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逐利的,AI是冰冷的!人形机器人炙热之下,社会代价和利润该如何平衡?

机器智慧 2023-11-14
2948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最近,接连发生了3件不算太轰动,却意味深长的事。这三件事,看似毫无关联,但深入分析,你必然能发现,它们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将决定产业的未来走向。

一是继去年谷歌工程师爆料LaMDA具备自我认知后,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也声称,ChatGPT可能是有意识的。“当下的首要任务,并非开发下一个GPT或DALL-E,而是研究如何阻止超级AI失控。”

二是白宫正式通过AI监管的行政命令。在确保美国AI领先世界的同时,管理潜在风险。以后,所有公司都必须通过报备,才可研发AI系统。同时,AI不得扰乱就业市场、生成内容必须打水印、不允许侵犯隐私等等,事无巨细。总而言之,老美开始害怕AI了,希望把这只猛兽关在笼子里,发展慢点也在所不惜。

三是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人形机器人发展将到达奇点

市场对机器人最关注的角度之一便是智能化水平,即交互水平。近期,谷歌deepmind团队推出RT-2,通过机器视觉模型直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行业提供了新视角。李飞飞团队开发具身智能等系列运控算法推陈出新。大模型、深度学习等前沿内容逐步深入机器人运控算法。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助理、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哲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全球又进入新一轮科技涌现期,AI、人形机器人等新科技到达发展奇点。近年来,海外人形机器人研发不断迭代更新,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涌现出多家优秀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李哲表示,多模态大模型主力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而电机、减速器方案,传感器方案、外观结构方案多样化,根据应用场景与应用需求不断调整。

优必选很早就介入了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必选副总裁兼深圳研究院副院长庞建新表示,人类对机器人有两个诉求,一是人形机器人帮助人类去做一些工作,二是陪伴的述求。这也优必选做人形机器人的原始动机。

人形机器人目前的驱动方式不同。目前电机的技术比较成熟,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庞建新表示,电机驱动的最大好处是维护性好、效率高、精度比较高、成本比较低、比较环保,当然也有劣势,动态性有限,天花板比较低,密度也比较低。但总的来说,电机驱动的功率密度、成本、维护性,符合我们现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庞建新认为,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带来雄厚的技术基础,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商业和家庭等多个领域逐步商业落地。

达闼机器人高级副总裁黄刚表示,现在各类机器人越来越多,未来通用机器人一定会出现。通用机器人出现的那一天,将是从通用形体到通用关节、通用CPU,未来所有的核心都会通用化,这样会供应链会大量聚合。黄刚认为,通用机器人需要一个通用的云端大脑,通用云端大脑,人类可以训练机器人,反过来机器人会带动人类。将来人和机器人会是互相学习的关系。云端智能是人形机器人的必由之路。

未来面临的最大变量是什么?

黄晓庆缔造达闼科技已有8年之久,他有一个深切感知——“机器人为什么必须是人形”,是机器人行业一直争论的问题。

黄晓庆是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中国云计算专委会副主任。他喜欢从过往找答案。一百多年前,福特梦想造一辆“不用马的马车”,从model A一直制造到model T,世界汽车工业革命也由此开始。人形机器人诞生至今,也已走过上百年的漫长岁月。演变期间,有潮涨潮落,但从未止息。

黄晓庆看到,日本自1973年造出第一台人形机器人后,研究从未中断,即使在“福岛事件”后进入低潮期,也并未停止;另一个“工业强国”德国,也同样对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孜孜以求。“人形机器人,将是未来人机共存的第一选择。”黄晓庆判断。他认为,机器人的发展演进,与AI发展从专用小模型到通用大模型的转变类似,路径是从专用机器人到通用机器人。这一前提下,人形机器人同时具备:自动适应人类环境、使用人类工具、进行自然语言交互三个特点。

姚期智是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他最近在思考:人工智能的下一步是什么?“未来的AGI(通用人工智能),需要有具身的实体。”姚期智思考过后得出结论。姚期智说,人类本身,是世界上相当理想的一个具身智能体,其基本具备三个成分,即身体、小脑和大脑。其中身体的部分,应该就是人形机器人。

丹尼斯·洪(Dennis Hong)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RoMeLa实验室创始人,他从小就痴迷机器人,长大后延续了小时候的梦想。丹尼斯·洪还是小孩时,就梦想和机器人一起生活。他发现,家庭环境是为人设计的,比如楼梯、门把手等都是由人来使用,因此他认为,机器人最好是人形的。“过去二十年当中,我们都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丹尼斯·洪说。

马克·雷伯特(Marc Raibert)是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是有名的长期主义者。他认为,机器人人工智能,由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两部分组成。认知智能是人类头脑思考中的意象。运动智能涉及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马克·雷伯特发现,人类拥有非常高超的运动智能,哪怕仅仅几岁的孩童,也具备这一智能。于是,他试图赋予机器人运动智能。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坦言,“前几年,我个人有点悲观,我甚至觉得世界科技已经停滞,红利殆尽”,然而从去年底开始,他重新燃起了斗志。这源自于通用性AI进展,远超他个人预期,他感受到,目前通用人形机器人需要的AI,已经慢慢趋于成熟。去年底,他们立项做通用人形机器人。

“未来五到十年间,新工业革命、新经济增长,都会诞生,”王兴兴说。王兴兴认为,人形机器人与通用AI结合,是未来整个人类科技和经济增长最大的变量。

无法阻挡的未来潮流

任何行业,无可取代的永远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只能每天愉快地摸鱼,当一颗不那么牢固的螺丝钉(随时跳槽),拿一份还过得去的薪水,持续为社会的消费注入活力。但资本是逐利的,AI是冰冷的。在绝大多数“平庸者”被取代的未来,旧的分配模式无法再适用。失去了收入来源的大多数人,自然丧失生存之外的消费需求。

周剑是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优必选则是他缔造的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在该领域沉浸已有11个年头。在周剑看来,人形机器人并不缺应用场景。在工业场景当中,他看到,如今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线,ABB、库卡用工业机械手臂到最后汽车组装线,集体上阵的情况下,现场依然有大量工人。很多头部企业拥有几十万规模的生产线工人。这个未来可以由人形机器人去替代。

“人形机器人和传统智能化的设备去协作作业,用来解决复杂场景的柔性无人化的工厂,这才是未来机器人或者汽车智慧的超级无人工厂。”周剑说。未来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周剑预估称,目前一个拥有50万工人的汽车工厂,如果能节省10%的工人数量,就是5万人,按每人节省6、7万美金来算,这意味着,一个To B的工厂可能有几十亿美金的市场。

在生活场景当中,这里到处都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人形机器人尤其适合,在这一环境里陪伴人类,一起工作、学习、生活。尤其是AI大模型的不断发展之下,不同的大学、科研机构、公司,都用AI大模型,让梦想不断照进现实。

王兴兴认为,去年开始,人形机器人越来越火热,这与马斯克的身体力行脱不开关系,国内资本层面也与国外进行了对标。过去该领域高潮与低谷,已循环了很多个周期。“很难想象,十年前,AI是个冷门行业,如果不是去年生成式AI出现爆发性增长,可能AI又进入一个新低谷时期,但是,现在整个AI迭代速度已越来越快。”

长远点看,如果企业们都去雇佣机器人,虽然大幅提高了生产力,却与保就业、保GDP、保消费、保金融的国策背道而驰。很显然,AI的原罪,是它过于强大、过于超前,不是现阶段人类应该拥有的东西。当科技创新足够解放大批劳动力,但这些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合理安置的情况下,就草率投入应用,社会整体付出的代价,远超出个人获得的利润。

这个世界存在的本质,是秩序的约束,人人各司其职,有饭吃、有活干,才没空想那么多。发展AI的初衷,是作为人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淘汰人自身。但是,技术这玩意,不可能完全禁得住的。谁禁止,谁落后,谁害怕,谁变穷,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文章来源: 机器人老王, 格隆汇,金融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机器智慧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