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天管地管空气,还保持24小时“在线”!“城市大脑”让防汛工作越来越智慧

IOT生产队 2023-07-06
2578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打开“一张图”,雨情、水情、工情,气象预报、洪水预报等实时信息在屏幕上准确呈现。通过构建矢量底图、降水简报、气象预警、降水图层、监测对象、重点关注六大模块,让水利、资规、气象等部门数据整合到一起,打破了传统防汛工作的信息壁垒。

这个数字大脑充分应用了数字防汛,依托市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接入气象、水利等10余家防指成员单位实时监测监控数据。该平台具备综合业务管理、风险隐患监测防控、预测预警、预警发布、指挥调度、应急保障、新闻发布、应急评估、模拟演练等功能,并建成应急一张图,包括防汛抗旱、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智慧消防四个模块,全面提升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真正实现资源一图汇尽,风险尽收眼底。

“智慧大脑”管天管地管空气

7月4日午间,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作出研判,沈阳市发布防汛黄色预警并启动城市防汛三级应急响应。与此同时,镜头切进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值班人员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辖内16个易积水路段及周边环境的实时画面,便显示在了大屏上,雨量雨势、积水排水等情况一览无遗。

“看”画面,还只是表面功夫。基于一整套智慧监测系统,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早已钻进了“水下”,实时监视起了水位——在每一处易积水点,都设置了液位仪,即时采集水位高度数据,并将信息传送至排水泵站。一旦积水到达一定高度,立刻发出指令,触发排水泵,启动排水模式。“这个过程甚至不需要人工指令。排水泵站会根据泵池液位,自动计算需要启动多少个排水泵。比如液位5米,需要启动3个排水泵,到了7米启动6个排水泵,迅速排水防涝。”工作人员表示。

城市运营管理平台的信息,还实时与城管、应急、交警等部门联动,第一时间报险、查险、排险,帮助城市启动有效措施应对暴雨天气,保护市民平安度汛。晚上8点20分,随着降雨增加,经开区城市管理平台监控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号街/十三号路段发生积水。平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信息传送至交警部门,迅速对该路段实行封闭管制,泵站立即启动排水工作。与此同时,沈阳市公安局交警局指挥中心对外发布信息,提醒各位驾驶人提前选择好绕行路线。

除了管“天”——应对暴雨天气、快速防汛排涝,城市运营管理平台还能管“地”——在道路、交通、供水、供热等市政管理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城市安全高效地运转,并大幅节约管理和维护成本。例如“智慧路灯”管理系统。“在经开区,可以说每一盏路灯都是‘活的”。通过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对每一盏路灯进行远程控制与管理,夜间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路灯出现故障了可以主动报警,还能实现线缆防盗、远程抄表等功能。大幅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降低维护成本。”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基于强大的数据基座而建设的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堪称沈阳经开区的“智慧大脑”,目前已全面接入综合市政、安全生产、绿色环保、应急调度、工业互联网等监测数据。

在沈阳化工园,“智慧大脑”还承担着“管空气”的作用。基于AI智能分析的综合环保管理系统,对接市区两级平台,对园区每一家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气进行监测和控制,对污染点位进行溯源和分析,甚至对化工企业的储罐进行温度、压力进行物联网信息采集,一旦超过阈值,直接分级报警,保障园区企业安全生产。

通过“智慧大脑”无处不在的神经网络触手,经开区可对相应领域实施智能化监测、预警和治理,实现“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区”的目标。

沪郊金山“数字大脑”24小时在线

朱泾镇境内水系较多。往年汛期,工作人员只能冒着风雨,一遍遍到现场查看河道环境,报水位、调度闸坝、排查积水,信息传输相对延迟……今年,朱泾镇依托联圩自动化管理系统,将6个圩区内的106座泵闸纳入其中,实现了水文信息24小时“云监控”,水利设备远程“云控制”,人员实地查看与线上监控双管齐下,让防汛工作更高效、精准、便捷。

“每个泵闸站点都安装了全方位高清监控设备和传感装置,能将现场图像和数据传送至平台。通过这个界面,可以看到内外河水位数据、降雨量等,方便调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远程操控主干河道水闸的启闭。”工作人员介绍说。记者看到,数字大屏上,显示着实时更新的汛情,泵闸分布、闸门状态、水泵状态也一应俱全。

“当水位达到预警值时,系统就会发出黄色预警信息,如超过预警值,则以红色标注,提醒我们需要立即进行排水。只有当水位下降到正常值的时候,预警才会停止。”据介绍,该系统还能够自动收集雨情警报、水情警报、气象警报、设备运行警报等报警信息,并通过Web发布系统和手机APP系统对外发布,使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以便在第一时间进行正确有效的应对。

“防汛防台数字化,是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测预警,科学决策调度,变‘以救为主’为‘以防为主’的重要手段,能够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好效果。”朱泾镇水务站站长邵益兵表示。

“今年入汛以来,朱泾镇‘眼睛’多了,‘大脑’判断更精准,‘手脚’更灵活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朱泾镇一位防汛工作者告诉记者,在社区力量、专业力量、志愿力量一同守护下,目前朱泾镇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工作井然有序,12处市政设施、1255亩蔬菜大棚得到及时加固,黄沙、抽水泵、雨具等防汛物资提前布局搬运到位,各村居巡查队伍轮班彻夜值守,确保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及时有效。

“数字”建设让城市越来越“聪明”

上述功能的实现,建立在数据底座的建设之上。聚焦“数字经开”建设,经开区高标准建设大数据中心,落地310台一体化机柜,安装弹性计算、动态存储、AI智能的硬件集群,搭载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丰富的应用中间件,构建“数字骨架”。

“汛期来临时,要掌握全市整体的渍水情况,需要分别找这些部门要数据,部分数据可能还存在重合情况。”工作人员说,“城市大脑”所要做的便是将不同部门的数据进行归集共享,协同使用。

“来自不同部门的数据归集到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不仅能形成一张准确完善的城市渍水点分布图,更重要的是诱发城市‘思考’,作出快速反应。”该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全市各易渍水点将安装传感器,当出现渍水的时候,便能准确监测到各渍水点的分布点位,还能实时回传渍水的时间、面积等数据,对风险作出提示和预警。

有了“城市大脑”的辅助,防汛指挥工作就能跑在内涝发生以前,做到提前研判,跨部门高效协同,让防汛指令火速到达基层。比如某小区周边的渍水点发出风险提示,根据城市大脑的数据,防汛指挥部就能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分别推送给交通、交管,辖区街道、社区,甚至是居民个人,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和信息壁垒。随着未来城市大脑的建成,全市所有渍水点都将处于实时监测中,一旦险情发生,信息可直达居民手机上。

目前,“数字经区”已承载辽宁省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国家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云底座、雪亮工程平台及各类型企业应用平台等功能,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深度应用。例如在“工业大脑”建设上,以数字赋能为场景赋智,工业互联网助力越来越多的经开区、中德园企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变“智造”。

经开区相关负责介绍,按照铁西区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打破“数据孤岛”、打通“数字经脉”,助推沈阳加快建设成为“东北数字第一城、全国数字名城”。

文章来源: 沈阳日报,长江日报,湖北应急管理,抽屉视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IOT生产队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