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爆火致Web3“潜水”?融合了AI的Web3发现新价值

圈圈圆圆圈圈 2023-09-04
3183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说一个鬼故事,Web3的叙事已经从加密货币转向了AI。”OneKey前创始人王一石在参加完香港Web3活动后在其推特中写道。

此言其实不假。

在会场,看似毫不相关的Web3和AI在此成为了顶流,琳琅满目的展台中,AI概念的Web3项目层出不穷,基本每个大会都会预留一个Web3与AI的融合话题,而在嘉年华现场,美图董事长蔡文胜、Dragonfly.xyz创始人冯波、阿里巴巴前首席战略官曾鸣也在圆桌论坛中论述了Web3与AI的交错发展。

在投融资市场,AI+Web3项目也备受追捧,专注于人工智能的 Web3 协议Fetch.ai 在3月披露获 DWF Labs 4000万美元投资。这也给了项目以新的启发,当熙熙攘攘的项目志得意满的以AI为名联系投资时,似乎已经忘记此前因为AI而产生的焦虑。

“打不过就加入,Web3就是这样,适应性强。”笔者的朋友说道。

从Web1.0到Web3.0,互联网“淘金”简史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历史上有很多盈利策略,例如通过“信息不对称”进行交易或“销售基础资源”。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也催生了大量全新的商业模式。

在Web1.0时代,大量的有用信息被上传到网络供人们查询,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获取信息的难度。例如,阿里巴巴的黄页就是将商业信息转移到了网络。在那个时期,上网的人还很少,但他们的商业转化率却相当高。只要有访客,就意味着可能的收入。初涉互联网的企业主要的任务是吸引新用户。许多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其中不乏现在的业界领袖)通过大量发布内容和优化搜索引擎来吸引流量,从而赚取了他们的第一桶金。那时,“流量为王”的理念确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Web2.0的时代,互联网应用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各大平台纷纷拥有了众多的用户,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简单地吸引流量并不能确保商业转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依靠流量很难带来稳定的收益。这就好比有人只交换名片,但不知道接收者是否会随后丢掉它,或者通过街头推广要求添加微信,但用户可能会很快删除这个新的联系人。为了确保用户的持续参与,平台开始鼓励UGC(用户生成内容),提供丰富和多样的内容以满足各种用户的兴趣,从而增强用户黏性。与此同时,平台也开始通过对用户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进行更为精准的广告投放来获得利润。

众多的互联网巨头开始从直接生产内容转向开放自媒体平台。无论是微信的公众号、百度的百家号、今日头条的头条号、还是搜狐的搜狐号,甚至像银行、支付宝等也跟风推出了自己的内容平台。这些自媒体创作者只需要专注于制作高质量的内容,便能从平台得到算法的推荐并获得流量,再通过广告分享来获得收益。因此,人们开始强调“内容为王”的观点。

在Web3.0时代,互联网已经变得繁杂和多样化。经过多年的洗礼,人们开始对广告和商业信息产生抵触,对于利用用户信息进行盈利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持有警觉之心。那么,如何构建一个使平台上的用户感觉像“家人”一样,建立深度的信任关系,甚至不愿离去呢?答案可能是通过权益Token,让每一个用户都成为平台的“合伙人”,这不仅可以调整收益分配模式,还能确保他们真正掌握自己的数据和资产,从而实现多方利益共享。这种模式体现了一个核心观念:价值来自于共识。这种认识,对于那些涉足加密领域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认知。因此,我们也许可以将这一时期概括为“共识为王”的时代。

年初,ChatGPT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令人们重新审视AI对传统的盈利模式如信息差、流量至上和内容为王的挑战。实际上,早在Web1.0的时代,AI就已经开始涉足,例如智能化不断提升的搜索引擎,它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迅速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专业信息,逐步消除了“信息差”。同时,AIGC的崛起对“内容为王”的理论也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内容创作者们似乎面临着与AI争夺生存空间的局面……

AI爆火,Web3焦虑?

在最近的一月内,科技创新以令人惊叹的步伐快速跃进,每一天,都有新的关于AI、关于大模型的消息传来,Capilot新版Office、Bard开启公测、GPT的Plugin,无一不宣告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大模型的焦虑正在持续燃烧。在GPT-4带来的压迫下,百度、阿里、网易、华为、腾讯、360的AI大模型粉墨登场,舆论甚至一度将AI上升到家国情怀的比拼中。阿里好还是百度好,或是腾讯后来居上?从语言处理、逻辑水平、技术含量,好事者不断在各个范畴对比各类型模型,但最终难免会留下一句,不如GPT的遗憾。

本就身处漩涡的投资界自然也不会放过机会。

当前,几乎所有头部美元基金与机构都紧盯着AIGC赛道,通过积极建立选投坐标快速构建筛选体系,唯恐错过了通往时代的列车。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AIGC行业融资总额达38.11亿元,融资次数共计17次;国内AIGC行业融资总额达5.89亿元,融资次数共计14次,对于刚刚兴起的赛道,该总额已然不少。

一个风口的兴起往往代表着另一风口的衰落。在这座呼啸而过的列车上,此前被紧攥着的Web3开始随风飞扬。“在机构眼里,AIGC比Web3看起来靠谱,至少是个实际的东西,而不是需要预见的概念,而且AI是赢者通吃的领域,比自带分布式属性的Web3更容易出独角兽。”FA行业的Ceci如是说道。

从产业链来看,AIGC可投标的相当广泛,上游数据服务、中游算法模型、下游的拓展应用,每一类都有更为细分的产业覆盖,出于风险考虑,当下资本更多关注于周期短、投入可控的拓展应用,在成本摊销的作用下,由于熊市与监管持续受到打压的Web3难免面临寒冬。“机构需要正确的分配车票,确保每辆加速的列车都能上车。”某资本投资总监在其推特说道。

现实也正如此,即使在加息放缓、行业周期恢复等利好因素作用下,Web3投融资也仍处于低迷期。据陀螺研究院统计,3月份全球融资事件发生86起,金额达到56.76亿元,相比2月上涨18.20%,但同比去年下降47.98%,与去年的峰值相比更是下滑超过64.4%。

从细分来看,应用类企业冲击又最为明显,币圈流量的消失意味着赖以生存的支柱正在湮没。

以投机性显著的行业NFT为例,据Cryptoslam.io数据,NFT市场滑落明显,3月份销售额仅8.82亿美元,NFT 的销售数量环比下降 31.42%,与去年1月份174亿的峰值相比,大幅下跌94.93%,此前大火的元宇宙地产Decentraland平台,在一年间,全球每日活跃用户数已从8000掉至100余人,林俊杰甚至因为投资亏损90%而登上微博热搜。

在此背景下,Web3的项目们迎来了焦虑,钱的流向正在转移位置。多数Web3并非技术驱动型行业,更多强调运营与产品,市场建设的能力决定项目的未来走向,尤其是在项目前期,商业模式发力较浅,市场的快速效应尤为重要。早期Web3项目需要VC,无非两种理由,一是缺钱,二是背书,找钱,通常是项目方在最初的优先事项,赛道的可替代性让其不安。

“资本都去看AI了,Web3冷下来,监管收严、叙事不行,行情和流动性也不好。”某NFT项目运营抱怨道。

“热点赛道切换很快,去年老牌的AI公司根本融不到钱,Web3凭着回报率直冲热门,市场上超过500万美元融资的基本是DeFi,大额融资就是公链、基础设施,到了今年,完全反转,海外投资人回流投AGI。”

MEME图也不少见,Web3的远去与AI的迫近,各种对比映入眼帘,反映出Web3从业者背后诡异的心理活动。

web3+AI 新价值的发现

Web3 的主要功能是发现价值、封装价值、流通价值,而不仅仅是把传统价值进行上链运行。所以作为数字经济的价值网络,Web3 的创新应该主要集中在价值发现。在数字化时代,技术创新会产生新的价值,而当前基于 AI 技术的数字资产和经济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和行业广泛应用和创新的时代,它将对数字资产的价值发现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AI 时代将催生更多的数字资产,包括数据、算法、模型、平台等。这些数字资产将成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价值和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例如,数据是 AI 时代的核心资产,它可以用来训练算法、生成模型、提供服务等;算法是 AI 时代的核心能力,它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优化过程、创造产品等;模型是 AI 时代的核心成果,它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分析现状、改善效果等;平台是 AI 时代的核心载体,它可以用来连接用户、集成资源、扩展功能等。

另一方面,AI 时代也将提高数字资产的价值发现的效率和精度,通过利用 AI 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可以更好地揭示数字资产的潜在价值和需求。例如,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行为、偏好、需求等,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市场预测可以帮助用户把握市场的动态、趋势、机会等,并提供合理的决策和投资;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用户识别风险的来源、程度、影响等,并提供有效的防范和应对。

这些新的资产发现、流通、运行是 Web3 的主要任务,也是解决目前 Web3 发展困境、加密市场停滞问题的主要办法。Web3 需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实现数字资产的安全存储、自由交易、公平分配等。Web3 也需要利用 NFT 技术,实现数字资产的唯一标识、可验证证明、可追溯溯源等。Web3 还需要利用 DAO 技术,实现数字资产的共同治理、协作创新、激励激活等。

Web3 需要发现新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技术创新会产生新的价值,而当前基于 AI 技术的数字资产和经济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和行业广泛应用和创新的时代,它将对数字资产的价值发现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章来源: Crypto加密鸭,噬元兽FlerkenS,钛媒体APP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圈圈圆圆圈圈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