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尼龙与汽车的“不解之缘”:这家隐形冠军的成功经验,别家抄作业都抄不来

走进塑料界 2023-09-28
4148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车用塑料占比越来越大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在消费者的认知中,钢总比塑料好,铝总比钢好。但是在行业人的眼中,“塑代钢”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且性能大大超越钢和铝。

汽车中的零部件是尼龙产品应用的重要和快速发展的领域,尼龙具有非常好的综合性能,容易成型且密度低,因此在模具开发和组装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另外其隔热性能和绝缘性能良好,使得尼龙的设计范围广范。

尼龙中尼龙6和尼龙66用量占绝对首位,占总量90%以上,在汽车上应用也如此。

“去年10月,国外一家公司找上门来,要与我们签一份价值5000万的订单。也是得益于类似去年这样的合同,今年上半年东辰瑞森产能比去年全年还要多。”山能新材料新升实业公司总工程师王朝进在谈到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辰瑞森”)这份订单时,感慨不已:“我们一直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像东辰瑞森这类“隐形冠军”崛起的时代。

近年来,在工信部“单项冠军”培育和评选政策中,中国涌现出一批在细分行业具有全球化强劲竞争力的“隐形冠军”企业,东辰瑞森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他们要经历怎样的磨砺,才能登顶“隐形冠军”?在漫长的煎熬中,又是靠什么坚持至今?

1、抄不来的作业

8月27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3年1至7月的汽车行业收入53148亿元,同比增12%。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继2021年全年出口超200万辆、2022年全年出口超300万辆之后,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从“抄作业”到自主设计,中国汽车历经十余年,终于站在这一万亿级行业的舞台中央。不过,一如手机等行业的核心技术遭遇“卡脖子”,中国汽车行业同样有着许多“抄不来的作业”。

如何攻克这些“卡脖子”难题,成为手机、汽车等行业真正走向“国产化”的关键。也恰恰是这些“卡脖子”难题,成就了一批让人肃然起敬的“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就是低调朴实,甘为人梯,执着配套,常常不为外界所关注;‘冠军’则是几乎主宰所在的市场,或在自己所在市场占有极高份额,业务做到全球前三或本大陆第一。”换句话说,评判“隐形冠军”标准的,从来都不是经营规模,而是技术是否最先进、市场份额是否极大。

受“隐形冠军”概念启发,工信部于2016年开始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从2018年开始,随着逆全球化的出现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开始加速发展。

今年5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2年度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名单,榜上有名的东辰瑞森便是山东省“隐形冠军”企业。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长碳链尼龙树脂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东辰瑞森不仅是山东省新材料产业特种尼龙产业链链主单位,还是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尼龙产品生产的刹车管已经通过了极限测试,实现了进口产品的有效替代,成为国内外主流汽车的供货商。

“不要小看每一次研发的突破,这是我们脱离进口,战胜垄断的第一步。东辰瑞森尼龙1012、尼龙1212产品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倒逼同类国外进口产品每吨价格降低40%以上。”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负责原材料采购的刘副总经理语重心长地说,“这种社会效益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

2、冠军的起点

从时间维度归纳“隐形冠军”成长规律则不难发现,一个企业从创业到成为“隐形冠军”,通常需要10年至20年积累。在这一过程当中,则至少要分三步:努力成为细分市场的中国第一,实现替代进口,逐步成为世界前三。

这难度,无疑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

不靠“抄作业”的“隐形冠军”,靠什么杀出重围?深入剖析山东“隐形冠军”企业东辰瑞森,也许能找到“登顶珠峰第一步”。

“长期主义、专业精神和深耕赛道,这是我们一路走来最重要的三个因素。”王朝进在谈及东辰瑞森的发展时,这样概括了企业的发展理念。

敢于向冠军冲锋的东辰瑞森,起点是始建于1958年的埠村煤矿。2001年,东辰瑞森在关井闭坑濒临破产的淄矿集团埠村煤矿成立。2016年6月,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号召,埠村煤矿彻底关闭,转型为新升实业公司(东辰瑞森为其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之初,最具代表性的转型升级项目就是东辰瑞森的尼龙新材料产品。

遗憾的是,受煤矿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影响,东辰瑞森的自主研发之路命运多舛:催化剂工艺不成熟、产品合格率不达标、突发性事故、生产信心不足,甚至一度“搁浅”。不过,依托淄矿及后续山能新材料的深厚底蕴,东辰瑞森坚持了下来。

转机出现在2019年。当年,东辰瑞森以山东大学搬迁至老厂区的规划为契机,启动新厂区建设。该项目列入2021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也是山东省制造业重点项目。2021年4月,年产1万吨、智能化程度达到80%的新厂区建成。一个月后,东辰瑞森被认定为山东省新材料产业特种尼龙产业链“链主”单位,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停止存量扩张的脚步。

2021年底,东辰瑞森启动了续建工程。续建工程装备1条国内首创的长碳链尼龙连续聚合生产线和4条智能自动化改性生产线。续建工程建成后,该公司长碳链尼龙总产能今年有望达到3万吨,成为国内最大长碳链尼龙生产研发基地。

历经多年的研发创新及产能的不断提升,目前东辰瑞森公司共研发出长碳链尼龙、高温尼龙、透明尼龙、长碳链尼龙弹性体等4大类10余种产品。其中长碳链尼龙、尼龙弹性体、透明尼龙等产品影响力位于国内首位,其自主研发的长碳链尼龙1212和尼龙1012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彻底解决了国内汽车领域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成为国内目前唯一可完全替代进口尼龙11、尼龙12的材料。

在“攀登珠峰”的道路上,“隐形冠军”企业必然要面临投入研发成本“拜技主义”与获取生产受益“拜金主义”的平衡甚至是取舍。

3、东辰瑞森是怎么做的?

“我们每年的创新研发投入达到近2000万元,占到销售收入的4%还多。”王朝进介绍说。充沛的科研资金投入使得东辰瑞森可以全力以赴地吸纳高端技术人才,并为其配备实验室进行产品研发、品质升级和更新换代。

自成立以来,东辰瑞森分别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北京理工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建成了3个省级研发平台及多个市级研发平台。现有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商标1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25项。

在充足的研发资金投入外,时间同样是东辰瑞森长碳链尼龙材料生产研发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无形成本,如何坚持下去?用王朝进的话说,“咱们就当一个小学生,老老实实当小学生,坚持长期主义”。

连续突围之后,放眼中国市场,东辰瑞森的尼龙1012与尼龙1212仿佛“打遍天下无敌手”,“长三角、珠三角客户”成为了业务销售们的口头禅,不少人还产生了要“躺在功劳簿上”的懈怠心理。

对此,王朝进思虑更深:“我们应该将问题前置,及时关注产品升级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他继续举例,“好比一个客户之前是作坊式加工,如果这个客户今天产业生产工艺升级了,那么对我们产品生产的要求是不是也会升级?所以说,你要匹配下游客户应用场景。”

为了更好地匹配下游客户应用场景,东辰瑞森把战略目标投射到了产品升级上,由此,如何做好高端产品,怎样做到精益求精,进而延续先进制造、先进生产力,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上游加码材料供应、下游注重产品升值,“补链”式发展成为东辰瑞森近几年下功夫的关键词。而东辰瑞森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山东省新材料产业的布局谋篇。近年来,作为省内工业转型升级四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备受重视,为东辰瑞森们打造了发展的“温室”。

“温室效应”下,东辰瑞森在其细分领域优势愈发明显,其中那个价值5000万元的国外订单便是佐证。

“今年的4月份,这个客户又来了,说这个产品供应量还能再大一点。”王朝进对记者透露到。未来,如何在国外新材料市场上“分一杯羹”成为东辰瑞森将继续突围的下一座“城池”。

4、何以站到台前

尽管拿到了三个细分市场的第一、其产品实现了替代进口、被誉为高端尼龙“五朵金花”之一,获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东辰瑞森却并不为公众所知。百度资讯上搜索“东辰瑞森”,甚至只有区区8个。

像东辰瑞森这样的“隐形冠军”,尽管在行业内大名鼎鼎,且拥有很高的话语权,但他们大部分都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不与终端消费者产生直接联系,因而公众知名度不高。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寂寞的坚守中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一步一步走向“隐形冠军”的他们,才更加值得尊重。

把时间线拨回到东辰瑞森推出尼龙1012之前,在汽车配件刹车管、油路管材料这一领域,尼龙11、尼龙12是绝对的“王者”。而从生产商角度来看,百亿市场被国外垄断,作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完全依赖进口。

这样的背景下,东辰瑞森率先打响了一场破解“卡脖子”难题、掌握行业话语权的攻坚战。

2019年5月,东辰瑞森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在一次电话沟通中,就解决行业发展车用长碳链尼龙材料“卡脖子”问题达成初步意见。随后,国产材料试挤管、零件单品实验、反复实验室测试、装车跑路试验……最终,以东辰瑞森主导研发的尼龙1012生产的刹车管,“通关”了黑龙江、海南、青藏高原等地高温、高湿、极寒等极限测试。

2021年9月,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发布了企业标准《尼龙管用PA1012材料技术要求》,尼龙1012材料标准被隆重写入QCT80行业标准中。从此,尼龙1012与尼龙11、尼龙12并驾齐驱,成为“更适合中国汽车体质的尼龙材料”。

2022年下半年,东风商用车开始在自产D530车型上批量使用东辰瑞森国产尼龙1012。一直在幕后不为外界所关注的东辰瑞森这个“隐形冠军”,也由幕后走上了台前。

一场漂亮的攻坚战,让走上台前的东辰瑞森收获颇丰:“长碳链尼龙”产品获得了美国FDA行业资格认证和马德里商标认证,具备出口产品食品级应用资质,实现了产品替代进口;公司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由东辰瑞森公司创新办及质量部牵头,针对长碳链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012三种市场占有率高的尼龙产品,制定了团体标准立项并成功获批。

5、中国汽车优势供应链正在受国际巨头青睐

而当下,中国汽车除了整车“出海”,不断取得胜绩和消费者认可的同时,来自中国的汽车零配件也正在走向海外。

数据显示,在今年前8个月中,我国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达5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39亿元),相较于2021年同期增长10.5%。而2021年全年,我国汽车零配件出口总额则为755.8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33%。

相关指数则显示,目前正在中东、东南亚和南美等地区,我国的汽车零配件正在获得更多的市场增量。而除此之外,在我国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包括汽车电子控制和车载电子类产品等,也正在不断捕获新的市场。

而当前,除了将供应链上的产品输出外,国外汽车巨头也正在“追寻”中国产业链。消息显示,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以及中国技术的发展更迭,大众、奔驰和宝马等国际汽车巨头,也正在加深与中国的合作。

早前9月份,宝马集团就和宁德时代达成一个长期协议,届时从2025年开始,宁德时代将为宝马汽车的相关车型提供电池服务。而本月,大众则与地平线公司达成合作,希望进一步推动汽车智能化的研发进程。

文章来源: 金十数据,塑库网,鲁中晨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走进塑料界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