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产能陆续淘汰,光伏玻璃龙头出海寻机遇

材料文献解读 2023-11-17
2939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11月13日晚间,福莱特发布公告称,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公司出海步伐,并进一步优化公司产能布局,巩固生产制造优势,满足海外业务持续增长带来的产能需求,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拟由全资孙公司印尼福莱特光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T FLATSOLAR ENERGY INDONESIA,以下简称“印尼光能”)总投资约2.9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岛建设2座日熔化量1600吨光伏组件盖板玻璃项目。项目将形成年产10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高透面板的生产能力。

福莱特表示,此次对外投资不仅有利于优化公司产能布局,提升公司产能,而且能发挥在印度尼西亚生产的优势,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及经营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此举还是公司响应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全球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海外业务布局的重要举措,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公告显示,本次项目的资金来源将由公司自筹解决。福莱特在公告中坦言,鉴于本次项目投资建设可能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压力,公司将统筹资金安排,合理确定资金来源、支付方式、支付安排等,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

01

光伏玻璃龙头出海寻机遇

出海热是近两年新能源主旋律。

去年逆变器出海,今年光伏组件、充电桩出海,风电因为国内毛利率过低,塔筒和海缆纷纷走向欧洲拿订单,作为辅材环节的光伏玻璃也不例外,福莱特也开始拓展海外业务版图。

福莱特作为光伏玻璃龙头,加大海外业务布局并不意外。

光伏玻璃在光伏产业链中属于光伏辅材,其上游是各种原材料和燃料(燃料包括天然气、电力等;原材料包括纯碱、石英砂等),两者成本占光伏玻璃80%以上,纯碱和天然气、电力都属于集中度高,话语权强的行业。

光伏玻璃下游是组件,光伏玻璃夹在中间话语权较弱,加上生产的产品同质化很高,议价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整体看,光伏玻璃的商业模式并不好,行业赚钱比较困难。

加之今年光伏全行业产能过剩,各环节纷纷出海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龙头福莱特加大海外布局合情合理。

02

国内行业竞争格局好转

Q3是盈利高光期

虽然龙头加快海外布局,但实际国内光伏玻璃竞争格局正在好转。

因为光伏玻璃具备一定的大宗商品属性,周期性较强,扩产建设周期1.5-2年,产线启停困难,所以供需存在时间差,去年光伏玻璃产能已过剩,政策也不断调控行业产能投放。

2023年5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的有关通知》,进一步限制了产能投放进度。

今年下半年几个月投产进度已明显放缓,今年三季度供需已逐渐平衡。

此外,光伏玻璃行业集中度较高,且近年集中度持续提升,目前“双寡头”信义光能和福莱特产能之和能占全行业约60%,后续随着产能持续出清,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集中度提升意味着强者恒强逻辑,三线企业生存困难,据产业反馈一些被淘汰的小窑炉的老旧产能很难再重返光伏玻璃行业。

从三季报业绩可以看出,龙头优势突出。

福莱特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2亿元,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8.84亿元,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54%,为历史最高单季利润。综合毛利率24.5%,环比提升4.6%。

二线企业三季度业绩表现也不错,如旗滨集团,Q3实现营收43亿,同比增长28.48%;归母净利润5.96亿,同比增长251.89%;毛利率27.7%。

旗滨是做浮法玻璃的龙头,近年也纷纷切入光伏玻璃行业,试图“挑战”双寡头格局。

除了旗滨,二、三线企业还有南玻A、凯盛新能、亚玛顿。

南玻A三季度营收50.91亿,同比增长18.81%;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同比下降11.11%,毛利率23.06%。

凯盛新能Q3营收19.52亿,同比增长92.08%,归母净利润0.69亿,同比增长427.74%,毛利率12.72%。

亚玛顿Q3营收10.04亿,同比增长23.09%,归母净利润0.44亿,同比增长170.56%,毛利率8.81%。

可以看到福莱特营收和利润规模及增速都要优于二三线企业,但二线企业也猛烈追赶,如旗滨集团毛利率要优于福莱特,利润增长也十分迅速。

同时,也可以看到像凯盛新能、亚玛顿这些企业毛利率在10%左右,与龙头差10%-15%,差距还是较大的。

整体看,光伏玻璃企业Q3业绩优异。

因为今年光伏玻璃产能投放谨慎,所以三季度供应并不泛滥,供需处于紧平衡,是光伏玻璃业绩支撑的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Q3是利润高点也是因为9-10月光伏玻璃迎来涨价,且成本端天然气也处于比较低的价格,所以利润得以增厚。

尤其龙头福莱特,在Q3组件环节哀鸿遍野,龙头业绩都支撑不住的情况下,福莱特的业绩实属超预期。

03

深度加工,提升盈利的关键所在

从短期来看,以价换量能带来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但对于改善盈利状况并无提升,反而会降低盈利水平。今年第三季度,我国随着生产推进,部分刚需采购,玻璃厂家成交陆续好转,库存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加之纯碱新产能投产晚于预期,供应偏紧,价格涨幅明显,玻璃生产成本增加。这一系列原因,促成了9月份光伏玻璃订单价格直接上调2元/平方米,超出市场预期。

但从近两个月的走势来看,当时的价格已是年内高值。随着新产能的投入,光伏玻璃价格有所下降,但截至目前,光伏玻璃价格仍处于19元/平方米至27元/平方米区间,尚无明显增长。因此,光伏玻璃龙头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多数企业将继续在存量市场以量换价,而这一转变,势必会加速整个市场进入价格下行通道,而一旦进入下行通道,将会加速行业产能的出清,对于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来说将会最终胜出,甚至促成赢家通吃的局面。

当然也也有一些企业选择了主动转型升级,如亚玛顿近期发布公告宣称拟对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作出战略性调整,计划终止“BIPV防眩光镀膜玻璃智能化深加工建设项目”,将该项目暂未投入使用的部分募集资金余额8000万元用于“年产4000万平方米超薄光伏背板玻璃深加工项目”。亚玛顿的调整剑指1.6毫米超薄光伏玻璃,目前市场上对于超薄光伏玻璃的需求依然旺盛,如果能提前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则有助于持续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对于提升估值,提振萎靡的股价(截止上周收盘亚玛顿股价已跌至27.43元/股,和去年7月份50元/股的高点相比已接近腰斩)也大有裨益。

04

Q4短期业绩承压

预计明年春节后将好转

但Q3的业绩高光恐难持续,因为进入11月玻璃价格开始下降。

最新报价3.2mm的光伏玻璃出厂均价27元/平方米,较10月下滑约2.7%;2mm光伏玻璃的出厂均价18.5元/平方米,较10月下滑约7%。

按照往年的光伏装机规律,四季度是光伏电站装机传统旺季,也是光伏项目并网高峰期,所以是光伏组件和玻璃消费的高峰期。

但今年似乎有些不一样,今年四季度组件价格战激烈,无论是欧洲还是国内,库存都处在高位,再叠加海外组件退回,年底组件多以消化库存为主。

11月组件排产约较10月下滑14%左右,进一步减少光伏玻璃消费,所以光伏玻璃价格很难坚挺,目前价格已经开始走低,后续大概率还会继续向下。

除价格外,四季度光伏玻璃边际成本也开始上升,因为开始供暖了,天然气成本上升,冬天天气冷,气温低,窑炉需要维持他的温度,需要更多天然气,所以整体成本比夏天高。

虽然主要原材料纯碱价格可能下行,但很难说能否抵消天然气的上涨,只能说成本端压力较大。

所以价格下行,成本大概率上行的情况下,四季度利润大概率会下滑,出货量可能下滑,而玻璃启动后难停产,停产会导致产线报废。

所以直到明年春节,光伏玻璃预计都将持续累库,直到春节后去库才能开始,光伏玻璃价格才可能进一步上行。

但长期看,政策限制投产,光伏玻璃供给出清是大趋势,老旧产能出清后很难再回到光伏玻璃行业,今年预计全年有效产能约8万吨/天,供需约平衡,明年预计实际有效产能约9.5万吨/天,明年供给没有增加特别多,不会大幅过剩。

总结

总体而言,光伏玻璃行业盈利模式并不好,赚的都是辛苦钱,且企业对上下游议价能力低,但目前行业处于供给出清阶段,落后产能已开始陆续被淘汰,政策也开始限产。

在供给出清阶段利好龙头,伴随行业重新整顿,龙头凭借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行业集中度会持续提升,只要需求好转,龙头又会迎来新一轮盈利周期。

文章来源: 见智研究Pro,PV-Tech,新材料情报NMT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文献解读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