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价触两年高点,光伏行业影响几何,银浆玩家如何突围?

光热一家亲 2023-06-13
1860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数据显示,白格从今年2月底的4874元/千克,上涨至5月初5866元/千克的高点,两个多月涨幅超过20%。银价疯涨,对于光伏产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01 银价疯涨,一个月多支出25万元?

河南济源被称为“中国白银之都”,2022年白银产量占到全国约20%。在当地的一家金银饰品加工企业,工人们正在赶工一批发往深圳水贝市场的银饰品。熔银、车花、电镀,印有不同图案的银手镯就制成了。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初到现在,批发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他们也忙了不少。

河南省济源市某金银制品企业副总经理 王涛:我们接到的订单相对比较多,5月份实际生产销售580公斤的体量,去年同期生产300多公斤。

记者了解到,白银的工业需求近年来也有明显增长,目前占比在50%以上。

在江苏南通的一家光伏组件生产车间,产线满负荷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块光伏面板上大约会有72片巴掌大的电池片,上面的银色导线就是用银浆制作而成,今年公司对银浆的需求同比增长了50%左右。

江苏省南通市某光伏组件生产企业董事长 万里荣:以新型光伏电池技术为例,一块72片的组件需要银浆7.9克。现在公司一年需要银浆160吨,银价上涨对企业来说,折合一个月多支出25万元。

02 光伏产业,能否此地无银?

光伏银浆,是光伏电池片制备的核心辅材之一。主要用于制作光伏电池电极,能直接影响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以目前主流的单晶单面PERC电池片为例,电池片成本构成中,硅片占比约为75%,银浆是成本占比第二高的材料,约占电池片总成本的8.5%,占电池片非硅成本的33% 。

现在光伏电池技术正从P型向N型全面迈进,但是,对于白银的需求,不降反增。这是因为,无论是TOPCon,还是HJT,无论是对于银浆的消耗,还是银加工费用,比PERC更高!

耗方面,PERC 银浆耗量 6-8mg/w,TOPCon银浆耗量 10-13mg/w,而 HJT 银浆耗量20-22mg/w。

在加工费方面,当前Perc正银加工费约500元/KG,TOPCon加工费高出Perc正银300+元/KG,而 HJT加工费高出Perc正银1000+元/KG。

海通国际认为,N 型浆料提高银浆单耗,预计2022-2024 年全球银浆行业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8%。

目前,电池银浆分为高温银浆和低温银浆两种。P型电池和TOPCon电池使用高温银浆,异质结电池,由于采用非晶硅薄膜,全程需要低温制备,因此所采用的银浆也必须是低温的。银浆在电池片成本中占比较高,目前主要通过多主栅技术以及减小栅线 宽度来减少正银消耗量。

HJT在这一轮技术路线竞赛中暂时落后于TOPCon,除了设备产线成本以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非硅成本中的低温银浆,成为产品降本的主要障碍。

根据CPIA统计,2021年我国光伏正面银浆国产化率已达61%以上,光伏背面银浆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其中,TOPCon电池用正面银浆国产率达70%左右;在2020年时,HJT用低温主栅银浆国产率仅为10%左右,细栅用银浆全部依赖进口。

这主要是,与传统高温银浆相比,低温银浆技术主要被日本京都电子KEM独家垄断。售价也更高,每公斤约6600元,较高温银浆高出2000元左右。低温银浆在HJT电池片总成本中占比一度高达24.3%。

03 银浆赛道,玩家如何率先突破

虽然银浆赛道的竞争比较激烈,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竞争的。就比如帝科股份除了在P型单晶PERC电池导电银浆出货持续增长外,也在积极转型N型的TOPCon电池,针对于这种电池的银浆占比已经超过了30%,仿佛只有转型才能更好生存下去。

但需要注意的是,去年帝科出现了亏损,主要也是进口银粉而持有的外币贷款产生汇兑损失(约1亿元)。

这里也补充说一下笔者预判的光伏行业的大趋势,未来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主要是 TOPCon和异质结(HJT)电池),尽管目前的市场份额还不到5%,但凭借着更高的转化效率,市场份额的增长基本是板上钉钉。而且,N型电池是天然的双面电池,光伏银浆消耗量高于P型(高出50%左右),这无疑对银浆玩家也是一个利好。

此外,聚和材料也在低温银浆上做足功夫(低温银浆主要用于HJT光伏电池),已批量供货多家客户,而且预计今年二季度银浆的整体出货量超过450吨,比一季度还多了80多吨。

从去年的业绩看,聚和材料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8%和58%,主要也是受益于正面银浆的出货量增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在银浆领域持有的专利数超过了300项,在行业中是排名第一的。

而苏州固锝具备的500吨光伏银浆产能可以在高温和低温间任意切换,就比如前年,高、低温银浆价差 2000-2500 元/公斤,这种价差也给了苏州固锝进行灵活切换、实现业绩增长的根本动力。

说白了,要提升银浆玩家的利润率,银粉的自主突破也成为关键的一环。以正面银浆为例,银粉的成本占比已经超过了95%。

所以银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形态和粒径是决定银浆导电性、烧结质量等特性的主要因素,其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是球形银粉。

如果国内玩家能实现技术的突破,则国内玩家则能凭借交期短、周转快的优势,让银浆企业提升资金运用效率,降低采购资金压力。自主突破进程中,去年常德经开区引进国银新材料2000吨级高性能超细银粉生产项目,也算是国产替代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未来谁能在这条赛道上率先突破,谁必将能尝到最甜的一块蛋糕。

文章来源: ​赶碳号科技,星空财富BJ,央视财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光热一家亲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