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据局首次行动披露,数据产业迎来最好的机会

数据包 2023-11-27
2051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2023年11月25日,以“数联全球、商通未来”为主题的《2023全球数商大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开幕。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开幕式上表示,国家数据局将围绕发挥数据要素乘数作用,与相关部门一道,研究实施“数据要素X”行动,从供需两端发力,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若干重点领域,加强场景需求牵引,打通流通障碍、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新治理。

100万家数商企业崛起 “乘”来数据东风

何为数商?刘烈宏指出,数商是一类不断发展的经营主体,当前,各方普遍认为数商是以数据为生产经营关键要素的企业。

他用“动起来”“用起来”“聚起来”来总结不同类型数商企业的作用。具体而言:

服务型数商是数据流通的推进者,促进数据“动起来”,为数据供需双方提供可信的连接,推进数据高效地流动。

应用型数商是数据价值的转化者,促进数据“用起来”,通过提供数据开发利用工具、数字化转型服务等,帮助千行百业挖掘数据价值。

技术型数商是数据资源的开发者,促进数据“聚起来”,通过帮助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地采集、储存、管理数据等,让分散在不同系统、平台的数据,汇聚成标准化、可流通的生产要素。

随着数据量增长,相关企业纷纷“入场”,数商崛起。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的数据核心企业突破1200家,数据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

“数据在使用中一般不会发生损耗,反而越用越好,这突破了传统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下的产出极限,拓展了新的经济增量。”刘烈宏说。

他指出,不同类型、不同维度的数据聚合后,量变可能引发质变,产生意料之外的价值。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在大会上指出,中国不仅是海量数据的生产大国,还是首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

她指出,中国数据交易还在尝试、起步阶段,大量数据在发挥作用,但目前数据交易所交易的数据还很有限。

她主张“场内数据交易”和“场外数据交互”并重,认为除了关注数据交易所之外,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对数据交互也要加强关注。

“我们去看了一些目前应用智能技术的企业,感觉这些企业倾向于用数据交互的方式,拉通更大的产业生态圈,以支撑业务。”她说。

另外,她指出,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将虚、实并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大模型所需要的海量和高标准语料库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对中文来讲,挑战特别大,如果我们没有自己可信的、高质量的语料去‘喂’大模型,(未来虚拟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就会少很多。”

数据产业迎来大发展

事实上,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特别是在丰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等方面,数商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关键作用。

所谓数商往往是指以数据为生产经营关键要素的企业。既有从事数据产品开发、发布、承销和数据资产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的服务企业,也有从事利用数据赋能相关产业,推动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的应用型企业,还有为数据采集、传输、管理等提供支撑的技术型企业。

“近年来,在各方大力推动下,我国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刘烈宏称,据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自2013年至2023年,中国数商企业数量从11万家增长到超过100万家。其中,传统数字化软硬件服务商依托长期积淀,将数据相关业务作为重点方向来抓,成为技术型、应用型数商的中坚力量。同时,伴随数据流通、数据增长,服务型数商应运而生,成为数字产业的新兴组成部分。

刘烈宏表示,数据具有规模报酬递增、非竞争性、低成本复用的特点,作用于不同主体,与不同要素结合,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倍增效应。例如,数据作用于资本,可以辅助投融资决策,更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据作用于技术可以重塑创新范式,促进先进技术的传播、扩散,带动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等。通过在各行业、各领域加快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够提高各类要素协同效率,找到资源配置最优解,突破产出边界,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

“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具体表现为:一是以协同实现全局优化,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以复用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释放数据新价值,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三是以融合推动量变产生质变,催生新应用、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刘烈宏表示。

基于此背景,刘烈宏表示,希望数商积极关注并参与到后续将推出的“数据要素×”行动中去,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促进我国数据基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中发挥出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

数据交易所功能性凸显

传统的数据交易主要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缺乏规范性并且效率较低,因此在大规模推广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实现数据的高效流通并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潜力,数据交易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2021年起,随着一系列关于数据要素的政策出台,我国的数据交易所也相继成立,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深圳数据交易所和广州数据交易所。

同时,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也进行了重组升级,将其角色从单纯的撮合交易者转变为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平台,这标志着我国数据交易进入了全新的2.0阶段。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全国已经成立了48家数据交易机构。在这些机构的推动下,数据交易的供需双方信息差得到了有效的消除,促进了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交易制度和规则的复制与推广。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日益成熟,地市级的数据交易平台也有望参与到这个日益壮大的数据交易市场中,共同推动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 证券日报,天津数港,乐晴行业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据包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