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文推广5G轻量化技术,RedCap产业链变市场蓝海

聊聊科技事 2023-09-01
2501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8月30日,中国移动第四届科技周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创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移动携手高通等十余家产业伙伴发布中国移动5G轻量化技术(RedCap)“1+5+5”创新示范之城,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平台,加快推动5G RedCap技术规模化商用,促进5G深度融入千行百业,为5G应用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RedCap是5G演进的标志性技术,通过对5G带宽和天线进行轻量化设计,大幅降低5G芯片复杂度,是降低5G行业模组、终端成本高的关键“突破口”,可广泛适用于智慧电力、视频监控、工业控制等场景,将促进5G与垂直行业融合向纵深、规模化发展。当前,政府主管部门、产业各方都高度关注RedCap发展,中国移动发布RedCap“1+5+5”创新示范之城正当其时,将在促进5G轻量化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1+5+5”

中国移动5G轻量化技术RedCap“1+5+5”创新示范之城包含1个产业集群创新中心、5个技术创新之城、5个应用示范之城:

1个产业集群创新中心:在重庆依托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和端到端产品能力,为产业链生态伙伴提供RedCap测试验证、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服务,立足重庆,辐射全国。

5个技术创新之城:在上海、广东广州、浙江宁波、湖南岳阳、湖北十堰,构建RedCap试验示范网,开展新技术、新产品试验,加速推动网络、芯片、模组、终端成熟商用,一是最大规模,在五城市全域网络先行支持RedCap,支持2.6G/4.9G/700M全频段;二是最全产业,覆盖五个主设备网络厂家,以及高通、联发科、移远、鼎桥、广和通等模组芯片厂家,三是最多场景,提供室内、室外场景,支持RedCap基本功能与性能,以及与网络切片、uRLLC等5G原生优势特性的融合功能测试,推进5G RedCap技术演进。

5个应用示范之城:树立一批RedCap标杆项目,引领行业应用创新。打造杭州视联之城,通过RedCap为视联应用提供更优性价比、更低时延的服务体验,以杭州亚运为契机,打造智慧安防新范本,驱动视频行业发展;打造苏州工业之城,持续推进RedCap等领先技术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数实融合发展新样板;打造宁德海域之城,充分发挥RedCap低成本、低功耗以及低时延、切片等能力优势,大力开展海上能源、智慧养殖等智慧海洋场景探索,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打造宁波园区之城,满足多终端、广范围、高质量的物联需求,加速5G更高效、更优质服务百园万企,助力园区数智转型;打造深圳创新之城,瞄准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城市治理水平,着力推进RedCap创新应用,提升城市治理成效,持续释放5G更多社会价值。

中国移动主导了RedCap的初始专属BWP、低开销测量、终端识别及接入控制等技术,推动形成3GPP统一标准,牵头及联合牵头RedCap通用模组等6项CCSA行标,发布业界首个RedCap技术白皮书,撰写业界首本专著《5G Redcap技术标准详解:低成本终端设计,打开5G物联新世界》,形成企业、行业、国际核心标准的全面布局。

给5G做“减法”

如今,人们对5G网络并不陌生。

然而在推广应用过程中,5G还面临着网络覆盖有限、功耗大和成本高等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5G轻量化(RedCap)技术应运而生。

5G网络搭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建设标准。2022年6月,移动通信领域最权威的全球标准化组织3GPP明确,关于5G的R17标准正式完成,成为5G建设的“指路明灯”。在业界看来,这一标准中,最大的“惊喜”就是引入了5G轻量化(RedCap)技术。

所谓5G轻量化,就是给5G做“减法”。通过减少终端支持带宽、接收天线数量、降低调制阶数等方式,从而降低5G公网终端的复杂程度,最终达到降低建设成本和使用功耗的目的。

具体而言,比如,将终端频谱带宽降低至20MHz,传统5G的带宽则是100MHz;减少终端接收天线和层数,支持1或2个接收天线等。

为何要给5G做“减法”?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崇文表示,理论上5G最高网速可达10Gbps,但是对普通用户而言,目前大部分5G应用场景并没有如此高的用网需求。而实际上5G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不同场景的需求也并不相同,例如,视频的高清转播需要高速连接,但电话通信等低速即可,相比速率,许多应用场景更在意功耗和成本。

“简而言之,RedCap可以让5G能更简化,功耗和成本更低。”黄崇文说,虽然删减了配置,但RedCap依然保留了5G原生网络低时延、大上行、高可靠等基本性能,和4G等相比依然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业界对其寄予厚望。

5G RedCap与eRedCap助力5G 规模化商用

5G RedCap及其演进是5.5G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其重点面向中速使用场景,通过裁剪部分功能来实现成本与性能的平衡,补齐5G中高速/中低速、大连接能力,使5G形成低、中、高分档能力,对5G规模化商用有着重要意义。

在R17中,5G RedCap作为轻量化5G技术,对终端设备的技术应用可以归结为“变与不变”。“变”的是带宽、天线数量、基带&射频等方面的简化,以实现更低成本享受5G网络带来的便利,满足5G应用“降本”的需求。同时,5G RedCap能帮助大部分中低速物联网终端顺利迭代至5G。“不变”的是,5G RedCap对5G特性的完美继承,包括低时延、高可靠性、5G网络切片、5G LAN等。

而在即将推出的R18中,将采用另一个版本的5G RedCap,即eRedCap(增强型RedCap)。eRedCap面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和工业监测传感等速率需求更低、对终端成本更敏感的业务,提出了5G RedCap演进技术,进一步降低RedCap终端设备成本与复杂度,进而拓展eRedCap应用场景,在车联网、FWA场景的应用也悄然兴起。

5G RedCap技术测试加速推进

2024年将迎来首批商用产品

自R17版本标准冻结后,业界便开始依据标准推动5G RedCap商用化进程。如今看来,5G RedCap的商用化进程似乎比预想的更快一些。

2023年上半年,5G RedCap技术与产品逐步成熟。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厂商推出其第一代5G RedCap产品进行测试,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会有更多5G RedCap芯片、模组和终端进入市场,进而开启一些场景应用,2025年开始实现规模化应用。

当前,芯片厂商、模组厂商、运营商及终端企业纷纷发力,逐步推进5G RedCap端到端测试、技术验证及产品、解决方案的研发。

网络方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积极开展5G RedCap端到端及面向行业应用场景的测试验证工作。目前,国内和海外运营商对于RedCap网络迭代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2023年大量的试点会在国内各省市先行落地。在国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通过现网功能验证、端到端业务试点、白皮书撰写等方式推动RedCap商用进程。

芯片方面,高通发布5G RedCap芯片骁龙X35及X32、智联安发布 5G RedCap 高精度低功耗定位芯片 MK8510/MK8520、紫光展锐完成其RedCap芯片平台V517性能测试、新基讯发布商用RedCap Modem IP云豹平台。此外,其他主流芯片厂家,如华为海思、联发科、翱捷科技、中兴微电子等厂商的5G RedCap芯片产品正处于技术验证、性能优化及端到端技术试验阶段不同阶段,而新兴中小芯片厂家,如移芯通信、芯翼信息科技、杭州必博、归芯科技、芯迈微、星思半导体、摩罗科技等芯片厂商的产品也处于研发、流片及调试阶段等不同的的阶段。同时,海外芯片厂商如索尼、Sequans等积极投入5G RedCap芯片产品的研发。

模组与终端方面,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中移物联、中国联通、鼎桥通信相继发布5G RedCap模组,天翼物联、利尔达、四信通信等陆续发布了5G RedCap 工业数传终端等产品,预计2024年5G RedCap终端进入商用阶段,形态日渐丰富。

文章来源: 潮新闻,物联传媒,中国移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聊聊科技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