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之后中移动也坐不住了,卫星电话能为焦灼的手机市场带来什么?

通信小匠 2023-09-08
4418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卫星电话成为了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通信工具。本文将介绍卫星电话的定义、原理以及其在紧急救援、军事行动和偏远地区通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卫星电话是一种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实现远距离通信的设备。与传统的地面通信网络不同,卫星电话通过与地球轨道上的通信卫星建立连接,实现了无视地域限制的全球通信。

1、中国电信一家独大?

人们发现,当前四大运营商中仅有中国电信一家提供了卫星电话服务,甚至有分析师称,中国电信或将借此实现对中国移动的反超。

事实上,卫星电话服务在国内早已有之,但市场规模一直不大,这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卫星电话应用场景相对单一,局限在海事工作、野外勘探、户外旅行等小众群体;二是四大运营商在国内绝大部分国土上实现了密密麻麻的网络覆盖,卫星电话缺少用户之地。

据测算,卫星电话服务的ToC的客户规模应该不超过2000万,市场规模应该不超过40亿,对现有的通信市场格局影响不大。

但我们需要区分开来的是,卫星电话服务和卫星互联网服务,这是两种并不一致的业务形态,卫星电话服务可以实现短信+通话,但无法实现数据业务,而卫星互联网服务则可实现数据业务,简单来说就是2G与4G、5G的区别。

卫星电话服务未来可能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了,但卫星互联网未来面向的是星辰大海!

有了卫星互联网,就意味着天上成百上千颗卫星,能时刻与地球上的手机、轮船、飞机、汽车等交换信息,卫星互联网可以实现宽带服务接入、高清视频回传、流媒体传输等基本数据服务,可以弥补地面移动互联网在山区、高原、沙漠、空中和海洋等空间的覆盖不足,确保用户的服务全覆盖。

而更进一步的,卫星还可以搭载不同的有效载荷,能够实现更多的卫星应用功能。例如,搭载数据采集载荷,可以实现卫星物联网服务,让你的物流产品无论是在陆地、海上或者空中,均可以准确获取其位置信息、温度信息和其他状态信息等。

而更关键的是,卫星互联网是6G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当前移动网络的演进方向,卫星互联网未来有可能在更多应用场景替代地面移动通信业务,甚至可能将完全取代地面移动通信系统。

近年来,全球卫星争夺战已悄然展开,其中低轨卫星由于传输延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适合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成为了争夺焦点。近期,中国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也相继启动,发展势头强劲。

2、中国移动也动手了!

近日,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是德科技共同完成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支持手机卫星宽带业务。

本次测试验证采用3GPPR17NR-NTN国际标准,成功验证了NR-NTN透明转发和星上再生两种基本组网模式下的手机直连低轨卫星的技术可行性,实现了端到端全链路贯通及数据传输验证。

根据实验数据,实测透明转发模式下5MHz带宽下用户下载速率可达5.1Mbps,最大环回时延15ms,用户及馈电全链路补偿最大多普勒频偏1.03MHz,性能基本符合预期,相比于此前IoT-NTN仅支持双向语音对讲、短信等窄带业务能力,NR-NTN可为大众手机及行业终端用户提供手机卫星宽带业务。

本实验室测试方案成功验证了3GPPR17NR-NTN技术落地能力,为地面网络延伸覆盖至全球全域立体空间打造坚实的技术基石,对进一步推进卫星与地面网络产业链深度融合、星地协同一体技术研究、加速构建满足大众、行业、应急等各类连接泛在、场景泛在的天地一体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以上还只能算是实验室的技术验证(主要是受限于国内手机直连频段的低轨卫星外场资源空缺),那下面这则消息则透露了中国移动在卫星网上的落地部署。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招标公告称,中国移动超级基站卫星网升级工程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据招标公告显示,本次中国移动超级基站卫星网升级工程项目,采购内容为超级基站进行升级改造所需的卫星通信设备及相关服务,升级改造的超级基站总规模为579个。项目最高总预算1.4亿元。

而另一则消息是,根据中国星网的官方消息,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中国星网)预计2024年上半年开始执行发射。这是中国星网工程首次公开披露预计发射时间。

卫星电话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用户通过卫星电话设备拨号,信号经过地面站发送到卫星上,再由卫星转发到目标地面站,最终连接到被叫方的卫星电话设备。这种通信方式不受地理位置限制,适用于偏远地区、海洋、高山等无法覆盖传统通信网络的地方。

3、襁褓中的卫星通信,能给手机厂商带来什么?

华为和苹果发布的新机,搅起的水花不小。但其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只可以单向发送消息,并不能接收信息。在卫星电话广泛应用的今天,手机厂商们为何还要在手机中大费周折去实现卫星通信呢?

1.丰富了一些有需求指向的特殊场景。目前手机场景的扩展到了瓶颈期,洞察与拓展有需求的新场景困难。对于远洋通信、石油勘测、海上、森林、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科研或紧急救援活动等有需求的特殊场景,手机卫星通信可以为应急通信服务提供支持。

2.激活产业链创新空间。面向6G时代,运营商、零部件厂商、设备商等整个卫星通信产业链上下游都在积极布局。手机厂商如果参与其中,可以激活产业的连锁反应。参与与否的结果,决定着是否与卫星通信的价值绝缘。抢跑的手机厂商,对于手机卫星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有着引领行业的先导作用。

3.占位6G竞争点。当然,手机厂商们也不会停留在单一功能或者单一场景的升级中小打小闹。他们聚焦在更远方,面向着更先进的下一代通信网络——6G时代。在业界,6G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大家的共识基本上是6G的通信指标将比5G高10-100倍,6G网络不仅有超出5G的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也在5G基础上从服务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无缝覆盖。

6G的愿景之一是实现全球通信的无缝全域覆盖,但在广袤的地球上实现这个目标比较困难,比如在大片的海洋、沙漠无人区等地域,建设基站既不现实也不经济。而卫星通信作为6G时代最重要的潜在技术,则是地面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卫星通信+地面通信能够真正实现更好的全域覆盖体验。面对6G时代卫星组网高概率出现的可能,手机厂商们提前部署卫星通信能力,可以提前为6G时代的到来做铺垫。

在日渐趋同的创新中,手机厂商们很难拿出创意十足、影响市场格局的产品。创新力的枯萎让手机厂商们陷入内卷,企业亟需新的场景新的产品去吸引用户。随着大公司的入局以及卫星通信产业链的逐渐成熟,手机厂商们在卫星通信上重新找到了应用空间,也为未来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提前备好技术“粮仓”。

4、接下来,如何推进卫星通信发展?

手机卫星通信的技术想象力,来自航天事业的大势所趋。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产业得到了高效发展。一箭多星发射技术、运载火箭可回收技术等的出现,让深空探索的成本不断降低。卫星部署的周期与研制的成本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卫星通信系统相较过去,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用户接入、通话质量、数据传输和建设成本等都有了明显的飞跃。这些进步,都为手机实现卫星通信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不过,对于手机卫星通信来说,迈入产业深处,需要实现规模覆盖、服务质量与体验的提升。手机卫星通信仍然需要不断进阶,而这个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的产业推进:

第一步,低轨道卫星的发展。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实现基础之一是低轨道卫星技术的发展。中高轨道卫星能够提供的通信能力十分有限,低轨道卫星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高性能全球覆盖、低时延、低成本的全球互联服务。比如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以及吉利的星纪时代。与此同时,因为卫星的频谱资源十分紧缺,低轨道卫星频谱和轨道资源的申请都遵循着“先登先占”原则,先登记者才有优先权。这也意味着发展低轨道卫星不仅必要而且时间紧迫。

第二步,信息编解码、数据压缩等技术的提升。因为卫星通信传输能力的限制,在设备端,也需要将传输的信息进行预先的处理,减少信息传输的数据量。信息编解码、数据压缩等技术需要不断地迭代发展,以配合卫星通信传输效率的提升。例如此次苹果发布的iPhone14中,通过自定义短文本压缩算法,将信息量降低3倍来节省传输的信息容量。

第三步,手机卫星通信类设备零件的集成设计与规划。对于手机来说,支持卫星通信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拿天线来说,常见的卫星电话为了保持较好的信号,配备的是长长的天线,且一般只能在无遮挡的户外场景中使用。支持卫星通信要求天线的功率大,抗干扰性强。这也使得卫星电话的功耗较高,需要额外配备大块的储蓄电池补充电能。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各类零部件集成设计成熟,冗余的空间有限。在成熟的手机设备中加入天线等卫星通信零部件,对于手机集成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增加卫星通信功能,需要手机端设计和规划卫星通信各类零件的部署,并进一步平衡好功耗与通信能力。

第四步,产业生态走向成熟。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最终呈现,需要手机厂商、运营商、软硬件应用生态、政策等多方的协同,这样才能够真正释放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价值。比如我国通信业实行牌照制,目前只有中国卫通、中国电信等少数运营商持有卫星通信业务牌照。手机卫星通信的业务运行需要与运营商一起协作。此次华为新机的卫星通信功能,信号就是由中国移动暂时代收。

未来手机连接卫星通信是大势所趋。连接低轨道通信卫星、信息压缩技术,各产业的协同,这些逐步探索和不断完善的措施共同为6G时代的到来夯实基础。未来手机卫星通信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也被一点点勾勒出新的模样。

5、商业模式的可能变化

目前阶段,卫星通信发展依旧需要需要大量投资。长远来看,免费的卫星通信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必定会产生较大的转变。如何设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让手机卫星通信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也是横亘在业界面前的重要问题。

面向未来,卫星通信的商业模式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变化。

面向C端,在市场教育普及的后时代,在一些特殊的极限场景下,简单的定位、呼救功能可能会依然免费。如现在华为的策略,每个月会有多次免费使用求助功能的机会。但更加详细的图像、视频等内容丰富的传输较大概率会按照单次收费的定价思路。而在手机卫星通信变得更加普遍以后,规模化的应用摊薄成本,各种应用会越来越丰富,价格也会更加亲民。不过这个收费定价的变化过程,也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受到运营商、供应链、手机厂商开发生态等业态变化的影响。而应用丰富、体验良好的手机卫星通信时代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养成”。

面向B端,一些专项的服务,如远洋捕鱼、石油勘探、远洋海运等场景,成为卫星通信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力点与价值回馈方式。这些对于卫星网络有着特殊需求的领域,在手机卫星通信的辅助下可以为不同的业务赋能,提升商业价值。而这就需要手机卫星通信更多形成与行业结合的解决方案,明确自身与卫星电话的差异能力,构筑B端市场的护城河。

在运营商方面,卫星通信将带来深远的变革。地面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让基站的数量越来越多。无论是新建基站还是运营维护,成本压力与碳排放压力都是不容忽视的硬伤。面向频谱资源的短缺与建网成本的激增,未来的6G网络很大概率会将卫星通信纳入其中。依托低轨卫星组网,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移动网络覆盖,是协议阶段运营商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目前阶段积极探索卫星通信业务,增强相关投资,较为符合运营商的商业需求。

不必担心的是,无论商业模式发生什么变化,在人道求助等方面卫星通信都将长期免费。

面向6G,手机产业开始探索卫星通信已是必然,只有及早布局,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很大概率上,6G将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建设。搭载卫星通信功能也将成为未来手机的必然。

未来的智能手机,无论简单的紧急求助功能还是更是丰富的信息传输、互动,通过卫星通信,都能够实现。虽然这个目标需要跋涉万水千山和漫长的时间等待,但产业的风向已经吹起,巨头跃入其中。拉长时间尺度来看,卫星通信产业的系统变化,可能就发生在能手机中。智能手机中的卫星通信功能如一场蝴蝶振翅,可能会开启卫星通信产业的连锁反应。一个接一个的变化犹如齿轮啮合,正在推动着产业的持续更新和进化。

文章来源: 多才的科技观 察者,白犀牛通信,钛媒体APP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通信小匠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