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未来,材料“纤”行,看云天化如何打造全球最具价值的玻纤复材企业

材料设计师 2023-11-01
2652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绿色未来,材料“纤”行。玻纤复合材料,朝着更轻、更长、更强,更可塑,更安全可靠迈进。围绕“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愿景,云天化国际复材全力构筑产业绿色底色,助力产业绿色领跑。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都是复合材料领域超高拉伸强度的代名词。作为新材料中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他们一直用在非常不同的领域,评价也各有不同。

碳纤维是由碳元素构成的无机纤维,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耐超高温,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电磁屏蔽性,生产成本高,一般在航天、航空、电子、汽车等高端领域应用较多。

玻璃纤维,又称玻纤,绝缘性好、耐腐蚀性高、轻质高强、机械强度高,缺点是脆性、耐磨性较差,已经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其中电子、交通和建筑最具代表性。

国内玻纤行业前五大生产企业中,中国巨石、山东玻纤、长海股份均实现了上市,泰山玻纤为中材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剩余的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复材)正在冲刺创业板,目前已进入提交注册环节。

国际复材成立于1991年,是云天化集团玻纤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柱企业。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新材料,致力于研制品质稳定、持续创新的高性能产品,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为核心业务的企业。

努力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玻纤及复材企业

云天化国际复材前身是1971年成立的重庆玻璃纤维厂。自1991年注册成立以来,30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深化改革 破解难题

云天化总部坐落于昆明滇池路边。办公区一楼电子显示屏上,“以奋斗者为本,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标语格外醒目。

多年来,正是在深化改革中不断破解难题、创造价值,才有了企业的新生。

2016年,国际肥料市场价格低迷,加之自身发展长期积累的诸多结构性矛盾集中凸显,云天化陷入低谷。

“当年负债率达86.7%,有息负债超过650亿元,光财务费用每年就超30亿元,现金流风险大。”张文学回忆,干部员工一度看不到未来,士气低落。

是被动等待市场好转,还是背水一战?张文学说:“要以确定性管理应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云天化集团开始聚焦组织、机构、人员等要素,深化改革创新破难题。

机构组织做“减法”,人才引进做“加法”。2016年,云天化集团总部职能部门由17个减为10个,人员由148人减为98人;下属单位组织机构由201个精减到99个。减少冗余配置的同时,大力优化用人结构,2018年,集团加快实施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本部及下属单位管理层共70余人全员免职,重新竞争上岗,之后市场化选聘了35名职业经理人。

总部职能部门压减42%,下属主要单位组织机构精减51%……改革释放出强劲发展活力。近年来,云天化集团累计消化潜亏30亿元,负债率较最高时降低11个百分点;人均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30%,从2012年的15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67万元。

改革不停顿,创新不止步。“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打造‘进取型’干部人才队伍,全面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张文学介绍,公司探索“党管干部、市场化机制、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聘任领导”相协同的职业经理人改革,其中已有45户企业先行先试。

通过推行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机制,打破干部的“舒适区”,有力激发了员工的干劲。云天化股份总经理崔周全感慨:“以前每年同样薪酬的同事,后来彼此相差几万元,你说激励大不大?”

张文学说:“改革解决了我们怎样生存下去的问题,未来我们将持续向改革要效益、增活力、谋出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让全体员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扬帆远航 走向世界

从传统的直接熔融法到掌握玻纤生产全流程工艺技术,从成立之初的年产几千吨到如今的106万吨,再到2023年A股上市获深交所审核通过,一根玻纤串联起云天化国际复材人勇往直前的坚实足迹:2003年,自主设计的年产3万吨玻纤池窑产线投产,成为当时国内产能最大的池窑玻纤生产线;2004年建成当时全球产能最大的ECR玻纤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2009年,推出首代高模玻纤产品TM,大量应用于风电及航空领域;2017年推出高模玻纤TMII,并配套开发专用的浸润剂配方,巩固在风电领域的领先地位;2018年,合作共建的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为目前产能最高的高模玻纤生产线;2019年,开发出高性能拉挤片材关键原料,为大叶片减重降本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2022年,年产15万吨ECT玻纤智能制造生产线点火投产……

“作为云天化集团控股公司,云天化国际复材担负着集团玻纤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重任,做玻纤复合材料先行者是我们的愿景。近年来,公司在产能布局服务全球客户、产品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提升公司效益、绿色环保打造新的增长动力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云天化国际复材党委副书 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李红宾表示。

如今的云天化国际复材,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率先实现进口替代的玻璃纤维企业之一。企业以研发、生产、销售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为核心业务,形成了全球化布局,产能规模占全球产能10%,位居全球前四。

作为率先走出国门建厂的玻纤企业,一根玻纤把云天化国际复材与世界紧紧连在一起,国际化步伐越发坚定:2011年收购巴西工厂,开启全球化布局之路;2014年控股巴林公司,扩建海外生产基地。如今的云天化国际复材,海外生产基地分布于美国、摩洛哥、巴西、巴林等国,销售网络遍及全球主要市场,下设北美公司、欧洲公司和香港公司等子公司。

打造高品质玻纤,不断拓宽业务边界

如今的云天化国际复材,正在依托智慧产线打造高品质玻纤,在行业率先开启智能制造升级,降低能耗,提升效率。F02C生产线,重构了高熔化率池窑结构,优化了电阻容系统,引入了自动化物流装置,实现了从拉丝烘干到制品车间的全流程工装技术升级,为TMII超高模产品在大型窑炉规模化生产奠定了根基。

紧盯应用领域,云天化国际复材不断拓宽业务边界,一根玻纤绘就美好未来:在风电叶片领域,与科思创联合研发的聚氨酯风电专用纱及织物,已率先在全聚氨酯风电叶片中使用,引领未来风电叶片发展的趋势。在工程塑料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功能化异形玻纤产品,可满足高端需求;在电子电器领域,成功解决了高端PCB源头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助推了国内多层电路板的快速发展。

如今的云天化国际复材,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建筑装饰、休闲运动等各个领域,到处都有其身影。不只是单项引领,更是多点开花,云天化国际复材的风电纱及织物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5%,与LM、生益科技、OC、TPI、株洲时代等各行各业大客户达成稳固合作。

“我们将坚持技术自主化、制造智能化、产品品牌化,向全球最具价值的玻纤及复合材料企业的目标迈进,向‘双碳目’标迈进,向绿色未来迈进。”云天化集团党委书 记、董事长张文学表示。

随着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世界地位不断提升,从2007年开始中国已成为世界玻纤产量第一大国。“十三五”期间,受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的带动,国内玻璃纤维表观消费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我们将继续弘扬先行、先锋、‘纤’夫精神,坚定走出一条‘适度规模下的差异化和高价值’的发展之路,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和产品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新优势,在高价值产品领域争夺细分市场龙头地位。”云天化国际复材公司党委书 记庾波表示。

文章来源: 云南日报,国际在线,粉体技术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设计师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