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灯,光罩护肤概念不断,光疗护肤是不是智商税?

闪耀的事业 2023-11-28
3265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随着射频仪、大排灯和面罩在美容仪赛道声名鹊起,有关光疗美容的话题也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在小红书上搜索“美容仪”,相关笔记数量已经达到44w+,归属于美容仪品类的“大排灯”也拥有超过3w篇笔记,“美容仪/大排灯是智商税”的话题成为了用户搜索栏中的频词。

美妆品牌们承接着时代性机遇,借助科技感成功出圈的品牌不在少数。光疗理念的出现,似乎为美容仪的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但与此同时,更多人发现,美容仪产品开发的门槛好像逐渐模糊化,回看市面上天花乱坠的产品宣传,光疗美容仪所具备科技感真的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吗?

LED光疗引爆社交媒体

苏珊·雅拉是护肤品牌Naturium的创始人,也是一个拥有45万粉丝的Ins网红。她通过工作途径获得了一款由CurrentBody公司生产的LED面膜,售价380美元。5月21日,她使用该款LED面膜自拍的短视频最终获得了14万次播放,成为一个小爆款。

根据Spate的数据,最近“LED光疗”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32.2%。“根据我们的标准,红光疗法、光疗法、蓝光疗法和LED面膜都被归类为季节性上升趋势,消费者对这个领域正呈现出持续不断的兴趣。据我估计,这种兴趣会一直持续下去。” Spate联合创始人Yarden Horwitz评价。

Horwitz补充道:“不仅搜索量激增,‘LED光疗’也在逐渐成为TikTok的流行趋势。” 在TikTok上,与红光疗法相关的标签每周获得280万次浏览,“LED面膜”的标签浏览量更是高达1630万次。

《临床美容皮肤科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2018年2月的一篇文章指出,"(光疗)具有多种治疗应用的三种波长的光是蓝色(415nm)、红色(633nm)和近红外(830nm)"。过去,光疗被应用于医学领域,以改善皮肤病患者的状况,促进创口愈合。而今这种疗法正在向家用美容仪领域渗透。

自带消费场景的美容仪

而在中国化妆品市场,近两年的美容仪品类亦增长迅猛。据果集数据显示,2022年双11期间,抖音平台美容护肤及彩妆香水的销售额分别同增21%和17%,而美容仪的销售额增长高达169%,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类。

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的美容仪市场起步较晚,直到2013年前后才逐步形成美容仪市场,并诞生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极萌、金茉、花至等。据中国家电网统计,国内目前与美容仪器相关的企业高达10万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都是在近五年内才注册成立的。

而这些美容仪器相关企业中,绝大多数又以生产或销售射频美容仪为主。目前,我国美容仪市场主要被搭载射频技术的美容仪占据。随着国内相关法规的完善,此类美容仪已逐步趋向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国家药监局的新规,2024年4月1日起,射频美容设备将被列入第Ⅲ类医疗器械的管理范畴,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与逐渐进入主流视野的射频美容仪相比,光疗美容仪在国内仍属于一个未被充分开拓的领域。随着LED光疗在海外市场的盛行,一些美容业界人士已总结出光疗产品的许多优势。

相比射频美容仪,光疗美容仪具备更为丰富的消费场景。LED面膜类似传统贴片式面膜,消费者可以在居家休闲时佩戴。苏珊·雅拉表示,比起美容院的LED疗法,居家“敷”LED面膜更灵活:“在美容院,你会被‘困在那里’,但是在家里,我可以戴着LED面膜走来走去,还可以玩手机。” 她说。

LED面膜既能继承来自贴片式面膜的“10分钟日常放松”场景,又能反复使用。而LED大排灯则可以融入午休或睡前场景,解放双手。与需要自行操作按摩,并具备一定技术手法要求的射频美容仪相比,光疗美容仪更贴合懒人需求,不容易被闲置,其消费前景被市场一致看好。

目前来看,进入中国的LED面膜以欧美品牌为主,如CurrentBody、ellkii、QuasarMD科施佳等。其中,不乏多年深耕美容仪领域的品牌,如科施佳已有20多年历史,一直专注于光疗美容仪的研发和制造。

CurrentBody总部位于英国,其产品线不仅包括LED面膜,还涵盖了一系列针对颈部、手部和头皮等部位的光疗产品。该品牌已连续两年位列天猫进口美容仪双11销售榜首。在天猫“CurrentBody海外旗舰店”中,品牌旗舰产品的命名关键词包括“光子嫩肤仪”、“红外美容仪器”和“家用脸部LED大排灯”。

国内亦有品牌率先入局。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深圳的国产美容仪品牌AMIRO觅光以其LED化妆镜揽获了一众消费者。2023年,觅光推出黑曜石面罩,首先试水国产光疗面膜。截至目前,该款LED面膜的月销量已达2000+,在天猫的LED美容仪热销榜上名列第一,AMIRO觅光的天猫官方旗舰店也已拥有超122万粉丝。

光疗护肤是不是智商税

“以光护肤”似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生僻词,但事实上,这已经成为美容赛道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23年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达到了数千亿元人民币,持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众多轻医美项目中,光子嫩肤项目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达到了约40%的比例。

从基本认知来看,光子嫩肤采用高能量的强脉冲光(波长为500-1200nm)作用于皮肤,通过生物刺激和光热作用对皮肤表面产生刺激,产生微创效果,以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色素沉积、血管扩张和皱纹等问题,改善皮肤质量和肤色均匀度。

这与光疗美容的原理基本一致。按照光强度的不同,光疗美容具体可分为LED光源、激光、强脉冲光等不同的方向。

比如,关于LED光疗的故事,最早起源自2000年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一项研究,人们发现通过特定光谱的LED光源适度照射人体肌肉与骨骼能加快伤口愈合。后来人们对光波进行一番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可以不同程度激活细胞的活性,加快新陈代谢。如今,LED光已经成为美容仪、美白舱等产品最主要的技术支持。

那么,以光护肤的思路到底是否科学?

事实上,光疗美容的背后与皮肤中的“五感六觉”存在一定的联系。皮肤之所以能够探索光和感知光,其中视觉感受器承担了最主要的责任。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皮肤中主要存在3种视觉感受器:视蛋白1 、视蛋白2(视紫红质)和视蛋白3。美国布朗大学生物学家Elena Oancea的团队发现,皮肤黑色素细胞拥有视紫红质,这种形成视力的物质让细胞可感受紫外线并在数小时内急速释放钙离子信号,促使产生黑色素以保护DNA[2]。也就是说,视紫红质与皮肤黑色素存在密切联系。

视蛋白在对光做出响应的同时,也参与到表皮屏障分化和时钟信号同步等与护肤功效直接关联的过程中。

NASA在研究报告指出,特定波长的光可以转化为细胞能,与人体组织线粒体的吸收谱产生共振,加快酶促反应,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比如,红光的特定波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细胞能,与人体组织线粒体的吸收谱产生共振,加快酶促反应,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激活皮肤活性,加快血液循环,可改善皱纹、润肤。也有医学实验已经证明,在波长为650nm左右的红光照射下,胶原蛋白的产生比人体正常细胞分化所产生的足足增加了五倍。

而波长在580nm左右的黄光,则具有密度均匀、高强度、高纯度的特点,能有效增强肌肤胶原细胞的活性,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皮肤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对美白皮肤有很好的效果。而450nm左右浅蓝光,可穿透皮肤消除座疮脓包,还能减少粉刺和炎性皮损数量,促进组织修复,改善肤质[3]。

此外,紫光会提高视紫红质的表达,进而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水平,蓝光可以通过视蛋白3激活毛囊,延长毛囊的生长期。紫光可以激活视蛋白3,并诱导钙信号传导,上调黑色素生成的蛋白……

不同波段的光“各司其职”,随之产生了不同的生物效应。经过众多研究的验证,光疗美容拥有了基本的科学基础。

同样逃不开“械字号”紧箍咒

摆在“觅光”们面前的难题不仅仅是价格而已,资质才是硬门槛。

有不少KOC在短视频中力劝粉丝勿买美容仪,“明年家用美容仪必须取得医疗器械认证,所以厂商趁现在各种广告轰炸,把明年淘汰的东西赶紧卖给你们,割最后一波韭菜!”

据悉,自2022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治疗仪相关产品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规定2024年4月1日之后,没有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都将被禁止生产、进口、销售。然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美容仪品牌注册成功的消息传出。

笔者进一步做了了解,仅是临床环节,就需要在2至3家有过备案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为期约1至2年的多次试验。而且进入申请环节,从注册提交到受理下证的审批过程,其周期也可能接近2年时间。

这一门槛限制,不仅将品牌和工厂捆在了一条绳子上,更是将大多数美容仪品牌挤到了出局的边缘。例如宝洁旗下高端美容仪品牌OPTE,早在监管新规发布后没多久,就关闭了天猫旗舰店,默默清仓退场。

笔者又查阅了天眼查相关数据,被质疑无射频资质的AMIRO觅光,最新的变更记录仍停留在今年4月份。有关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描述仍是“经营”,而并非一、二类医疗器械的“销售”。所以说,这也不能怪消费者们质疑。

虽然AMIRO觅光表示已经启动了申请III类医疗器械资质的相关工作,但申请周期可能需要3到4年,其中光临床试验的周期就需要1到2年左右,即便如此,整个资质审批的最后结果依然不确定性很大。

再者,科学技术部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临床试验备案情况公示(2023年3月17日至3月23日)》显示,AMIRO觅光品牌中ABFM03型号美容仪于今年4月份申请临床备案。咱们以上述周期来推算的话,该型号产品是无法在明年4月完成III类医疗器械注册并取得III类医疗器械证书的。

文章来源: 聚美丽,化妆品报,商业汇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闪耀的事业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