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绿电属性欧盟未明确,面对出口碳关税我国如何未雨绸缪?

水利人小吴 2023-06-20
2123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2022年,欧盟通过新电池法,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LCA)加强管控,碳足迹要求将分阶段实施。今年10月1日,欧盟碳关税将正式生效。这会不会对出口造成新障碍?

欧盟新电池法

未明确水电绿电属性

宁德时代(300750.SZ)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到目前为止,动力电池还没有被列入欧洲碳关税范围,不过按趋势来看,未来很可能会被列入。同时欧洲还发布了《欧洲电池法》,主要规定了碳足迹,过两年会作为强制标准。

他分享了宁德时代对《欧洲电池法》的解读。首先指出,《欧洲电池法》的规定和中国“3060”双碳目标是一致的,绝对不是坏事。宁德时代分析发现,动力电池碳排放80%-85%来自上游,为此宁德时代通过“Credit计划”与合作伙伴全方位掌控碳足迹。

碳足迹的核心之一是绿电使用。但一个关键是绿电怎么定义。“我们一般认为,水电就是绿电,但解读《欧洲电池法》发现不确定性。风电、光电毫无疑问是绿电,但水电在两可之间。希望在国家层级产生对话,看看哪些电是绿电,哪些不是,给产业指示作用。”

远景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赵卫军指出,远景动力现在与全球客户的订单中规定了每个产品的碳排放量,超过要罚款,甚至不能执行订单。“现在碳税是100欧元每吨二氧化碳,是成本加成,过几年就是贸易壁垒。行业要主动提早防范和应对这个新型贸易壁垒。”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碳中和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从国际贸易来看,碳关税肯定要引入,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那么,绿电是否有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国内某能源研究所专家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凭证,根据规定,绿证核发范围覆盖包括水电在内的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也就是说,水电的绿色电力属性在我国是被认可的。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原副秘书长张博庭指出,国际社会对水电开发(水库大坝)的生态作用的确存在过争议。不过,在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到会的192个国家领导人达成共识:在世界上各国都在鼓励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来减缓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呼吁全球能源供应多样化和增加包括大型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份额。至此,大型水电被明确认定为绿色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若欧盟不认可水电是绿色电力,将站不住脚。”

欧盟有条件认可

具体操作细节有待明确

水电是绿色电力,问题症结出在标准互通和计算方式上。

博萃循环董事长林晓向记者指出,欧盟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是覆盖水电的,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里也明确包括水电。国内绿电交易目前只覆盖光伏和风电两种发电形式,操作层面水电尚未纳入其中。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相关要求,以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上网电量为主,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扩大至符合条件的水电。

某电力交易中心研究策划部主任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业内多次呼吁将水电纳入全国绿电交易、绿证交易范畴,体现水电绿色属性和工商业企业清洁用能价值。

事实上,风电光伏在欧盟也是有条件认可的。“目前,绿证主要记录买方认购时间、数量等信息。买方在认购后,如何使用、电量何时视为用尽使得绿证失效、绿证注销等状态都无法追踪,因此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此,林晓指出,无论欧盟的碳关税或是《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都还未明确绿证的作用,即企业是否可以通过购买绿证的方式来抵消碳排放。国际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具有独立的追溯系统,与国内绿证系统的标准和机制不一样,所以理论上,两个独立的系统无法互通。

我国绿证交易、绿电交易与碳交易还存在重复计算问题。“欧盟在计算间接(用电)排放时会套用一个中国电网的平均排放强度,但电网排放因子并没有排除已经被购买的绿电。换而言之,1度绿电可能卖了两次以上。”中创碳投首席科技官唐进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碳关税实施将分两个阶段,到2025年之前,只需提交产品碳排放数据、生产国承担的碳排放成本等证明材料,还不需要为此缴纳费用。2026年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今年才开始填报数据信息,具体操作细则还没有明确。”

完善国内绿证制度

积极和国际社会沟通对接

考虑出口企业应对欧盟碳关税诉求,有必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

上述问题已经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已明确,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在国家能源局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国家能源局将推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明确绿证的权威性、唯一性、通用性和主导性,扩大绿证核发和交易范围,拓展绿证交易平台,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做好与碳市场的衔接。进一步明确绿证核发、交易的具体操作方式。

“先把绿证交易机制做好,把核发、交易、认证体系建立起来。做好自己,为国内用电用能企业做好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影响国际标准向我们主动靠拢。”上述专家指出,应对碳关税当务之急是练好内功,捋顺国内碳市场和绿电、绿证机制,并积极和国际社会对接,提升我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和公信力。

碳足迹核算清楚,才能减明白。林晓指出,企业要加强碳排放管理,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及数据质量,做好合规准备,由被动变主动,并积极关注国际法规动态,加强对显性及隐形法规的识别及应对。与此同时,头部企业要积极引领产业链企业上下协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及政策误判。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若绿电已用于降低买家碳足迹,这部分的电力就应该从电网排平均排放因子计算中剔除。”唐进指出,生态环境部每年会公布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理论上,计算覆盖范围越小,相应的电网排放因子越接近单位电力实际间接排放。四川、云南等地建厂的企业,可以考虑寻求政策支持,推动省级或区域建立更加体现地方绿色电力优势的电网排放因子。

文章来源: 中国能源报,红星新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水利人小吴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