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确认裁员10%,造车新势力陷入多重困境

评车论足 2023-11-04
2598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11月3日,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发布针对蔚来员工的全员信,信中确认蔚来将减少10%左右的岗位,具体调整会在11月完成。李斌在信中表示,公司将确保核心关键技术的长期投入,保持技术与产品的领先优势;确保销售与服务能力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确保3个品牌9款核心产品的如期上市。在此基础上,合并重复建设的部门与岗位,变革低效的内部工作流程与分工,取消低效岗位;资源提效,推迟和削减3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投入。

前两日,有网友在某职业软件平台上透露,蔚来将开启裁员,比例在10%-20%之间,随后这个帖子得到认证为蔚来员工的网友的确认,因此迅速得到外界关注。舆论发酵后,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回应称,蔚来一直在追求组织效率的提升,网上传言多有不实。

秦力洪并没有直接否认传言的真实性,而是称“追求组织效率的提升”、“传言多有不实”,这恰恰证明了蔚来裁员的真实性。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蔚来共有26763名员工,在“蔚小理”三家车企中占比最高,以裁员10%计算,此次裁员预计至少也达2600人,这个裁员的人数并不低。

不过,李斌在全员信中并未透露裁员的具体领域。专业人士表示,此次蔚来的变动涉及组织调整和资源投入方向调整,有利于组织效率和资源效率的提升,对蔚来自身而言属于利好。过去一段时间,蔚来规模扩张较快,员工数量增长明显。过快的组织扩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效降低。此时,蔚来做出组织调整,旨在保持健康的组织流动性。

蔚来裁员早有征兆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业内传出的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发布的全员信中就提到要精简团队。

信中指出,2022年团队持续扩张,但职责不清晰、目标不一致、流程不完善、重复建设的情况比比皆是,效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李斌认为,2023年的工作任务会增加很多,但公司的资源投入只会有小幅增加,我们必须从内部挖掘潜力,尤其是对于低效的组织、低效的团队、低效的流程、低效的项目,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

这就意味着,裁员已经是蔚来内部今年计划内的事情了。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蔚来汽车共有26763名员工,在“蔚小理”三家车企中占比最高。作为对比,理想汽车员工人数为19396名员工;小鹏汽车为15829名。此外,与小鹏、理想对比,蔚来的研发、市场与销售也在三家车企中占比最多。按照部门细分来看,截至2022年底,蔚来用户体验部门员工(负责销售、市场和服务)数量最多,为11983名,占总数的44.8%;产品和软件开发员工(研发)人数为10025人,占员工总数的37.5%;制造部门拥有2800名员工,占10.5%;常规行政员工为1955人,占7.3%。作为对比,理想的研发人员最少,为4838人,占所有员工的24.9%,比例与人数在三家车企中最少,不过理想的生产制造员工数量是三家之中最多的,有4318名员工,占总数的22.3%。

今年以来,蔚来一直在追求降本增效。2022年,蔚来全年销量仅有122486辆,远没有达到蔚来去年初定下的15万辆的销售目标。而在2023年上半年,蔚来更是遭遇滑铁卢,连续几个月单月销量均未能破万。今年上海车展开幕前夕,李斌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称,如果接下来每个月销量还是1万辆的话,自己就得和秦力洪找工作去了。虽然这是一句戏言,但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蔚来压力巨大。

直到6月开始,蔚来下调了全系新车的价格及首任车主用车权益后,销量开始出现转机,不过仅是过万辆的单月销量依然难支撑起蔚来的巨额花销。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蔚来总营收为194.48亿元,同比下滑3.74%;毛利率为1.28%,汽车毛利率为5.57%;不过蔚来亏损比较严重,净亏损达109.26%,同比增长139.08%,是“蔚小理”三家企业中亏损额最高的,当然,这也跟蔚来研发支出有关。上半年蔚来研发支出为64.20亿元,占总营收33.0%,而理想汽车的研发支出是42.78亿元,约占总营收的9%。

不同于以往,随着国内车市电动化格局的变革,如今新能源赛道竞争尤为激烈,在此背景,已有多家汽车制造商选择裁员开源节流。比如最近被曝出的高合汽车开启大规模裁员新闻,虽然高合汽车回应传闻有不实之处,不存在大规模裁员,但承认了部分岗位功能进行合并、重组、新建,以及绩效末位淘汰。

裁员背后的深层原因

1、资本市场压力加剧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巨大,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资本市场对于投资回报的要求日益提高,投资机构对于新兴车企的估值和投资判断更为谨慎,对于已经上市的新势力车企,其股价表现也受到市场整体环境和公司业绩等多种因素影响,融资能力受到挑战。高合汽车和蔚来汽车的裁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资本压力的影响。对于高合汽车来说,20%的裁员比例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反映出公司在经营上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压力。而蔚来汽车的裁员也表明,即使是已经上市的新势力车企,也无法避免资本市场的波动和影响。比如大华股份全面撤离零跑,转让股权给Stellantis!

所以在市场格局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新势力车企的信心容易产生波动。一旦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或者市场出现负面消息,投资者信心可能会受到打击,进而影响公司的股价和融资能力。

2、技术迭代快,研发成本高

以互联网思维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迭代速度极快,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新势力车企需要不断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然而,高昂的研发成本对于许多新势力车企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同时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洗牌加速。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车企将逐渐被淘汰出局。高合汽车和蔚来汽车的裁员,也可以看作是它们在行业洗牌中寻求自保的一种手段。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传统车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新兴科技公司的加入,新势力车企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新势力车企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挤压,这也就导致现在新能源汽车拉开了价格战的大幕,以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毕竟活下去才最重要

4、盈利路漫漫

资本市场对于新势力车企的盈利预期较高,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殊性,新势力车企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实现盈利的难度较大。如果公司长时间无法实现盈利,将可能面临投资者的质疑和市场的压力。目前,多数新势力车企尚未实现盈利,做为国内新势力三巨头的“蔚小理”,也仅有理想一家车企在盈利,小鹏汽车每卖一辆车则亏损12万元,蔚来汽车甚至每卖一辆车要亏损20万元。同时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使得亏损状况难以改善,所以如果新势力车企不能尽快盈利,将持续面临资金压力,进一步可能就是面临生死危机。

总结

从新势力车企的裁员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之争逐渐白热化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从价格战拉开大幕那一刻起,新能源车企已经进入淘汰赛,价格战将迫使部分不具备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企逐步消失。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就像手机市场一样,仅剩下几家能存活下来,至于具体能剩几家,就让时间和市场来做选择吧!

文章来源: 机械前沿,骑马玩车,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评车论足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