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星电话“遥遥领先”,是“它”在背后提供支持!

番茄科普 2023-10-07
3922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近期,随着一款“遥遥领先”的手机发布上市,不单带火了国产芯片,更让卫星电话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这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持有者在没有地面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拨打、接听卫星电话,而支持此功能的“幕后功臣”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通一号移动通信卫星。

目前,我国已研制和发射了多种通信卫星,并整星出口多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号称“顺风耳”的通信卫星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以及它在国计民生中扮演着哪些重要角色。

01

到底啥是卫星电话?

所谓“卫星电话”就是用卫星作为“基站”的通信手段,专指卫星移动通信(能拎着到处跑的那种)。

为什么要用卫星电话?地面基站不香吗?

平时我们觉得手机就挺好用的,是因为我们平时工作生活的地方基站多信号好。其实地面基站只修建到城市村庄和陆地交通沿线,但这样的地方只占地球表面积的 5%。像海洋、荒山、草原、沙漠、冰原这些地方,可就鞭长莫及了。试想,在茫茫大海上,去哪儿找基站啊?

另外,一旦遇到特大灾害,例如地震洪水时,地面基站被大规模破坏,也是卫星电话大显身手的地方。碰上这种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我们不妨抬头看看天,就会发现那里有通信卫星。而中国的卫星移动通信事业,就是在 2008 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正式立项上马的。

02

太空中的“国际信使”

通信卫星作为现代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天领域唯一实现商业化的市场,占卫星服务业收入90%以上市场份额,作为远程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可通过多种移动站,实现全方位、远距离的话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等业务功能。

天空地一体化通信架构

卫星通信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通信范围大,卫星发射电波覆盖范围内,任何两点之间均可灵活通信。

2、可靠性高,不易受地震、洪水等灾害的影响。

3、开通电路迅速,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

4、可在多处接收,可实现广播、多地址通信。

5、电路设置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

6、支持多址连接,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

作用价值:

卫星凭借其高抗毁性和通信保障能力,在偏远地区、海上通信、物联网传输保障、应急通信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卫星通信系统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其中空间段指部署在高轨、中轨和低轨的通信卫星或者卫星星座;地面段主要是用来监测和控制卫星的馈电站、控制中心和业务运行中心等;用户段是各种能够接收和发射无线电信号天线的终端。

空间段通过微波通信链路、激光链路等实现组网互联,通过不同的组网互联方案,实现各类终端之间、用户和馈电站之间等通信连接。

卫星通信系统典型组成

03

我国卫星通信关键技术国际领先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震区的地面通信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损毁,难以履行通信的基本需求。当时,受灾群众和救援队伍只能依靠租用的国外移动卫星电话进行联系。所以,在地震后,我国航天专家纷纷呼吁国家立项研制国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实现应急通信。为此,从2011年起我国便开始研制天通一号移动通信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的特点是星载收发天线尺寸很大、卫星发射功率较高,并采用雨衰小(降雨引起的信号衰减简称为“雨衰”)和信号传输损耗小的L波段或S波段传输信号,目的是减小地面用户终端的尺寸,以便于携带和保证通信质量。概括来说,移动通信卫星可对海洋、山区、草原、森林、戈壁、沙漠实现无缝覆盖,覆盖对象涉及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各类移动用户,其最主要的优势体现在通信终端的小型化和手机化。

2016年8月6日,我国首颗大容量地球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01星升空,其技术指标与能力水平达到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卫星水平,可为我国国土及周边海域的各类手持和小型移动终端提供话音和数据通信覆盖,填补了国家军/民用自主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空白。随后,天通一号卫星系统正式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在2017年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7.0级地震的指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征十一号火箭在海上发射(无手机信号、宽带)时,通过天通一号卫星信号将发射画面第一时间回传;2018年台风“山竹”在我国广东省登陆时,各地市防汛办配置了近千台天通一号卫星电话……

天通一号的“神通广大”得益于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天通一号01星采用的是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和S波段,其关键技术均为自主知识产权。例如,该卫星搭载了大口径环形天线,由于这种天线尺寸远远超过运载火箭整流罩直径,只能使用复杂的机构对天线进行收纳折叠后装入火箭整流罩,发射入轨后再受控展开,同时还要保证天线在轨精度,这标志着我国在大口径柔性折叠天线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我国还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整星级无线低无源互调(PIM)试验。无源互调是指天线在大功率发射的同时,由于天线接收灵敏度高,发射时产生的杂波会落入接收通道,形成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能力。所以,低无源互调技术一直是整个卫星系统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也是国际宇航界共同关注的技术难题。我国科学家历经艰辛完成的首次整星级无线PIM试验,不仅满足了卫星任务要求,也促使我国这一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11月12日和2021年1月20日,天通一号02星和03星先后升空,与天通一号01星共同组网运行,构成了全规模、完整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亚太地区全覆盖,显著提升了国家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能够满足更多民商用户的多样化通信需求,并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话音、短消息和数据等移动通信服务。

目前,我国天通一号系统的终端用户已超过300万,服务范围涵盖灾难救援、个人通信、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客运、两极科考、国际维和等方面。

如前文所说,这款手机能进行卫星通话的技术支持正是天通一号卫星。在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地区,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卫星通信功能与外界联系,这对于探险家、登山者、渔民等在偏远地区作业或遭遇突发事件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天通一号卫星主要是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在一些海事卫星通信时使用,但终端较大,现在成功应用于手机并具有卫星通话功能,这标志着中国在卫星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成果也将推动未来卫星通信领域的进步。

04

从天链一号到天链二号的跃升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简称中继卫星)是通信卫星的另一个重大发展,被称为“卫星中的卫星”。它不仅可以使地球测控站连续跟踪、测量和控制在中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还能将中低轨道航天器的各种数据实时转发给地球测控站,从而使地面与中低轨道航天器能一直保持双向通信。

目前,我国已陆续发射了两代“天链”系列中继卫星,它们在载人航天和中低轨遥感卫星等领域的信息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4月25日,我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升空,它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使我国天基测控系统对中低轨用户航天器的轨道覆盖率达到50%;2011年7月11日天链一号02星升空,使轨道覆盖率提高到75%左右;2012年7月25日天链一号03星升空,使轨道覆盖率提高到近100%,并能提供百兆以上的高数据传输速率;2016年11月22日、2021年7月6日,天链一号04星和05星陆续升空,至此,我国第一代数据中继系列卫星圆满收官。该卫星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为我国中低轨航天器、运载火箭等提供了很好的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

2019年3月31日,我国首颗第二代中继卫星天链二号01星升空。它采用性能更优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突破了星间链路天线的大量难题,使传输速率增加了1倍,对用户目标服务数量增加1倍,传输总速率达到了每秒千兆比特量级。同时,它配有多副新型天线,可大范围、高精度捕获跟踪目标用户,并具有高速数传的功能,可服务数万千米以内的航天器用户。2021年12月14日、2022年7月13日,天链二号02星、03星先后升空,与天链二号01星组网,组成我国第二代中继卫星系统,具备了满足中低轨道航天器全球覆盖的能力,并提供24小时无间断通信。

总的来看,我国中继卫星的发展不仅大幅提高了对用户航天器的轨道覆盖率,还取代了包括海外站和测量船的大量地球测控站,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可靠性和通信质量更好,有利于对多个、多种类型的用户航天器进行集中管理和服务。

05

寻常百姓“卫星通话”指日可待

近年来,我国还发展了电视直播卫星(简称直播卫星),相当于把电视塔搬到太空去,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电视信号的覆盖面,从而将视频、图文和声音等节目进行点对面的广播,直接供广大用户接收。

直播卫星功率较高,地面用户只要使用较小口径的固定天线就可以接收上百套电视节目广播信号。与地面有线数字电视相比,直播卫星具有覆盖面积大、地面接收设备便宜、易于安装的优势,尤其适用于不易铺设光缆、电缆的偏僻、边远及不发达地区的用户。

2017年6月19日,首颗国产直播卫星——中星九号A升空。它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装有24台Ku BSS频段转发器,主要用于持续推动我国“村村通”“户户通”业务的发展。为了在我国领土和领海区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中星九号A卫星增加了南海区域波束天线,覆盖中国南海及海南岛等地区,从而填补了我国直播卫星在南海区域覆盖的空白。

2021年9月9日,中星九号B直播卫星升空。它比中星九号A覆盖范围更广,覆盖区域能力更强,可为中国领土和领水范围内的直播卫星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广播电视直播服务。它具有3个下行波束,分别为全国波束、海域波束和西南波束。其中,海域波束全面覆盖我国四大领海,西南波束是新增波束,可实现卫星对西南地区覆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该卫星特别设计了专门的转发器,下行信号强度明显增强,可以用于开展直播业务,并实现8K超高清电视节目转播,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提供了高质量直播传输服务。由于中星九号B卫星对区域信号覆盖进行了增强,还可以支持应急广播、教育、医疗等行业信息服务,以及针对移动人群的小码率直播、信息推送等业务,助力卫星通信由“户户通”向“人人通”“移动通”“终端通”发展。

当前,我国继续向研制性能更高、技术更先进的东方红五号超大型卫星平台目标迈进,它可适应下一代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等多种需求,有效载荷承载能力1.5吨(可装120台通信转发器), 总功率28千瓦,有效载荷功率18千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而言之,我国卫星通信领域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而随着其中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卫星通话”进入寻常百姓家指日可待。届时,只要带上小小的智能手机终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可以实时上网,与家人和朋友通话、发短信、视频交流,享受先进卫星技术带来的通信便利和安全保障服务。

文章来源: 中国航天基金会,创咖资本, 科普中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番茄科普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