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创新材IPO!外企垄断、进口依赖,改性塑料行业的痛点在哪?

新材料前沿潜力股 2023-11-06
2554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近日,北交所官网披露了深圳市捷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捷创新材”)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公司上市申报材料被正式受理。

据悉,捷创新材本次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 2,000 万股(含本数,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含超额配售选择权后,不超过 2,300 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应用于“捷创新材产业园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改性工程塑料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质,20世纪80-90年代主要依赖进口。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十几年经济技术指标稳步较快递增,但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内改性工程塑料产品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一、现阶段中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发展情况

1、过度依赖进口、外企垄断

国外市场改性工程塑料的发展比起中国更成熟,德国经济发展中塑料和钢铁应用比例为63:37,美国为70:30,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50:50,中国改性塑料行业起步较晚,大规模改性塑料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的改性工程塑料更是受生产技术所限,在精密制造业应用比例就更低了。

考虑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市场对改性工程塑料的需求将十分巨大。尤其是一些特种塑料:无卤素阻燃塑料、高温塑料、导热塑料、屏蔽塑料、导电塑料等等,过度依赖进口。

一些应用领域极为关键的改性工程塑料,例如半芳香族尼龙、聚苯硫醚等改性工程塑料更是几乎被外企垄断!

2、改性工程塑料领域的大企业少

总的来看,国内改性塑料生产企业总数超过3000家,多数年产量不足3000吨,超过3000吨的接近50家,过万吨的很少。与国际化工巨头相比,国内改性工程塑料生产企业在技术、规模、产业链上均不具备优势,导致国内改性工程塑料生产企业在高端专业型的改性工程塑料领域缺乏竞争力。

国内企业生产的改性工程塑料同国际化工巨头生产的,在性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与国外改性工程塑料企业竞争呢?有以下几点认为: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企业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来不断缩小与国外改性工程塑料企业之间的差距;

“市场牌”、“人情牌”:如低成本、贴近客户、反应灵活、定制化服务等,上述优势使优秀的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3、国外巨头在华市场份额大、实力强

目前我国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但规模企业(产能超过3000吨)的只有70余家,总产能超过了200万吨。从产能上看,国内企业占73%左右,国外或合资企业占比约为27%,但从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30%,而国外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70%。

目前已经在国内设立改性塑料生产基地的国外大企业有SABIC公司、杜邦公司、SOLVAY公司、陶氏公司,德国BASF公司、LANXESS、BAYER、Celanese公司,日本旭化成公司、宝理塑料公司,韩国三星公司、LG公司、锦湖公司,荷兰DSM公司等,以上的国外公司,不仅是改性塑料的巨头,基本上还都是改性工程塑料的佼佼者。

4、国内技术水平落后,原材料成本决定比较优势

改性工程塑料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从原材料的构成看,基本集中于POM、PC、PBT、PA和PPE。在行业中,上游企业存在着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这一行业特点决定了拥有上游资源的一体化企业将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

因此,国际大型的化工企业在先天上占有比较优势:世界上主要的改性塑料厂商历史悠久,有长时间的技术沉淀,也多是集原料生产、改性加工、产品销售一体化的大型化工企业,如SABIC、杜邦、BASF 宝理塑料等公司。而国内改性塑料企业目前还没有发展到前后端一体化的阶段,在原材料成本的控制上受到了一定限制。

所以我们的工程塑料行业的企业家,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优势和机会,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跨国的上下游并购,建立大企业集团,加大研发力度和投入,生产高精尖产品,走出国门,与国外化工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

5、低端市场过剩,高端市场杀进不去

国内改性工程塑料企业起步晚,技术水平落后,产能多集中在通用型大产品领域,高端领域由于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较难进入,导致行业在低端领域存在一定的过剩,而高端领域则是国外改性工程塑料的战场,国内企业难以杀入重围。

二、国外改性塑料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改性技术配方

目前主流的改性生产技术是以填充、共混、增强为主的物理改性技术,用于填充、共混、增强的改性配方一旦决定,对下游的生产设备的具体操作要求不高。

这一技术特点决定了改性塑料生产的关键工序在于改性配方的设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用型大品种改性塑料的原始配方基本处于市场公开的状态,而高性能专业型改性工程塑料的配方则掌握在各细分领域内的领先企业手中。

例如以下一些国外的改性工程塑料巨头:

美国杜邦公司、SABIC公司分别在改性PA、PBT和改性PC、PC/ABS、PPE产品上拥有现有改性配方中的大部分优质配方和专利。

比利时SOLVAY公司通过20年来的跨国并购,在PPA、HPPA、PPS、LCP、PESU、PPSU、PSU、PEEK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优质高档产品线。近年来通过资本运作,收购CPCHEM的RYTON PPS,收购印度的PEEK生产线,目前处于塑料产品金字塔的顶端,利润可观!

三、进口替代需求迫切

我国的改性塑料行业总体的发展水平较低,行业内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国外同行业公司相比相对偏小,产品的市场状况也呈现出低端产品多,中端产品产品不稳定,高端产品缺乏的特点,远不能满足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改性塑料作为化工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我国汽车用改性塑料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占据,国内改性塑料企业才占有不到1/3的市场份额。由于国内企业的产品大多局限于低技术含量、低标准的层面,对那些具有高性能需求的领域开拓能力明显不足。改性塑料下游主要为汽车、电子电器和家电行业,三者占比超过50%。而近年来汽车优惠政策的推出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另外,节能减排政策导向也推动汽车企业减轻汽车重量进而实现节能减排,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量和市场规模都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至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由1,307万吨提升至2,650万吨。

尽管国内塑料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我国塑料应用规模仍然偏小。我国塑料改性化率(即改性塑料产量占塑料总产量的比例)稳步增长。全球塑料改性化率近50%,我国塑改性化率已由2011年的16.3%提升至2020年的21.7%,相比全球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改性塑料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大型国际化工企业如巴斯夫、朗盛、杜邦、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塞拉尼斯等,在原料供应、营业规模、技术积累上优势明显,在高性能专用改性塑料的配方研发、加工制造、品牌质量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在高端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而相比之下,国内改性塑料企业大都是从90年代后国内家电和汽车行业发展起来之后才开始兴起,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大型化工企业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高端改性塑料市场仍以进口为主。

文章来源: DT新材料,塑连网-小郭,微塑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材料前沿潜力股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