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物识别,掌静脉识别技术标准再获发布!这家企业参与制定的标准已超26项

链接万物 2023-07-10
2435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近日,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归口管理,熵基科技参与起草的《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终端设备技术要求》(T/CESA1264-2023)正式发布实施。该文件界定了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终端设备的技术架构,规定了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终端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规模化应用,人们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平衡隐私接受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扩大场景适用性等,作为新一代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技术融合了掌纹识别的辨识优势和掌静脉识别的活体优势,在识别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同时,非接触式、一次性同时采集和处理掌纹掌静脉特征的方式,也带来了便捷的用户体验,在交通出行、移动支付、无人零售等领域正在快速应用。

手掌静脉识别的发展历史

手掌静脉识别技术是新一代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识别的是人体内部隐秘的生物特征—静脉信息,与将生物密码暴露在外的第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指纹、人脸识别)相比,静脉识别的安全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手掌静脉识别技术原理是利用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光的特性,获取掌静脉图像,通过定位、增强、特征提取等AI算法提取特征值,与存在服务器里的原始模版进行比对,验证个人身份,完美代替了码、卡、币、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爆发,生物识别技术迎来了应用高峰,逐渐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生物识别技术这一领域,除了广为大众熟知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手掌静脉识别这一大众颇感陌生的技术,也在稳步发展,慢慢走入大众视野。

1983年,柯达公司的员工J. Rice首先发现了利用手背血管红外成像可以作为身份识别依据,并命名为“veincheck”。1992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生物工程系的K. Shimizu发表文章同样认为可以利用手血管红外成像作为身份识别依据,由此日本和韩国率先进行了掌静脉识别技术的研究工作。1997年,韩国的BK System公司发布了一款商用手背静脉识别产品BK-100。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日本的日立和富士通分别推出了指静脉识别技术与掌静脉识别技术,其中富士通在2004年7月份成功将掌静脉识别技术应用于日本骏河银行(Suruga)ATM自助柜员机的身份验证环节。

作为生物识别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掌静脉识别经过近二十多年不断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熵基科技自研的“多模态识别手掌”

在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技术应用领域,熵基科技致力于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的需求,打造更安全、便捷、智慧、高效的"一掌通"体验。从2014年,熵基科技起开始布局多模态手掌识别技术,并于同年推出多模态手掌识别算法ZKPalmVein1.0。

多模态生物识别是指整合或融合两种及两种以上生物识别技术,利用其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独特优势,进行融合和优化,使得应用场景更灵活,认证和识别过程更加精准、安全。在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下,通过多模态生物识别的认证方式,可以在避免接触风险的同时进行安全精准的身份识别。多模态识别手掌技术区别于单纯的掌静脉和掌纹识别,主要采集了手掌表面的皱褶和手掌皮肤下静脉的图像,属多种人体生物特征多模态认证,因此称为“多模态识别手掌”。

“多模态识别手掌”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非接触认证;产品采用非接触手掌识别,动作简单自然,认证时伸出手掌即可,用户体验好;卫生、使用者无抗拒感,特别适合流动人员多的场合;手掌与设备镜头的适应距离范围广,可达 8-15cm;可有效防伪:安全度高,由于手掌外部特征纹路多样,掌静脉内部特征血管数多而复杂,极难伪造,且具有活体验证功能;识别精度高:手掌识别是手掌表面粗的皱褶和手掌皮肤下静脉多模态认证,掌静脉血管较粗且数量较多,识别精确度高;适用场景灵活:多模态融合算法,高通过率,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灵活选择,充分利用不同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特点和各自独特的优势,使得身份认证及识别过程更加精准、安全,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近十年来,在持续推进算法迭代升级的同时,熵基科技加速推动多模态手掌识别技术产品化、应用场景化,基于多模态手掌识别技术的产品家族成员正在不断扩张,未来产品阵列将覆盖从员工考勤到智能门禁、自主访客从人员通行到智能梯控、智能储物、智能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稍早时候,熵基科技自研的新一代多模态手掌识别技术,在速度、精度、稳定性、安全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升级,可准确识别到手形以及手掌、手掌内静脉血管特征。在自研的多模态BioCV VLM核心技术加持下,识别速度最快可达0.35秒,并且最远识别距离可以高达0.5米。

最重要的是,这项革新性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反欺骗能力达到新高度,让高清图片、视频、3D手掌模型等无处遁形。另外,其搭载国产芯片,可防止数据外泄,安全可靠;并能兼容自研的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算法,实现手掌、指纹、面部、IC卡、密码多种解锁方式随心切换。

参与起草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标准

作为一家多模态“计算机视觉与生物识别”(BioCV)领域的领军企业,熵基科技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客户需求,积极探索双模态生物识别、非接触手掌识别、非接触指纹识别等前沿技术。

其实,公司早在2012年就发布了基于指纹、面部识别、虹膜、指静脉混合生物识别算法ZKMutiBio3.0;于2016年发布远距离虹膜识别终端;于2021年发布新版虹膜人脸多模态识别算法。公司的虹膜技术主要应用于智慧身份核验场景产品。在虹膜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进行虹膜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产品和技术研究的企业之一,具有软硬件全产业链的自主开发能力,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已拥有多项虹膜识别领域专利。

此次《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终端设备技术要求》从掌纹图像采集、技术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将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规范,深度指导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终端设备的设计和开发,更好地推动掌纹掌静脉融合识别技术应用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及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演进,熵基科技在多模态手掌识别、非接触指纹技术都迎来新的突破,研发打造出系列掌纹识别产品及解决方案。在面部、掌静脉、掌纹、指纹及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熵基科技累计主导和参与国内各类技术标准制修订超过26项,是生物识别领域标准制定的重要贡献者。

面向未来,熵基科技将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向着创新延伸出更广探索,并担当起一家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大对多模态BioCV、多维感知传感器等关键技术投入,并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让创新技术惠及更多人、更多产业和更多城市,创造行业新价值。

文章来源: 熵基科技,智冠一掌通,CPS中安网,建材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链接万物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