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迈入医疗赛道,无创血糖检测是新卖点,融合才是可穿戴方向

摩尔后时代 2023-08-18
2707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正经历着医疗领域的一次革命,其中,可穿戴设备日益成为热点。这些设备,逐步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实时的身体健康信息,而且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预示着未来医疗模式的巨大变革。

可穿戴设备的定义和功能需要更为明确。这些设备并非简单的配饰或装置,而是与我们的皮肤紧密相连的高度灵活、弯曲的工具,它们不仅能够感知身体的变化,还可以传递和处理这些信息。在这一系列功能中,传感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它们确保了可穿戴设备能准确、高效地采集和处理数据。

可穿戴设备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能够持续、非侵入性地监测身体各种指标,无论是汗液、体温、血压,还是紫外线照射量和血糖水平。举个例子,已经有许多创新性的设计,如带有传感器的隐形眼镜和手套,这些设备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缝集成,而用户甚至可能不会意识到它们正在为自己的健康提供关键数据。

此外,非侵入性是这些设备的关键特性。它们不仅能够在日常活动中无感地为用户提供关键的生理信息,而且能实时为用户提供反馈。这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就可以得到关于自己身体状况的实时更新。一旦设备检测到任何异常,用户便可以立即做出生活方式的调整,或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场景再丰富,升格健康伴侣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硬件设备,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件设备。更准确的是,它是通过数据驱动、软件创新和云端交互的方式来实现人机和谐相处的智能产品。以往,可穿戴设备品类少,功能也有限,往往会被当成一个运动助手或者单纯的娱乐工具,如今却不一样了。

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已经升格为健康伴侣,这是因为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实时检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成了“刚需”。但以前那些入门级产品可满足不了消费者愈加复杂的使用需求,于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健康功能进一步丰富,智能护颈环、智能护腰环、智能护膝环等产品的繁荣,进一步扩大了可穿戴设备在主动健康领域的应用。

比如,联想来酷推出的萌小獴冷源光子生物芯护颈环,开辟了康复类可穿戴设备的先河。

除了健康伴侣,可穿戴设备“运动助手”的功能也被加强,在专业运动领域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尤其是智能手表成为马拉松比赛的主角,马拉松比赛中开始显示运动员的心率、配速、步频、步幅等数据。

今年也出现了一些很运动爱好者喜爱的产品,比如华为S-TAG,又被称为小灰豆,不仅可以戴在鞋上,还能戴在腰间,别在自行车链条上。

设计上也更放得开,怎么时尚怎么来,不仅有里儿,更要有面儿,甚至还有奢华感,不再是传统的傻大黑粗。

比如华为HUAWEI WATCH GT 3 Pro,钛金版和陶瓷版有了奢侈品的感觉,男士女士都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款式。还有OPPO Watch 3 Pro,LTPO屏幕看上去就低调奢华有内涵,还能实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常亮。

而且,可穿戴设备不在局限于自用,作礼品也是很好的选择。功能丰富,还有设计感,尤其是健康方面越来越强大,妥妥的运动健康礼品,送家人送朋友,都很贴心。

无创检测血糖成最新卖点

智有穿戴产品中,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是两种主要的产品。其测血压的原理也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光电传感器和算法估算出血压值,这种方法准确性较低,也叫光学测量法。另一种是使用微型气泵和压力传感器,模拟袖带式血压计的示波法,通过加压和减压感知脉搏波变化,这种方法有医疗认证,准确性较高。

如华为智能手表WATCHD就采用了微型气泵和压力传感器,模拟袖带式血压计的示波法,目前产品为第二类医药器械,注册产品名称为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型号规格为MLY-B10、MLY-B11,由主机、袖带(腕带)、无线充电底座及移动端软件组成,适用范围为供成人腕部单导心电数据的采集用(不包含自动分析、诊断功能),以及适用于以示波法测量成人的血压和脉率,其数值供临床参考。2021年8月,该产品被纳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2021年10月18日获得批准。

光学测量技术是目前智能穿戴行业用得较多的一种手段,测血压是基本采用PPG传感器或者高级一点的手环/手表采用PPG+ECG的形式,搭配上一定的算法估算出血压。PPG又称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基本原理就是手环/手表LED光射向皮肤(一般测血氧发生红光/红外光,测心率用绿光),透过皮肤组织反射回的光被光敏传感器接受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简单理解就是:光-->电-->数字信号。即使用LED发出光线,然后光线穿过皮肤照射到血液中,感受到的反射光变化后计算出血压值。这种技术被称为光学脉搏波技术,它利用了光波通过人体不同颜色组织时的衰减特性,通过物理算法计算出起始点和终止点的时间和速度,从而测量血压。

也就是说,智能手表或手环可以通过发光和接收光的传感器,来检测手腕上的血液流动情况。当心脏跳动时,血液会在血管中波动,这会影响到反射光的强度。通过分析反射光的变化,可以得到一个波形,叫做脉搏波。脉搏波的形状和特征可以反映血压的高低。智能手表会用一些数学公式,根据脉搏波的数据,来估算出血压值。

使用光电传感器和算法实现测血压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手腕部位的脉搏波波形,根据脉搏波的上升斜率及波段时间等特征参数,估算血压数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方法简单,只需要光电传感器和算法,用户体验好,能连续监测血压。

此前苹果从AppleWatchSeries4智能手表开始,就采用了光学心率传感器和血氧SpO2监视器,可以测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同时还具有ECG心电传感器、陀螺仪、高度计、GPS、指南针等功能。华为公司推出的一款高端智能手表HuaweiWatchGT2Pro,也采用了光学心率传感器和SpO2监视器,可以测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同时还具有GPS、指南针、陀螺仪、高度计等功能。目前这种模式几乎已经被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企业全部掌握,并普及到了多数据产品领域。

事实上近几年几乎所有的智能手表/手环都开始在健康领域发力,巴不得让自己的产品变成一台能戴在手腕上的专业“医用仪器”。如今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健康相关将成为智能产品的下一个增长点。毕竟智能手表的形态注定其比手机更适合担任人体的“健康管家”,从最开始的监测心率到现在测体温、测血压功能就能看出,虽然手表的功能在不断变化、丰富,但对于健康的关注一直没有减少并会持续更新换代。待日后医疗条件发展更成熟时,拥有一款能随时随地监测健康状况的智能设备将成为大多人的选择。

未来方向:可穿戴+

可穿戴设备行业已经衍生出多个细分领域,包括智能眼镜、智能衣服、智能头盔等多种产品。在电子发烧友网与多位可穿戴设备行业的业内人士交谈发现,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智能终端的新浪潮已成为共识,只不过,具体哪个细分产品会是最终的爆款,还未有定论。

当然,在实现成为新浪潮之前,可穿戴设备在关键技术上还存在瓶颈需要解决,包括研发设计能力、算法等。郑毅表示,当前智能穿戴设备有三个瓶颈——短后笨。“短”指的是功耗太大,待机太短这要靠电池解决。“厚”指的是现在的产品集成度还是不够高,如果功能齐全又会显得太厚。“笨”指的还是不够智能化,有一些测试的数据还是不够准。

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后,终端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也将进一步扩大。郑毅认为,可穿戴设备行业有着三大发展机遇,一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二是智能穿戴应用广泛,每个细分领域都能培养出巨大的市场,且很多市场都适合中小公司深耕;三是智能穿戴产业带来可以跟各个行业结合发展的机会。

文章来源: 萌尬科技,手机报在线网,在前线,核芯产业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摩尔后时代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