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宏伟、神秘的氛围,“巧夺天工”的花窗玻璃现代建筑设计?

玻璃人老廖 2023-11-30
4135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一提起花窗玻璃,人们就会想到那高耸、陡峭的哥特式建筑,这种兴盛于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最常见于欧洲的教堂、市政大楼或其他宗教场所。

其特点之一就是,整个建筑采用大面积的排窗,而且运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用有色或彩绘的玻璃拼成不同形状与图案的窗玻璃,是为花窗玻璃,又称彩绘玻璃(stained glass)。

而花窗玻璃运用最广的场所无疑是教堂,它们会展现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或者是圣经人物,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

由于其透明的特性,一改之前的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阳光或月光把彩绘的画面照射到教堂内部,造就了一种神秘灿烂的景象,也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也因此,花窗玻璃在宗教背景中尤为受欢迎。

01

花窗玻璃的前世今生

彩色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时代。当时的玻璃制造工艺尚不成熟,没法完成大块、纯净的透明玻璃,只能制造出面积较小、透明度很低、色彩偏暗的各种杂色玻璃。这种玻璃如果直接放在窗户,会显得斑斑驳驳,颜色杂乱。

于是精巧的手工艺人受拜占庭玻璃马赛克的启发,将各色玻璃进行拼贴,镶嵌成一幅幅图画,玻璃花窗就由此诞生了。

这种独特的玻璃窗花艺术在12世纪和13世纪的哥特式艺术时代达到顶峰。尤其以哥特式教堂内的彩色玻璃窗最为出名。

玻璃花窗上内容多以圣经等宗教故事为主。一方面这种以红蓝为主色的花窗玻璃让整个建筑的充满浓烈的宗教气息,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对于不识字的民众来说,图画的形式能够更直接明了的传递教义,让民众感受宗教的信仰和故事。

玻璃花窗中圆形的被称为“玫瑰窗”,一般立于教堂的正立面,被看作是天堂的象征和神的居所。在阳光照耀时,玻璃花窗把教堂内部渲染的五彩缤纷、眩神夺目。在忽明忽暗,斑驳陆离光影中,让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而下面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立于建筑的外立面。

02

欧洲花窗的历史与演变

哥特式教堂时期是欧洲花窗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世纪尤其是11至13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盛行于欧洲各地,而花窗则成为了哥特式建筑与艺术的代表之一。在这个时期,花窗被视为“神圣”的艺术品,是教堂建筑的重要装饰。

哥特式教堂时期的花窗运用了各种颜色、形状和材料,旨在营造一个宏伟、崇高、神秘和感人的氛围。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弧线式窗玻璃”,其造型来自于支撑整座建筑物的拱顶结构。这种玻璃制品以背景渐变和线形描绘为主要特征,灵巧地运用对比和构图的原则,造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多彩图案。

哥特式花窗大多数采用彩绘玻璃艺术,即将铅条捆绑起来的小块玻璃组合,通过特殊技法及透光性使不同颜色的玻璃色调形成艺术效果。尤以明亮而深沉的红色、蓝色、绿色等多种颜色组合,被运用得较为广泛。至于图案方面,常以宗教题材和历史人物事件为主体,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征和价值观。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花窗艺术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时期,欧洲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花窗艺术流派,如意大利的维特罗和北欧的荷兰玻璃匠等,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探索出一种更为逼真、细致和丰富的美学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花窗运用的主要是平板玻璃与市面较普遍使用的彩绘玻璃组合原则相同,但关注重点向细节及造型呈现上转化。花窗创作更加自由灵动,形态也更广泛丰富,即以人物、地景、静物和装饰纹样为主题。同时,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被引入花窗制作,花窗在对立细节处理上变得越来越精湛。

工业时期的花窗。工业革命时期是欧洲花窗艺术进入了现代化阶段,顾名思义也意味着以机器生产和工业化制造等科技特点为支持,大量制作的花窗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地的城市、医院、学校甚至商场等一类建筑。

在这个时期,由于玻璃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大型机器和设备被引入花窗制作工艺中,许多创新和优化被出现和应用。

并且在过去和未来两个时代中,随着更多可预测化工艺和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出现,花窗将从高雅艺术的象征转化为舞台设计与室内环境装饰方向上的帮手,如今居家信息化为租赁模式的快速发展也会新依赖各类花窗艺术提供更加贴近人居的存在体验。

03

花窗玻璃是怎么制成的?

我们知道,最早的玻璃是在埃及出现的。制作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沙子(二氧化硅)和灰(碱性)。

当它们一起加热时,它们形成一个或多或少均匀的黏稠物质,在冷却时变成玻璃。后来人们又发现,制造玻璃时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就使玻璃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那么花窗玻璃又是怎么制成的呢?12世纪初,一位化名Theophilus的德国修士撰写了一部题为《各种艺术论》(拉丁文:De Diversis Artibus)的文献,描述了如何制作彩色玻璃片以及使用这些玻璃片创建彩绘玻璃图像的基本步骤。

时至今日,除了一些小创新外,彩绘玻璃制作技术与那时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

一、生产

在中世纪,玻璃制造商使用了两种方法来制造平板玻璃。

一是所谓的宽片或套管法,将仍然具有延展性的玻璃气泡放在吹管上,加工成圆柱体。然后纵向切开,重新加热并压平成薄片。

另一种方法是树冠法。工匠将玻璃气泡从吹管转移到金属棒上。气泡被打开并围绕金属棒旋转。离心力使中空的气泡扁平成一个中心比边缘厚的圆盘,即树冠。

彩绘玻璃画家很少自己制作平板玻璃。他们从直接与玻璃作坊打交道的商人那里购买。这些作坊通常位于森林和林地附近,这样他们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二、设计

接下来就是设计。在纸张在公元1400年左右开始普及之前,彩绘玻璃画家们将按照窗子实际开口尺寸绘制的放大的设计图用粉笔或白灰绘制在木质的搁板上。该图上用字母和符号标示出每个玻璃片的颜色,及其他重要的细节。人们就照着这个图裁剪或是绘画玻璃。最后,人们还在这个搁板上组装窗户。

通常来说,花窗玻璃画家和制造商就是设计师,但有时候,客户或委托人也会提供由其他艺术家(如面板画家)绘制的素描作为设计稿。此后,随着纸张的日益普及,大尺寸的彩绘玻璃窗草图变得更加普遍。它们可以保存下来,反复使用,花窗玻璃的制作也大大便利起来。

三、裁剪

一旦设计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裁剪玻璃。中世纪时,工匠们通过将加热的铁片放在玻璃表面来裁剪玻璃,然后再用所谓的磨床”熨斗——一种金属槽或钩子将玻璃边缘进一步加工。

从16世纪开始,切割玻璃的钻石刀开始普及,裁剪玻璃的工作就轻松很多了。

四、彩绘

切割工作一旦完成,就可以开始彩绘了。玻璃漆(涂料)由铁或铜氧化物,磨碎的玻璃,阿拉伯树胶和一种粘合剂(如水,葡萄酒或醋)制成,必须把它们涂在玻璃片上并加热以粘附。取决于所需的效果,玻璃漆可以稀释为各种质地和浓度:比如使用浓稠的墨水状漆画轮廓线,再使用较薄的漆液来涂阴影和造型。工匠们使用各种动物毛发制成的刷子来涂抹漆,也用棍子,针,鹅毛笔和手指进行细部处理,或控制通过玻璃的光线。

五、组装

现在是最后一步了,工匠们按照设计将有色或彩绘的玻璃片摆放好,然后将每片玻璃的边缘嵌入H形的铅条,再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在一起,制成窗子的面板。然后工匠们会在玻璃和铅条之间搽入腻子,使窗户面板防水。最后,将窗户面板嵌入窗户开口,大功告成。

花窗玻璃发展最繁盛的时期为1150-1550年间。16世纪时,宗教改革大行其道,一切形象化神与圣徒的行为都遭到反对,很多中古时代的宗教艺术作品被毁,尤以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决裂后为甚。

19世纪工业革命成熟后,英国又重新掀起热衷哥特式建筑时期艺术的热潮。此时的机械化生产也被引入花窗玻璃的生产中,花窗玻璃又重新兴盛起来。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仍有不少现代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引入花窗玻璃的元素。甚至有一些西方学府专门开设课程研究、制作花窗玻璃。

04

欧洲花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英国的一座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花窗作为它的标志性元素之一,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展现了欧洲花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花窗分为两种类型:彩绘玻璃窗和手工彩绘水晶玻璃窗。彩绘玻璃窗在12世纪诞生,而手工彩绘水晶玻璃窗则出现在13世纪。这些花窗以其独特的造型、颜色和图案成为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内最耀眼的装饰品之一。

在建筑设计方面,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花窗很好地体现了当时欧洲建筑风格的奢华和格调。在哥特式建筑风格中,花窗成为了教堂装饰的重要元素,被广泛用于立面、东西立面和穹窿等部位的装饰。其中,威斯敏斯特教堂南玻璃窗尤其著名,全长10米,高13.7米,由64个板块组成,分五层展现了《圣经》中的诸多神话、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

圣母百花大教堂共有三个主要花窗。其中,中央花窗又称"末日审判"花窗,长达42米,宽约9米,由1648片玻璃板拼接而成,是世界上最牢固的花窗之一。花窗充满了强烈的象征意义,通过各种图案和色彩,巧妙地诠释了人类生命的无常和幸福、信仰与追求等一系列主题。

在建筑设计方面,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花窗体现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精美细致和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哥特式建筑中的花窗通常将几何形状的板块拼接而成,通过不同颜色的玻璃板来呈现出精美的图案和色彩效果。花窗还通常被设计在较高位置上,以最大化采光并使花窗的威严和气势得以展示。

此外,圣母百花大教堂花窗的制作工艺和技术也是十分值得称道的。在13世纪至14世纪期间,欧洲花窗工匠们通过不断实践创新,发明了许多先进的玻璃制造和拼接技术。这些技术为后来的欧洲花窗制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和条件。而在如今的现代建筑中,花窗则广泛应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公共场所等场景,成为了一种极富设计感和艺术性的装饰元素。

圣家族大教堂内有三个与众不同的花窗组,它们分别位于东、南和北立面。其中东立面的玫瑰花窗,直径达13.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玫瑰花窗之一,它们以多彩的惊人光芒灌溉着教堂的整个内部,为参观者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在建筑设计方面,圣家族大教堂的花窗体现了哥特式建筑风格力图实现的高峰:通过拼凑多个彩绘玻璃片,形成丰富的图案色彩,而这些未经多次反复缩放并加工处理的图案则增强了建筑物的神秘感和深厚历史文化遗产意义。如今,在世界各地,从现代建筑到艺术品以及家居装饰,都可以看到玻璃工艺产品的精美身影。

此外,圣家族大教堂花窗的制作技艺和工艺也非常值得称道。中世纪时期,花窗由于使用了当时先进的科技手段,颜色透明度更加宽广,并且为表现立体感而设下着贡献。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花窗仍然广泛应用于住宅、浴室、酒店等场所,成为一种重要的室内设计元素。

所以说欧洲花窗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艺术形式,欧洲花窗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欧洲文化和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以哥特式为代表的中世纪玻璃艺术强调的是宗教和尊严,而随后期文艺复兴的到来,更注重自由表达和自我表现,这些体现在花窗的创作和风格上都非常明显。

未来,虽然科学技术经过长时间进步,艺术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欧洲花窗艺术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可以为我们留下更多珍贵的文化瑰宝。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欧洲花窗艺术也需要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积极探索低碳、环保的制作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未来文化传承提供更好的保障。

文章来源: 青橙依说, 苏菲和米姐, iaia艺盟国际艺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玻璃人老廖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