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材料,迎绿色亚运,杭州亚运会上有着哪些新材料?

新材料前沿潜力股 2023-09-26
2159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杭州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日前,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实融合点燃主火炬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亚运火炬除了采用庄重大气、方圆融合的造型以及丹桂金与虹韵紫的渐变配色之外,用材同样考究——炬身金属部分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表面先后经历激光精雕和阳极氧化两道工艺淬炼;握把部分采用可回收生物质材料,环保轻盈,便于手持。

秋日的之江大地,绿意不减,景色宜人。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绿色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伴随杭州亚运会日益临近,“绿色亚运”理念早已融入赛场内外。紧紧围绕“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持续发力,“绿色亚运”不仅为国内外来宾和运动员带来别样感受,也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亚运礼器到场馆建设,从生活耗材到运动装备,围绕“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杭州亚运会上应用了多种新型材料。

零碳甲醇作为主火炬燃料

在开幕仪式上,亚运史上首次利用通过废碳再生技术生成的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

使用零碳甲醇燃料作为亚运主火炬燃料,是大型体育赛事点火装置燃料绿色、安全变迁的生动写照,更是绿色亚运的美好诠释。

此次杭州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每生产一吨这种零碳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的二氧化碳,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

零碳甲醇燃料具有多项优势:环保,燃烧高效,可实现循环内零排放;安全,不易爆炸、储运安全便捷;可靠,持续燃烧,极端天气不熄灭;可视,火焰亮丽稳定;经济,燃料成本低。

当今,零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本次亚运会实现从甲醇能源制备、甲醇能源输配送体系到甲醇车辆应用的全链路闭环,为世界提供了碳中和实现新路径。

场馆外壁披上自净膜

俯瞰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的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可见巨大的白色罩棚如交叉相叠的羽翼荫蔽场馆。从地面视角望去,独特的造型和配色使它看起来像飘浮在场馆上方。

“这一罩棚被称为‘云之翼’,面积达2.1万平方米。罩棚底面覆盖曲面白色穿孔铝板,光线能透过罩棚照射进场馆。”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运行团队工作人员介绍,鸟类羽毛上有防水防污的油脂,一定程度上能让鸟的羽毛保持洁净。与之相似,“云之翼”也有保护涂层,罩棚表面覆盖了带二氧化钛涂层的PTFE膜,也让场馆拥有自净能力。

除了“云之翼”之外,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的外立面幕墙都覆盖有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光催化保护薄膜,以保持场馆常用常新,减少维护成本。

二氧化钛利用自然光即可催化分解细菌和污染物,具有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抗菌除污剂和化学催化剂等。此次应用于三座亚运场馆的纳米级二氧化钛光催化保护薄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快速分解建筑表面的污物,下雨时,被分解的污物会被雨水冲刷掉,从而使建筑实现自洁,保持外墙色泽。

浙江和谐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纳新说,在国际大型赛事场馆上超大面积应用光催化材料,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今后,这种材料还可以应用于绿色交通、光伏发电等产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运动器械用上新材料

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很多新型材料被用于体育装备、器材的加工制造。它们对保护运动员安全、提升运动体验以及提高竞技成绩等具有促进作用。

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官方供应商,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杭州康华船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赛事提供了运动器材及服务保障,这些运动器材中不乏对新材料的创新应用。

碳纤维是含碳量超过95%的一类纤维的统称,具有非常高的比模量、比强度,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其独特的力学性能还可以满足体育器材的需求。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经过编织加工后利用环氧树脂黏合加固的一种混合物,同时具有高强度和低重量的优势,因此成为新型运动器材的首选材料。围绕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曾投入近亿元资金,经过上千次实验,开发出了性能达到航空级别的碳纤维材料,而成本只有同类航空级别材料的四分之一。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青峰表示,企业向杭州亚运会提供的竞赛自行车整体车架采用高模量碳纤维,使车架整体强度得到提升。据了解,此前该公司还为第5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提供了当时全球首创,并唯一通过国际认证的碳纤维新材料体操器材。此次杭州亚运会,这款体操器材也将亮相。

日常餐具换上代塑刀叉

当前,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环境焦点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开发使用安全、环保的代塑产品势在必行。以杭州亚运会为展示窗口,亚运村中的一批日常生活用品传递出低碳环保理念。

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包装、建材等多个领域可直接替代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湖州安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是著名的“中国竹乡”,近年来积极推广“以竹代塑”,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由安吉企业浙江峰晖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300套竹餐具(包含竹制的盘子、刀叉勺、竹签等),此次就被用于亚运村餐饮中心。

同样是面向餐饮场景,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家联科技)为杭州亚运会提供了由聚乳酸等全降解材料生产加工而成的“低碳餐具套装”,包含餐盘、吸管、刀叉勺等15款餐具。“这批产品按材质可分为两类,刀叉勺主要采用聚乳酸材料,容器类则取材于甘蔗渣,即植物纤维。”家联科技营销总监田晓锋说。

该公司就聚乳酸的耐热性、耐久性进行了技术改良,保持聚乳酸生物降解特性的同时,保证由聚乳酸制造的餐具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变形,适应微波加热和高温消毒的需求。

此外,杭州亚运村还推广可再生材料,运动员房间的漱口杯、衣架均为麦秸秆材质。

文章来源: 北青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材料前沿潜力股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