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推核电出海,哪些公司将率先受益?

看核能 2023-09-20
1765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继高铁之后,核电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名片。近日,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将与中国就建设一座新的核电站达成协议。巴伊拉克塔尔透露,土方与一家中国企业已洽谈很长时间,有望在几个月内敲定协议。若协议达成,中国将建造土耳其的第三座核电站。该国第一座核电站由俄罗斯在地中海沿岸建造,第二座核电站预计位于黑海沿岸,目前仍在规划阶段。

当前全球都处在能源转型的重要时期,加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为确保自己国家的能源安全,核电作为清洁基荷能源愈发得到重视,全球核能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在此背景之下,我国不少核电企业借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契机走向海外,并取得了不俗成绩。

01 核电重回世界舞台

自2022年开始,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调整核电政策,加快核电站建设布局。甚至原来一些弃核的国家,纷纷重新考量核电。

因为核反应堆废料处置、核泄漏等潜在安全隐患,德国、瑞士、韩国等国家曾一度放弃使用核电,但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缺口紧张等压力下,不得不重新采取积极的核电发展政策。

英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新建8座核电站,2050年前提供25%电力。韩国着手重启核电,开始新建、延长已有核电站的寿命等工作,希望核电占到总发电量的30%,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核电站也正在翻新,同时还宣布为莫尔泰克斯能源公司提供5600万加元资金,用于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波兰第一座核电站有望在2033年启用,预计到2043年再增加五座。荷兰也计划新增两座核电站。

就连长期反对核电发展的德国,也将剩余的三个核电站的使用寿命延长至2023年。因为德国能源供给高度依赖于进口,而且受饿乌冲突影响最大。EIA数据显示,德国的能源自给率只有32.9%。

一场能源危机,让核电重回能源舞台中央。

02 一带一路助力核电“走出去”

在全球核能发电产业复兴大背景下,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要把核电作为和高铁一样的重要出口项目。

据《2021-2025年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中国核电出口将突破1000亿美元,而在2020年,使用中国核电设备的国家和地区已增加到45个以上。

其实,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使用核能发电,但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且核电发电量占比也在15%以上。市场分析称,未来发达国家核电新建市场空间有限,反而是“一带一路”等沿线发展中国家,存在更大的想象空间。

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30年“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国家将新建107台核电机组,共计新增核电装机1.15亿千瓦,新增装机占中国之外世界核电市场的81.4%。

我国的“一带一路”清晰勾画出我国核电走向海外的“路线图”。早在2021年,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率先迈开了中国核电出海的步伐,落地巴基斯坦。

今年9月14日,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巴伊拉克塔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将与中国就建设一座新的核电站达成协议。据透露,若协议达成,中国将建造土耳其的第三座核电站。

不难预测,核电出口将继续有望受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电建设。

03 哪些公司或率先受益?

目前,我国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能集团4家企业拥有核电运营牌照。

据悉,核电的产业链从上游核燃料供应(包括铀矿开采、铀转化浓缩、燃料组件制造等前段环节),到中游核设备生产制造,最后到下游核电建造及运营等,相关企业均有望收获相对更多核电行业高景气的红利。

从盈利水平角度来看,上游核燃料供应环节的利润率最高,在40%-50%左右;下游核电站投资运营环节的利润率次之,为35%-40%;中游核设备生产的利润率最低,其中,核岛设备利润率为30%-35%,常规岛设备利润率仅为5%-10%。

核电产业链上游参与者类型广泛,核燃料环节的代表企业有中广核矿业(01164.HK)、中核国际(02302.HK)。

据悉,中核集团作为国家核工业的主体,是唯一拥有完整核燃料循环产业、能够实现闭式循环的特大型中央企业,是中国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是核电设计、核燃料和核技术设备供应商。而中核国际(02302.HK)是中核集团专门从事海外铀资源开发业务的平台。

中广核矿业(01164.HK)则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的核电集团——中广核集团下属上市子公司,也是中广核集团旗下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投、融资的唯一平台。今年上半年收入29.34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减少49%。中广核电力(01816.HK)同样是中国广核集团旗下子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单一经营核能发电业务的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运营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共27台,装机容量为30568兆瓦。业绩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广核电力营收为392.76亿元,同比增长7.25%,归属股东净利润为69.59亿元,同比增长17.9%。

文章来源: 财华网,能链研究院,东方财富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看核能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