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到部委都在布局这条赛道,具身智能是个关键词

工控零开始 2023-07-06
2735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加快发展四类优势机器人、夯实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基础……近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上海、深圳等城市也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方案,提及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地方为何纷纷布局机器人产业?

多地布局机器人产业

近一个多月以来,从地方到部委都在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布局。

5月31日,深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到开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6月15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其中提到增加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前瞻性布局人形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赛道;6月28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再看部委层面,近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事宜。会议听取了与会有关方面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等相关情况的介绍,就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是大国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其产业化、规模化和广泛应用不仅是衡量城市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有利于打造城市制造业新优势,推动城市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省、制造强国建设。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从这个角度看,发展机器人产业既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机器人经过数年的发展,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这对于城市而言,机器人产业已成为一张科技名片,从人才吸引、产业赋能、技术升级等多个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此外,宋向清还提到,由于机器人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且在科学考察、医疗康复、教育娱乐、家庭服务等领域已经研究出一系列代表性产品,因此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当前机器人产业的区域分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介绍,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分布在数字产业应用场景丰富的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较为迅速。

刘向东分析,上述地区拥有丰富的产业链和技术优势,也拥有完善的市场应用场景和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已经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物流领域、医疗卫生、农业、家庭服务等领域,因此这些地区在机器人研制和应用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AI硬件化加速推进具身智能

受益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发展,具身智能得以成为现实,成为全球产学研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课题,同时也有很多成果和应用得以转化、落地。

从学术领域看,具身智能已经成为国际学术前沿研究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均在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今年IROS(机器人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将具身智能作为重要主题。

产业界方面,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在今年掀起一股热潮。

2022年10月,首次亮眼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需要人搀扶,无法正常工作。到2023年5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可在车间灵活行走、抓取物体,并展示了电机扭矩控制技术(不打碎鸡蛋)。

此外,谷歌、微软等技术团队,以及一些高校等都在探索具身智能的发展落地。

谷歌公司 Everyday Robot 的 SayCan 已经将机器人和对话模型结合到一起,能够让机器人在大型语言模型的帮助下,完成一个包含 16 个步骤的长任务,被称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通才”。

UC 伯克利的 LM Nav 用三个大模型(视觉导航模型 ViNG、大型语言模型 GPT-3、视觉语言模型 CLIP)教会了机器人在不看地图的情况下按照语言指令到达目的地。

微软正计划将ChatGPT 的能力扩展到机器人领域,使得能用语言文字控制机器人。其最新实验已经能够通过给ChatGPT的对话框输入指令,让其控制机器人在房间中找到“健康饮料”、“有糖和红色标志的东西”(一罐可乐),以及一面供无人机自拍的镜子。

RobotGPT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在本届人工智能大会上,各类机器人依然是会场明星。快来看看,本次大会上的机器人又更新了哪些新本领。

本届大会首次瞄准“具身智能”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具身智能,是指拥有身体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具备感知、思考、学习、决策等能力,能够与环境交互,标杆产品是人形机器人。

展会现场,达闼亮相了多台充满未来感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全部接入和升级了达闼最新发布的RobotGPT、海睿AGI和海睿OS 5.1,智能化水平与人机交互方式相当出彩。

达闼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小姜”在接入RobotGPT之后,不仅能与观众展开“有问必答”的对话,而且还能扮演多种角色:

化为“舞蹈演员”,为观众表演《千手观音》;

变身“灌篮高手”,可抓取篮球并投掷篮筐,和观众比赛投篮;

担当“咖啡大师”,每次出品的咖啡都能精确到每一滴。

达闼Cloud Ginger化为“舞蹈演员”,为观众表演《千手观音》,展现了机器人非凡的协作能力

“小姜”的升级版也亮相大会,在达闼展台担任“迎宾小姐姐”。在与观众互动过程中,小姜2.0版堪称“百科全书”,可以多轮对话和多模态交互。这款最新型人形机器人全身采用了40多个新一代智能柔性关节和多种传感器,实现了高精度智能抓取,同时具备视觉和激光定位导航能力。基于精准定位和自主行走,可以提供迎宾接待、商务导览、冲泡咖啡、物品递送、节目表演、陪护照看、教育科研等服务。

达闼具身智能机器人拥有身体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具备感知、思考、学习、决策等能力,能够与环境进行交互

据悉,达闼自主研发的海睿AGI平台,是全球首个面向机器人支持多GPT服务的通用人工智能平台。海睿AGI平台上还集成了机器人多模态人工智能大模型——RobotGPT。RobotGPT升级了机器人需要的“感知、认知、决策、执行”能力,使得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数字人的交互能力更上台阶,思想决策和语言输出更接近真人,从而具备了多行业商业应用的巨大潜力。

落地还有多远?

当然了,每次聊到这些科技概念,都不可避免要谈到一个问题:能落地吗?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多远?最近有关具身智能的分析和报道很多,但当前业内对于这项技术的落地其实还有比较多的争议和分歧。

乐观派认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的条件目前已经成熟,深度学习给具身智能提供了处理真实世界视觉信号的能力,自然语言处理(NLP)给具身智能带来了和人类通过语音、文字交流并从自然文本中学习的可能,AIGC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具身智能技术瓶颈突破提供重要驱动力。

但谨慎派则表示,具身智能技术还处于早期孵化阶段,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还需要直面诸多困难,包括关键核心技术不成熟、产业链生态尚未形成、安全与伦理挑战突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等等。

虽然距离实现商业化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作为AI的未来发展方向,具身智能依然给机器视觉算法及感知入口、大模型、硬件供应商等领域带来了更多投资机遇。

文章来源: 新民晚报,中国城市报,华夏基金,财华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工控零开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