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竞逐可穿戴设备领域,人手必备“贾维斯”将很快实现

圈圈圆圆圈圈 2023-07-17
1671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英伟达市值破万亿美元,苹果发布头显产品Vision Pro引爆整个科技圈,这或许是2023年年中最为重磅的两大科技趋势且这两件大事均与“硬件”相关。

正当英伟达一“U”难求之际,黄仁勋的老乡“苏妈”,苏姿丰(AMD CEO),抛出一系列重磅产品,包括直接对标英伟达超芯GH200的旗舰产品MI300。

在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万亿产业”中软件侧的代表,引爆全球之后,AI芯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也同样会是AI大玩家的必争之地。

多要素驱动我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智能硬件在政策加持、技术赋能、消费升级等因素驱动下,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我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300亿元,同比增长11.91%。从产品结构看,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蓬勃发展,2019-2025年GAGR分别为12.4%和37.3%。

2021年以来,智能硬件领域投资不断升温,全年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同比提升93.7和224.8个百分点。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投资已成为推动智能硬件高速发展的核心引擎,能否持续获得资金支持成为相关企业较为关切的问题。企业只有具备综合能力,包括以战略能力、资源能力、经营能力为主“内生力”和以圈层影响力、私域留存力、潜客转化力为主的“外引力”,才能进一步吸引资本关注。

尤其智能硬件作为数字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能够持续盈利并创造业务新增长点的经营能力,是企业增长内生动力,也是影响资本关注的关键点。在数字经济时代,竞争已经跳脱出人才、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的基础维度,能够实现“内生”与“外引”贯通的全域经营成为必备趋势——构筑品牌私域、积累数据分析反馈至企业策略,在市场心智中提前锚定未来消费力,使得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

产业结构:从AI芯片到智能手表 应有尽有

智能硬件产业链上游是基础软硬件提供商,主要提供芯片、传感器等元器件、通信/视觉模组等中间件以及AI算法等基础技术;中游是类型丰富的智能硬件终端企业,随着行业分工的日益深化,智能硬件企业又逐步分化为品牌商、方案商、制造商等;产业链下游则是各种各样的行业应用场景和下游渠道、终端客户等。

1.上游:智能芯片 算力的必争之地

当前人工智能爆发新一轮浪潮,海量参数产生大算力需求,Open AI预估算力需求每3.5个月翻一倍,每年近10倍。AI大模型的算力水平显著供不应求,高壁垒AI芯片显著受益。

2.中游:终端企业“各显神通”

智能硬件产品的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不同应用领域的产业发展成熟度不同。在此背景下,不同智能硬件企业专注于不同的行业领域,部分企业在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就智能硬件行业总体而言,尚未形成具有行业垄断性的企业。

知名品牌商以Meta、苹果、谷歌、三星、华为、小米等企业为代表,通过大力发展品牌投入、生态打造、前沿技术研发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占据了智能硬件产业链重要环节。

3.下游:智能穿戴设备 争夺普通用户的重要领域

通用人工智能的爆发(AGI),让智能硬件本就无限“光明”的前景增添了更多地确定性。从钢铁侠里的“Jarvis”,到星际穿越中的“Tars”,再到流浪地球里的“MOSS”可见人们对于虚拟助手的渴望早已达到极点。

作为AGI最贴近C端消费市场的赛道,智能穿戴设备也必将成为未来巨头下场乱斗最激烈的行业。近期,阿里巴巴天猫精灵的一款智能眼镜正测试升级大模型交互系统,也可用于耳机、头盔等穿戴设备中。另外,华米也宣布其新款Amazfit Falcon运动智能手表将上线ChatGPT表盘。

AI智能助手或为下一个流量高地

在电影中,《钢铁侠》的贾维斯、《流浪地球》的MOSS等AI智能助手能够进行语音交互、执行指令等。折射到现实中,多家机构认为,智能音箱、智能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机语音助手等硬件终端均可充当AI智能助手的角色,相关市场有望迎来进一步爆发。

目前,受用户体验达到瓶颈、安全性有待提升、兼容性存在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智能家居硬件市场增长放缓,但ChatGPT等大模型或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据华安证券分析,AI大模型能够从三方面赋能:

用户体验:智能化水平、交互模式提升带来用户体验升级;

信息安全性:可从数据保护、漏洞预测、安全标准和监管带来提升;

降本增效:大模型或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产品开发成本。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硬件终端与AI大模型的融合进一步深化,AI智能助手有望成为下一个流量高地,场景与生态有望实现共振。

华西证券刘泽晶指出,智能终端作为载体以及人机交互入口,有望引爆AIOS时代。智能音箱、智能助手等作为主流的自然语言接收入口,未来有望转化为人与万物互联的重要流量入口,结合生态协同,智能终端种类、数量均有望实现爆发式发展。

文章来源: 封面新闻,36氪,科创板日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圈圈圆圆圈圈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