的奶酪在烹饪过程中从比萨饼上滑落。这种技术问题导致公司需要不断地调整其比萨饼的制作方式,而这些调整又使得公司面临了更大的财务压力。

另外,Zume也曾试图转变其业务模式,从制作比萨饼转向成为可持续包装制造商。然而,这个转变并未如预期那样成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高级人员离职和财务问题后,Zume在2020年裁减了超过500名员工,其中包括所有的机器人和食品配送卡车业务的员工。在这期间,Zume的一些筹资交易未能达成,加上大流行病对经济的影响,导致Zume最终无法维持其运营。

Zume的经验也表明,机器人技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取决于其被整合到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中。Zume在这方面遇到了问题,尽管公司有强大的投资支持和具有潜力的技术,但是在尝试转变其商业模式时遇到了困难。尽管Zume没有实现其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器人技术不能在食品制造或其他领域发挥作用。相反,通过理解Zume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机器人技术,以及在引入这种技术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投融资热度高,挑战与困难并存

中国电子学会将机器人基本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协作机器人的市场定位常常被视为是工业机器人的补充应用,除工业外还可以大范围地走入商业应用场景。世界范围内对人形机器人并无标准定义,相比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其绝对优势被认为或体现在人机情感交互和非结构场景的适应能力。政策与需求共振下,这个有较高技术门槛的重资产行业在近几年迎来资本的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融资事件共计近500起,融资总额近840亿元。2018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融资热潮在2019年相对回落后又持续走高,在2021年攀升至228起。

截至2022年9月,融资热度处于平稳状态,笔均融资金额达近年最高,约2.6亿元/笔。在获投的254家企业中,以商用服务机器人为主营产品的企业占比超过60%,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产品的企业位居第二。从融资轮次看,A轮相关事件占比逐年递减,C轮及后期融资事件出现上涨势头,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不止如此,这期间多家企业冲刺IPO,扎堆上市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手术机器人”细分赛道表现尤甚。然而,综合一、二级市场数据看,已上市企业公告中的持续亏损、股价一路走低,与拟上市企业的零收入现状,仍暴露出诸多机器人企业光鲜下的商业化困境与资金难题。大规模资本融资与银行信贷给了这些公司加码技术与产业化的外援,造血不足与实际掌握的资金短缺让其不得不补血续命,甚至一些已上市公司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协作机器人,路在何方?

融资之外,决定格局的还有产品、技术特性、商业化闭环等。国内机器人企业正展开对供应商、渠道、优质客户、人才的争抢,怎么做差异化竞争,考验着企业找场景和定义产品的能力。目前,差异化路线下,出海、下沉、转战新能源、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正成为诸多国内机器人企业弯道超车之道,这代表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下沉市场、海外市场对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存在差异,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尽快适应新开拓市场成为机器人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参考部分公司的业绩报表,优必选的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7.8%提升至2022年前三季的14.9%,截至2022年9月底产品已遍布全球超过40个国家。海康机器人的海外收入从2019年的0.91亿元增至2022年前三季的2.93亿元,占比从9.86%增长至10.52%。像其他厂商一样,这两家公司不断向国内、海外拓展营销网络,靠产品+服务抢占先机。比如,海康机器人坦言,在国内将继续区域下沉工作,以软件平台为核心,硬件产品为基础,设立更多的分公司和办事处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强化和提升公司在当前销售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也将不断拓展海外营销网络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并积极完善海外市场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新能源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拉力逐步提升。在2022高工机器人年会上,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直言,工业机器人传统的主力下游3C行业明显下行,金属加工、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需求增速也有所下滑。2022年新能源行业成为最大的需求拉力,锂电、光伏,以及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整车行业需求增速上行。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整体增速预期为20%至25%,新能源行业仍然是最大驱动力。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未来国内机器人应用将聚焦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商业社区服务十大重点领域。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较2020年实现翻番。日前,上海也公布第一批《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日益明朗。

随着国内的政策导向,机器人企业谁能最终在这条大赛道上跑出佳绩?

文章来源: 协作机器人服务平台,产业这条链儿,硅星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自动化那些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