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再获技术突破,探索其背后科学家的科研攻关之路

破铜烂铁 2023-06-20
3544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近日,鞍山钢铁研发生产的1850MPa级新型防护钢AZF550通过15家主体车辆设计单位评审,认为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鞍钢新型防护钢通过15家单位评审鉴定

近日,鞍钢1850MPa级新型防护钢AZF550通过15家主体车辆设计单位评审鉴定,一致认为产品力学性能、抗弹性能、工艺性能均达到设计指标和用户使用要求,生产工艺稳定,具备批量供货条件。该钢种的成功研制标志着鞍钢中薄规格防护钢板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鞍钢AZF550钢板在轻量化替代和规格多样性等方面较同级别钢种有明显优势。据介绍,该型号钢板为外贸车型制造增加了可选钢种,提高了国内车型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巩固鞍钢集团在国内防护车辆领域的领先地位,对提高鞍钢超高强钢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钢种已率先在某外贸新车型上使用,未来还将替代进口钢板和国内同级别钢板在轻型防护车辆上应用,将为鞍钢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打破俄美垄断,鞍钢自主研制航母特种钢

在我国修造航母时,因无球扁钢、甲板钢等特种钢钢材,当时全球也只有美俄能造。我国曾向美、俄求购,但是,美国封锁了特种钢技术,俄罗斯拒绝卖给我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国决定自研自造,这个任务就落到了鞍钢身上。

鞍钢也没有辜负期望,经过几年的研造,也造出了当时航母上需要的特种钢材。

又经过这几年的刻苦钻研、细心打磨,各项参数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合金钢的屈服强度达到了1000MP以上,已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还与大学合作,研制出了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种钢。这种钢材通过科学的热处理方式,延展性达到自身的18~25%,在交通安全和航空航天安全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避免或减少了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鞍钢还引进了超大型轧钢机,可以轧5.5米宽、40米长的钢材,压轧力高达10万吨。鞍钢还改进了轧机的操作工艺,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并可以减少碳排放。

我国航母70%的钢材都由鞍钢生产,可以说,称鞍钢是特种钢之王也不为过。

当然,最开心的莫过于不再被卡脖子了。

在鞍钢取得的成绩背后,自然离不开背后工作者的努力,严玲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她将科研方向瞄准国之重器,勇攀钢铁科技高峰。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鞍钢、奉献所学、持续攻关,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的相关技术难题,为我国海工钢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看看她的“英雄事迹”。

研发海工钢 瞄准国产化,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物名片

严玲,1971年出生,教授级高工,现任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她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曾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 党员等荣誉。

研发系列精轧螺纹钢筋,被用于三峡大坝岩体锚固等国家重大工程

“我父母每次出门都穿上藏蓝色的工作服。即使是每周仅有的一个休息日,他们也常常在单位加班。”这是儿时的严玲对父母最深的印象。然而,逐渐长大的严玲慢慢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也深深地理解了老一辈鞍钢人的奉献精神。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不断涌现的鞍钢典型,激励着我不断学习和前进。”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严玲义无反顾地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把金属压力加工专业作为第一志愿。

1994年,严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她本来可以到大城市工作,但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鞍钢,“我要像父辈一样扎根鞍钢,奉献所学,助力实现钢铁强国梦。”进入鞍钢后,严玲从轧钢车间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做起,在热火朝天的轧钢生产线上,虚心地向工人师傅们请教。机器坏了,她就研究如何修理;数据缺失,她就连轴转地查找原因。工人师傅们都很佩服她,“这个小姑娘,爱看书、好钻研、不娇气、能吃苦,有股子拼劲儿!”

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997年,严玲正式投入到钢铁材料新产品开发中。6年时间里,从初轧、大型、小型、无缝到线材、厚板,她几乎跑遍了鞍钢各产线。她首次参与的研发项目,就在业界引发不少关注。“我和团队在国内率先研发的系列精轧螺纹钢筋,被用于三峡大坝岩体锚固、路桥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这让我备受鼓舞。”严玲自豪地说。

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她能静下心来搞研究?严玲说:“每一个鞍钢人都有着一个‘钢铁强国’‘钢铁报国’的梦想。当你穿上这件工装,心中就自然生出一种责任感。”

实现船用耐蚀钢首次国产化,牵头制定6项国家行业标准

“在接触了海工钢的设计与研发后,我逐渐发现,我国在海工钢研究领域还有很多技术空白。”向海洋用钢材料领域深处探索的“种子”在严玲心中萌发,“空白意味着未知,也意味着有更多可能。”

2011年,国际海事组织将油船用耐蚀钢作为唯一的替代涂层防护方案,并纳入强制执行标准。当时,只有一家国外的钢企能够生产这种钢材。严玲认为:“如果再不自主创新,不开发出关键核心技术,咱们的造船产业将会遇到很大困难。”于是,鞍钢马上开展耐蚀钢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并将这一重任交给了严玲。

“那时,国内在货油舱用耐蚀钢的材料体系、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是完全空白,没有任何资料可查,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有人说,我们的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严玲从基础研究入手,探索出全新的耐蚀成分体系及与关键特性相匹配的制造工艺,最终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成功开发出系列油船用耐蚀钢板,造船工艺性和各项性能指标显著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并通过了多国船级社认证,实现了船用耐蚀钢的首次国产化。

“建设‘钢铁强国’,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等不来的。”严玲回忆,2013年,我国计划建造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一号”,并提出设计寿命25年、能够承受12级风浪等标准。这就需要一种超高强度钢,然而当时国内没有钢企能够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国外进口则价格高,供货时间无法保障。接到任务后,严玲带领团队迅速开展科研攻关,虽然历经了一次次失败,但最终成功研发出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

为实现“国船国材建造”,鞍钢组建了“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严玲暗下决心:“我们的科研要始终瞄准国家需求。一定要发挥平台作用,为鞍钢海工用钢研发插上腾飞翅膀。”7年来,严玲带领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发出货油舱用耐蚀钢、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钢、极地船舶用耐低温钢、超深水钻井平台用高强钢等多个系列高性能海洋装备用高端产品,牵头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项,保障了我国先进海洋装备用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

开发出国内首次全系列大厚度超高强止裂钢板

在集装箱船用高强超厚止裂钢板研发过程中,针对摸清工艺参数,严玲带领研发团队成员连续几周进行24小时“跟钢”,苦苦寻找打破技术瓶颈的方法。为找出止裂钢性能波动原因,团队成员历时8个多月,摸排了所有关键工序和几十个工艺参数,反复对比分析,不断进行优化。

最终,严玲带领团队通过打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开辟新的使用场景,创造全新的控制理论,在国内首次开发出全系列大厚度超高强止裂钢板,并通过多国船级社认证,啃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2016年7月,鞍钢在与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斩获包括止裂钢在内的大连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两艘2万箱超大型集装箱整船用钢供货订单,实现了这一高端船型的首次国产化示范应用。

此后,鞍钢又独家供货世界首艘2.4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等,实现该型号钢板全面国产化应用,并且鞍钢供货的止裂钢板宽度、厚度均是国外公司所不能生产的极限规格,为我国真正实现“国船国材建造”作出重要贡献,在世界再次叫响“鞍钢制造”。

“那段时间,我脑子里想的全是止裂钢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分析,就连做梦都是在看钢板内部组织。”回忆那段研发岁月,严玲感慨万千。

鞍钢股份中厚板事业部轧钢工田宇深有感触地说,严玲“跟钢”与其他人不同,是从坯料装炉加热、轧制一直跟到成品热处理、划样和剪切,贯穿生产全过程,“每一道工序她都紧跟不放,还会跟我们交代温度如何控制,并一起研讨轧制步骤,这种一丝不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等不来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还是自主创新。”一路走来,严玲对这句话理解得愈加深刻。

回忆起攻克油船货油舱用耐腐蚀钢板工业生产技术难题的艰难处境,严玲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国内在货油舱用耐蚀钢的材料体系、生产技术这些方面完全是空白,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查,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很多人都说,我们的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严玲偏偏不信邪,她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从基础研究入手,揭示出低碳钢在货油舱环境下的腐蚀机理。结合鞍钢集团装备与工艺条件,严玲和团队成员探索出全新的耐蚀成分体系、关键特性相匹配的制造工艺。

“仅在实验室,我们就做了近20炉的小炉冶炼,又进行了10余轮、近2000吨的工业化试验,检验、分析与评价了上千件试制样品。”严玲说,科技攻关的过程虽然异常艰辛,但面对成功开发出的系列油船用耐腐蚀钢板,造船工艺性和各项性能指标显著优于国际同类产品的成果时,大家觉得一切都值了。

近年来,严玲共主持研发出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国内和全球首发产品6项,累计创效4.6亿余元。在她和研发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下,鞍钢已成为我国认证品种最全、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造船用钢生产企业。

文章来源: 华声在线,中国发展网,东北新闻网,幸福人生是安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破铜烂铁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