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大健康产业才是可穿戴的真正目的,ToB市场才是“起义”的开始

圈圈圆圆圈圈 2023-10-08
4051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最初作为保健用品出现的可穿戴设备正在演变为可穿戴医疗设备,如在华为的Watch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检测常心率、血氧、体温、呼吸等生理指标。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使人们更重视健康,这为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带来了巨大机遇。那么目前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有哪些玩家,行业火爆魅力何在,未来又存在哪些挑战呢?

巨头各显神通,

抢滩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

在过去几年,智能可穿戴设备24小时贴身监测数据的特性,就已经被认为是最适合科技巨头切入医疗领域的口子之一。巨头们已经早早地推进了在健康医疗市场的布局。

苹果布局医疗已久。

2012年,苹果推出可侦测身体数据的EarPod耳机;2013年,iPhone 5S增加了可持续监测各种传感器数据的M7芯片;2016年,苹果公司正式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新专利(通过内置的一系列传感器快速测量心电图)。

今年9月15日,根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进行了一些内部调整,平台架构副总裁蒂姆・米莱特职位变动,负责带领秘密项目团队 Exploratory Design Group,主要为Apple Watch开发无创血糖监测功能。

华为作为后来者,但筹谋已久。

2019年,华为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了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2020年12月,华为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VID-B99)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证。2021年,华为的心电分析提示软件拿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今年9月25日,华为WATCH GT 4系列搭载脉搏波房颤和早搏提示软件获得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配合高性能PPG传感器,可精细化识别心律失常风险,对用户进行早搏和房颤的风险提示,而且结果能够同步到用户手机的侧锁屏或者通知栏消息。

依托全新的TruSeen™5.5+心率监测技术,使得华为WATCH GT 4系列还能够在低温环境下连续、快速并准确测出血氧的值,在不规律运动、表带松动的情况下也能精确的测出心率等运动数据。

除了苹果和华为,Garmin、谷歌、索尼、小米、三星等公司都在激烈竞逐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

以可穿戴设备赋能人民健康

根据《2023全球工业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27年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值可达到140.25亿美元。202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产业规模已达903.0亿元,增速达到15.9%,超过全球产业规模增速(《2022—202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未来,在法律、支持政策与技术发展的驱动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借助智能可穿戴设备了解自身生命状态,丰富数字医疗内涵,最终实现数字惠民。

通过可穿戴设备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命状态。在原始社会下,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生命节奏。人们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进行生活。农耕社会中日升而做、日落而息是主要的生活节奏;现代社会中,基于自然状态的生命节奏为现代技术打破,新的生命节奏被塑造出来。然而,在塑造新的生命节奏的同时旧有的生命意义也被质疑。可穿戴设备能够让个体在全面意义上了解到自身的生命状态,从而进行调整和安排活动。比如可以通过华为运动的数据监控自身的血压和血糖指标,从而调整生活节奏。

通过可穿戴设备丰富数字医疗内涵。可穿戴设备可以引发数字医疗和数字健康的革命,而指向生命质量的提升对于健康中国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其落实中需要的合适抓手之一。比如,可以通过智能鞋垫来检测老年人的步态和身体数据,避免危险的情况发生;通过智能贴来监测婴幼儿的身体数据,使得护理人员、父母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发育状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分享自身的运动数据,从而引发更广的运动热情。

当然,需要正确认识到可穿戴设备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和局限。可穿戴设备会产生诸如智能鸿沟、压制自主性、隐私安全等问题。可喜的是,随着中国数据安全法、各类信息保护等法规的出台,人们的安全与科技伦理意识有了明显改善。我们相信,随着科技伦理意识的增强、科技伦理相关法律法规配套逐步完善,这些问题会被逐渐克服。

ToB市场才是未来所向

目前,智能可穿戴的产品和产业,已经从朦胧中的探索期,迈入了高可用的下一个周期。

健康需求,人人有之,人人关心,对消费者购买的驱动力是最强的。既然如此,相比受众庞大的To C市场,为什么说智能可穿戴市场的再出发,反而会是To B市场率先启动呢?原因有三。

原因一:聚焦场景,比泛在更有价值

相比手机或专业医学检测仪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价值点,就在于便携、可移动。因此,不可能要求用户只在单一环境下使用,多样化的生活场景、快速变化的环境因素、广泛的人群差异,所带来的技术挑战是巨大的。

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位老师告诉我们,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是物理学参数,如肌电、光反射率等,而人体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这些参数所对应的生理学效用有哪些,还要不断探索。

而智能可穿戴设备,本质上是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其价值由个体风险、干预强度、预期收益等决定。

比如,一个低风险的健康人,就会觉得用智能手表检测血糖是过度干预,给自己制造了不必要的焦虑。而高风险的糖尿病用户,又会觉得智能手表的干预不足,不如专业的血糖检测仪准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智能可穿戴设备对健康管理的价值,因人而异。

所以,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干预价值,就需要收敛场景、收敛人群、收敛需求。

相比多元复杂的ToC使用场景,ToB商用健康的场景更为聚焦,作业环境的可控度高,重复性动作有规律可循。因此,ToB健康管理的需求和数据,也是相对明确的,所以智能穿戴设备的干预效果,也会比较好。

以环卫工人为例,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户外工作容易出现热射病,重度中暑的概率大大增加,会带来生命危险。而以往主要靠人工管理,由环卫监察员巡逻检查,效率低,也很难及时发现环卫工人的健康风险。防范这类垂直场景的职业安全风险,智能可穿戴设备就可以针对性地采集数据。

比如杭州某地,就为一线环卫工人配发了智能手环,该区环卫工人的大龄人员比较多,这些手环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实时监测佩戴者的生理指标,如果有人心率异常情况持续出现超过警戒标准,会自动向后台发送警报,如果信号丢失,或在某个地方停留超过一定时间,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监管平台也会接到报警信号。如果环卫工人在作业中感到身体不适,还可以使用一键呼叫功能,拨打班组长的电话。

类似的像伏案工作人员的肩颈过劳;高强度劳动者如互联网技术员的情绪压力或心血管异常;矿山作业者的尘肺、高温、井下失联等职业风险;户外工作者需要关注的心脑血管问题等……

一旦发生对健康危害极大的问题,其实只需要较低的干预强度,比如通过便携的智能穿戴设备,识别单个特征的指标异常,提示长期的疾病风险,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就能提前预防和规避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来说,一些危重岗位和职业工作者,个体健康风险高,接受干预的意愿强,对新技术的包容度强,可穿戴干预成本低,健康回报大。

所以,聚焦在ToB特殊场景,专研针对性算法,可以更清晰有力地释放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品价值。

原因二:健康干预,ToB比ToC更有力

最近流行一句话,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意思是,年轻健康的时候喜欢垃圾食品、糖分饮料等多巴胺带来的即时快乐,人到中年出现亚健康,才懂运动带来的内啡肽有多好。

从中不难看出,智能可穿戴设备想要在健康干预中,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其实是要跟用户的“懒惰本能”作斗争的。

所以,要提高智能穿戴产品的干预效果,ToB场景比ToC能发挥更强的作用。

一是数据方面。ToB对采集健康数据的接受度更高。

智能可穿戴设备需要对生理体征数据进行测量和感知,其中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ToC场景中,比如家庭健康服务,很多人都会担心健康设备过于激进而导致隐私泄露,多少会对新产品有一些抵触。

但在ToB场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往往作为智能管理系统的终端,个人健康数据会托管在企业或行业的IT基础设施上,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数据保护规定,能够打消员工对佩戴智能穿戴的顾虑,对健康管理的依从度更高。

二是服务方面。ToB的持续监测更可靠。

掌握长期的健康趋势,需要持续监测。而智能可穿戴厂商,除了苹果、华为、谷歌等少数厂商,在数字健康方面有长达十年以上的投入,以及深入底层的医疗研发、基础设施、平台框架等布局,因此产品和服务较为稳定,其他在大量创业公司倒闭退出,或者硬件企业战略变化后,所推出的智能穿戴产品就不再更新、无法升级迭代。

围绕ToB场景下商用健康设备,作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需要在日常经营中持续发挥健康管理作用,因此也有专业开发人员来进行定制化开发和维护,在设备升级、功能完善、持续监测等方面,更有保障。

所以,更强的干预意愿、更好的干预效果,智能穿戴产品在ToB市场更有说服力。

原因三:商业成功,ToB是落地希望所在

医疗健康领域,其实是亚马逊、苹果、谷歌以及国内的BATH等科技巨头,都在切入的方向。但技术研发是一回事,能否转化为商业上的成功则是另外一回事。

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生命力,在于技术与商业落地的结合。

现在这个时间点,ToC市场的说服难度大,消费者购买决策偏向于理性和谨慎,除了垂直群体如登山、潜水、极限运动、老人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受众必须向外延申,ToB商用场景的健康管理,就是希望所在。

从员工的角度讲,对自身的健康愈发重视。

一项调查显示,相比节日礼金、购物卡、旅游、聚餐等福利,健康医疗类才是员工心目中的福利首选no.1,包括体检、医疗服务、员工心理关爱计划等。其中,智能穿戴产品作为早预防、早干预的第一道防线,会在企业人文关怀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从企业的角度讲,员工健康才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是生产的可持续。日本经济学家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一书中,以日本社会为参照,提到了社会普遍存在的过劳问题,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因过劳而患有蛛网膜下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且导致猝死的壮年劳动者,超过了同年度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即使不至于过劳死,大量的日本中青年劳动者也处于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中。人才的磨损和过度消耗,对企业是一笔无形的损失。

另一方面,关注职业健康,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必要义务。国家疾控局和国家卫健委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报告》中,就明确规定了,对丙类用人单位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提高抽查比例频次,实施现场检查,其他甲类、乙类用人单位也会开展抽查,以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从国家到个人,对职业健康的关注度都在提高。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商用场景中,比较好地满足健康管理的预期,从而激发购买意愿。

举个例子,在ToC场景中要通过日常陪护对话,准确地捕捉个人情绪,解决心理疾病,其实是有一定挑战的,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没有明确的支持。但商用场景中,很多负面情绪往往是偶发的,跟环境直接相关的,可以采取一些及时的干预手段来帮助调节。

比如智能手表检测到员工的抑郁情绪,心情比较低落,可以配备一些刺激点、口味稍重的饮料,对情绪唤醒有明显的提升。

随着数字健康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商用健康场景中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会越来越明显。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概括一下现在的智能可穿戴市场:技术价值更清晰、商用效果有保证、产业落地潜力大。

文章来源: 医械汇小e,钛媒体APP,社会科学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圈圈圆圆圈圈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