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技术难题实现自主可控,中复神鹰有望夺取碳纤维的世界之冠

化工材料一家人 2023-10-20
2530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它通常直径在7微米左右,七八根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拉伸强度却是钢材的7到9倍。

中复神鹰有望夺取碳纤维的世界之冠

中复神鹰10月1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自主生产的聚丙烯腈原丝作为中间在制品,全部用于匹配自有碳丝产能,不存在外购或外销情况。碳纤维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材料,技术壁垒极高,在扩产方面受到技术,资金,人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据了解,目前中复神鹰已建有连云港(3500吨)、西宁(25000吨)两个生产基地。2023年4月,连云港板桥基地年产三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开工建设,未来该项目的建成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并进一步强化该公司产能规模优势。中复神鹰生产的碳纤维型号丰富,涵盖了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高强高模型等不同类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材、交通建设、体育休闲等各相关领域。

目前中复神鹰碳纤维在风电叶片应用覆盖了拉挤板、织物、预浸料全工艺路线,通过高性能及优异的工艺性的特点,与传统风电用碳纤维形成差异化市场定位。

我们知道,碳纤维细如发丝、轻如鸿毛,单根直径只有5至7微米,大约是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粗,密度大约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同时,它又强如钢铁。比如,一束一米长的T1000级碳纤维,重量大概只有0.5克,却可以承担500公斤左右的拉力,足见它的强度之高!凭借优越的力学性能,以及耐腐蚀、抗氧化、不生锈等特性,如今碳纤维被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成为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材料,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被誉为“新材料之王”、“黑色黄金”。

破“新材料之王”核心技术

2022年4月6日,中复神鹰在科创板上市,并筹建“西宁年产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项目”和“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西宁项目逐步投产,产能大幅提升,总产能跃居全球前列;航空航天试验线项目持续研发更高强度、更高模量碳纤维制备工艺,实现T1100级碳纤维关键技术突破;上海预浸料项目在国内率先实现增韧树脂批量生产,成功固化T800级碳纤维航空预浸料生产工艺,建成的航空级预浸料生产线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推动了国产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中复神鹰相关负责人表示。

攻克技术难题实现自主可控

2005年9月29日,中复神鹰正式启动碳纤维项目,立志“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该项目被命名为“9·29工程”。

中复神鹰相继攻克了湿法纺丝工艺百吨线、千吨线原丝制备和碳化工艺等全流程关键技术。

2007年,中复神鹰实现产业化生产的第一批碳纤维下线;2008年,中复神鹰建成千吨SYT35(T300级)碳纤维生产线并稳定生产;2010年10月,中复神鹰“千吨规模T300级原丝及碳纤维国产化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中复神鹰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该项目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尤其重要的是,中复神鹰掌握碳纤维全流程工艺,所有核心技术、全部工艺包及全套生产设备均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复神鹰相关人士表示。

经过多年自主研发,中复神鹰科创硕果累累。目前,中复神鹰已突破超大容量聚合、干喷湿纺纺丝、快速均质预氧化碳化、碳纤维表面处理和上浆剂等核心技术工艺,系统掌握了碳纤维T300级、T700级、T800级、M30级、M35级千吨级和M40级、T1000级百吨级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

中复神鹰不断突破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瓶颈,率先建成国内首个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率先实现增韧树脂批量生产,成功固化T800级碳纤维航空预浸料生产工艺,建成航空级预浸料生产线,航空预浸料专用T800级碳纤维通过PCD预批准。

大规模扩产满足社会需求

中复神鹰一直追踪国际上最先进的碳纤维制造技术,瞄准市场最需要的T700级、T800级产品,对标国际龙头企业,持续展开技术攻关,逐步从碳纤维新秀变成了产业龙头。

伴随碳纤维新项目投产,中复神鹰首次实现单线年产3000吨高性能碳化生产线设计和运行,单线产能国内居首,在国内首次实现高性能T700级、T800级碳纤维万吨规模化生产,实现与国际巨头“并跑”。2021年,中复神鹰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入选了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在2022年年报中,中复神鹰表示,公司T700 级及以上产品系列在国内市场已连续几年保持市占率50%以上,在国产高性能碳纤维领域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产品被市场广泛认可。

截至2022年年末,中复神鹰产能规模为14500吨/年,包括连云港本部的3500吨/年,以及于2022年5月投产的11000吨/年神鹰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产能及产量均处于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前列。

今年1月,中复神鹰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满足国内重点领域对高性能碳纤维的迫切需求,更好地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健康发展,公司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新设一家全资子公司,建设“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59.62亿元左右。

同时,中复神鹰立志做量大、面广、价优的碳纤维。公司认为,新材料并不一定要贵,要面向大众,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而不只是面向重点工程。

今年5月份,中复神鹰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在青海西宁全面投产,这是全球已建成的最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此外,江苏连云港板桥基地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这就是“中国速度”!

阔步碳纤维产业“星辰大海”

目前,中复神鹰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材、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碳芯电缆、建筑加固等领域,并积极开发产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风电叶片等领域的拓展应用。

据相关国际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2022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达到6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这个数据将增至1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其中,风电叶片、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汽车等领域合计需求价值占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的70%至80%。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纤维产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从国内市场来看,近些年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呈现逐年递增的局面。同时,随着碳纤维制备技术的日趋成熟,国产碳纤维已广泛应用于下游各领域。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碳纤维产品,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碳纤维产业的崛起不仅推动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也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碳纤维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碳纤维产业将继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章来源: 上交所投教,聪颖荷叶876,复合材料体验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化工材料一家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