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彩电卖不过激光电视!激光显示为何突然火了?

光电技术会 2023-10-27
2555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2023年三季度,是彩电行业“最惨”三季度吗?或许这不会有定论。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869万台,较2022年同期下降12.9%。

但是,在彩电整体消费低迷的背景下,大屏彩电、尤其是激光显示新物种却迎来了进一步的爆发。据行业龙头海信视像三季度财报显示,海信 100 英寸及以上家用激光显示产品(激光电视及激光影院)销量同比增长 40%。

彩电向大进入新阶段,激光显示优势扩大

目前家庭视听消费的主潮流就是“向大型化”发展。有网友表示,自己用了10年的42英寸液晶电视下岗,并不是因为“损坏”,而是“身边朋友都换了大屏、自己也想用大屏偶尔看看电影大片”。

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75寸产品零售量占比为18.7%,较去年同期提升6.2个百分点;85寸产品零售量占比为5.5%,较去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同比增幅分别超过3成和100%。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去彩电行业主要消费尺寸55英寸和65英寸零售占比分别为20.0%和21.3%,与去年同期下降了3.3%和0.2%个百分点——市场同比降幅均超过两位数。尤其是保持了8年市场第一尺寸线的55英寸,现在市场份额与65和75已经无比接近,且以目前三季度同比销量下降超过16%的速度“萎缩”下去,市场第一细分尺寸地位将迅速丢失。

消费者的选择就是“更大的屏幕”——这与彩电应用习惯从传统的“新闻刚需”、“综艺刚需”,转向4K高清高质量“视觉内容”刚需;应用价值从“解决娱乐的有无和休闲时光填充”向“满足更高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需求转变有密切关系。

行业专家表示,彩电传统的“新闻刚需”、“综艺刚需”,家庭娱乐第一物种、休闲时光填充器等功能,已经让位给网络视听和移动视听,如手机、平板、PC等带来的视听应用、短视频、直播、游戏等新玩法,改变了家庭视听生态。这种变化下彩电的“价值定位”出现重大调整,突出的市场端变化就是“总量下跌、高端大屏崛起”。

而在高端大屏显示上,激光电视和激光影院产品具有天然优势:不仅更健康护眼、且直击百英寸家庭极限大屏,满足家庭运输、安装和可视距离上的特殊需求,是家庭巨幕娱乐“一次到位”的选择。

进入三季度,海信先后推出全球首款 120 英寸可折叠激光电视和全球首款顶嵌式激光影院,解决超大屏电视入户难、家居融合和沉浸感不理想、视觉舒适度不佳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痛点。进一步推动激光显示向“更大极限”突破,再次成为“向大”趋势的“尖峰领导者”。以激光显示为核心,海信“超大屏新物种”正在带来彩电“下一代消费”的终极选择。

世界第一,打造中国显示科技长城

当今世界,高科技高技术企业林立。过去10年里,中国在量子计算机、无人机、5G技术等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优势。在显示领域,激光显示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走出了中国特色,跑出了中国速度,树立了中国优势,领跑全球。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和产业加快变革的大背景下,新型显示产业作为信息产业链终端,市场巨大,乃大国必争之地。中国新型显示正在面向全球争夺新一代显示技术话语权。

显示产业向来存在“锁喉之痛”,新型显示的破局关键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充分构建,即实现关键材料、元件、技术、整机及专利自主可控。在我国,20多年来,中国激光显示技术经历了原理可行、技术可行、产业可行几个发展阶段,再历经10余年的市场淬炼,技术创新及市场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已趋于成熟,拿下了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动权”。

7000多项专利技术,位列全球第一,多项激光显示国际标准由中国牵头制定,说明了激光显示在全球的地位。这背后离不开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背后的努力。其中海信激光显示专利申请量达到2230项,行业遥遥领先,为中国显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技术城墙。

技术城墙之上,是繁花绽放。数据显示,中国激光电视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并且还在快速增长。2015-2022年,中国激光显示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47.4%。2023年上半年,激光电视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阿联酋、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销量快速增长,增幅达266%。

“随着激光显示产业链全面完善,形成激光显示产业集群、激光显示产业链聚集地,中国将成为全球激光显示的‘硅谷’。” 许祖彦院士表示。

车载显示行业提质扩容,细分赛道潜力可观

车载显示作为人车交互的窗口,是智能座舱的关键交互硬件。智能座舱将雷达、传感器等装置收集到的信息实时投射于车载显示屏,以视觉方式反馈给驾驶员,同时驾驶员可通过语音、触控或手势识别等方式将命令传达给汽车,实现人机交互功能。目前,车载显示业务按产品大类主要分为车载显示、HUD(抬头显示器)和智能车灯。

多联屏、大屏化带动车载显示增长,市场集中度较高。车载显示通过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提供驾驶辅助、乘员的人机交互体验和娱乐等功能,包括中控显示器、液晶仪表盘、方向盘显示屏、前后排娱乐显示屏、吸顶屏、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后视镜、透明A柱、扶手屏、车窗显示、天幕显示、智慧表面显示等。演进趋势为多联屏、大屏、高清化,强调视觉科技感、操作便捷性和信息可读性。显示器形态将向时尚、简洁、科技感的美学方向迈进,异形、超薄等创新技术有望引领车载显示形态的未来潮流。

Omdia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显示屏出货量达1.27亿片,多数为中控显示屏,出货7380万片;电子仪表盘占比第二,出货4680万片。除了这两大类,还有电子后视镜、后排娱乐用显示屏等。Omdia预计车用显示屏市场将保持平均每年6.5%的增长率,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2.38亿片。

从车载显示市场份额占比来看,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市场集中度较高,据群智咨询数据,2023年上半年前五企业占比超过65%。其中天马占比最多,达15.6%。日本显示和友达分别以15.0%和12.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第三。国产企业京东方仍居第四,占比12.5%的市场份额。相较京东方的快速增长,韩国LG开始逐步退出LCD产能,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约为9.9%。

HUD渗透率快速提升,AR-HUD有望成为主流。HUD(抬头显示)通过将时速、导航等重要行车信息直接呈现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减少驾驶者低头看仪表频率,极大提升驾驶安全性;同时通过与多信息源的交互,为驾驶者带来全新驾驶体验。W-HUD(挡风玻璃型抬头显示) 是当前主流方案,而虚像和实景结合的 AR-HUD (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有望成为未来主流,将挡风玻璃信息显示与ADAS功能深度结合,兼具实用性与科技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内容和沉浸式驾车体验。

根据ICV Tank数据,从全球乘用车市场来看,HUD的渗透率在2022年仅为2.6%,有望在2027年超过45%。2022年HUD全球市场规模为5.34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约155%。随着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HUD市场规模或将迎来高速增长期,ICV预计到2027年HUD市场规模将达到109亿美元,6年期的CAGR高达65.3%。

从HUD市场份额占比来看,在2022年中国智能座舱HUD市场主要由海外供应商主导,日本精机与大陆分别拥有33.3%和27%的市场份额。电装、台湾怡利、江苏泽景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0%、9.1%、3.6%。整体来看,国内企业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文章来源: 直率辰星vFk,投影时代,毒舌财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光电技术会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