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低纬度探测卫星“澳科一号”通过在轨测试,正式投入使用

智者先行 2023-11-29
1844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11月28日,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举行。作为我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

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开辟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是推动双方实质性科技合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良好范例,对于加快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澳门在国内与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首个低纬度探测卫星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工程是澳门与内地迄今为止合作的最大科研计划,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的组织管理,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工作。

作为世界首个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主要开展低倾角轨道地球磁场和空间环境探测,卫星于2023年5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总体单位,抓总研制B星。B星整星约115kg,搭载了太阳X射线载荷、中能粒子探测器和激光角反射器等载荷。此外,西工大还抓总承担“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地面系统研制任务,这也是国家航天局首次批复由高校承担卫星地面系统研制和建设任务。地面系统包括卫星运控中心、西安7.3米地面站、宁波12米地面站和澳门7.3米地面站,负责A星和B星两颗卫星的日常状态监控、任务规划、指令编排、数据接收、数据预处理、存储和对外发布工作。

11月19日,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澳门科学一号”A星、B星经过半年在轨测试,状态良好,所有指标均满足研制总要求,具备投入使用要求。

发射成功后,卫星地面系统圆满保障了两颗卫星的在轨测试工作,实现了与澳门科学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卫星正式交付以后,地面系统将保障5年寿命期内的卫星在轨长期管理工作。“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地面系统实现了对澳门科技大学地面站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A星+B星”联合观测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A 星 + B 星”联合观测模式。A 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 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 X 射线探测器、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 X 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A 星和 B 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

在轨测试期间,“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稳定,功能、性能正常,完成了卫星工程在轨测试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测试项目。卫星各载荷的科学数据经过自校自评,并与其他卫星数据和国际通用模型比对,验证了各载荷的功能和性能。11 月,卫星圆满完成在轨测试工作,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鼓励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未来将通过相关数据政策,深化澳门与内地、国际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澳门自身独特的区位与制度优势。该项目还将持续推动航天科学研究与澳门青少年航天知识科普工作。

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组织管理,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工作,卫星系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和西北工业大学抓总研制,科学载荷由澳门科技大学负责提供,地面接收站和科学数据应用中心由西北工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分别负责,西北工业大学为地面系统总体单位,科学应用系统由澳门科技大学、内地有关单位共同开展。

“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用

11月28日,“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在澳门科学馆拉开帷幕。该系列活动包括“澳科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中国航天航海科技荟澳”科普展览开幕暨月壤入澳揭幕仪式、澳门航天发展论坛、航天科普进澳门校园等活动。

“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中国航天航海科技荟澳”科普展览由国家航天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联合主办,以“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为主题,旨在推动澳门科技创新,促进澳门航天航海科普教育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激发澳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

“探索深海”板块主要围绕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极地科考、载人深潜等方面,展示新时代以来我国航海领域取得的成就。公众可以亲眼目睹“奋斗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从马里亚纳海沟万米之下的深海取回的海水、在挑战者深渊采集的蚀变玄武岩、来自东南印度洋蒂阿曼蒂那海沟的沉积物,亲身感受深海的神秘和魅力。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的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也将亮相展览,面向公众公开展示。

本次展览结合“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投入使用,展示澳门各界的参与和贡献,公开展示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模型、自主水面无人艇模型等澳门各界共同参与的航天航海科技成果。该项目对于加快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澳门在国内与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IT之家,海外网,人民日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智者先行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